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264)
- 作品数:45 被引量:355H指数:11
- 相关作者:王欢赵玲张静祝阳张利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邮电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社会比较视阈下的微信朋友圈影响度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意义]随着微信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信朋友圈的影响度不断扩大,从社会比较视域下研究朋友圈的影响度,为探究移动互联网络社区提供了新视角。[方法/过程]以某高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法,通过SPSS19.0数据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社会比较动机和比较倾向与微信朋友圈影响度的相关作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满足和自我提高动机对微信朋友圈影响度起正向影响作用,社会比较倾向对比较动机与朋友圈影响度的相关关系起强弱调节作用。这将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机构咨询提供重要依据。
- 周晔郭雅倩
- 关键词:大学生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接收的困境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新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信息接收提供了许多便利,对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信息辨别和信息能力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信息接收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相关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指出由于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得大学在多元化的接收方式中存在信息取向的困境;由于信息的冗杂与重复和垃圾信息与负面信息横生,使得大学生存在一定的信息辨别的困境;由于大学生自身知识水平与能力的问题,使其在信息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初步的建议和解决对策。
- 张静赵玲
-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信息接收
- 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被引量:52
- 2013年
- 微信在人际沟通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基于"媒介是人体器官延伸"的理论,分析微信功能,探讨微信进入社会流程后对社会成员的人际思考与对沟通方式的塑造作用。微信备受现代人的青睐,分别从满足体现自我价值、情感表达、娱乐消遣3个方面进行阐释。深入思考微信社交的本质变化:由原有的"弱关系"向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强关系"转变,实现了基于熟人关系的全新互动。微信的半匿名性引发个体的去个性化与去抑制性,从道德滑坡、语言暴力化、交往快餐式化3个角度剖析其负面效用。
- 王欢祝阳
- 关键词:交往沟通失范
- 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率的SVAR测度及其货币政策内涵
- 2017年
- 运用SVAR计量模型,将CPI中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进行分离,将其中的长期趋势用核心通货膨胀的测算表示出来,选定产出增长率、货币供应增长量和通货膨胀率三大变量和三大约束条件,运用1996年第1季度-2016年第4季度期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核心通货膨胀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核心通货膨胀率与CPI有长期协整关系,是CPI的前导变量。因此,对核心通货膨胀率的精准计算有助于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有效预判,以此检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的真实效果,制定及时有效的货币政策。
- 潘文富赵玲
- 关键词:SVAR模型核心通货膨胀
- 基于扎根理论债市爆雷的风险预警分析
- 2020年
-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保证债券市场由宽松式向收缩式平稳过渡,就需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维护金融风险的底线。债券市场作为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预警债市爆雷变得至关重要。鉴于债市爆雷风险预警分析的重要价值,本文基于扎根理论针对2014—2018年债券市场上频发的违约案件,探究我国债券市场上暴露出的风险预警相关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
- 姚子衍潘文富
- 关键词:扎根理论风险预警
- 基于羊群效应的微博用户从众行为分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发布与接收平台,对用户的信息传播方式与信息分享模式有较大的影响。从经济学中的羊群效应入手,以信息瀑布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用户参与微博事件的过程进行分析,以概率的方式建立微博用户的从众模型,并运用matlab进行仿真,从用户和信息两个角度分析发现,用户从众行为的产生与个人信息的可信度、微博公共信息的可信度以及已参与用户的态度等有明显关系。个人信息的可信度影响了用户信息判断的自信,公共信息的可信度影响用户对于信息的态度,已有参与者态度越是明确,用户行为受其影响越大,从众行为越可能发生。
- 赵玲张静
- 关键词:羊群效应从众公共信息
- 微博对群体性事件助燃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以“昆明PX事件”为例被引量:21
- 2013年
-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它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有一定的助燃作用。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助燃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的知识,建立了群体性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图,全面分析群体性事件在现实社会中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政府、网民、网络媒体和事件本身所扮演的角色和其影响关系;将该模型简化,从微博关注度和微博信息数量两个方面,分析微博对群体性事件的助燃作用。以"昆明PX事件"为例,对模型进行仿真,了解微博关注度的变化和微博信息数量的变化对于群体性事件关注度变化的影响,认为微博的裂变式传播、广泛性和平台的冗杂性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群体性事件关注度的增加。
- 赵玲张静王欢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动力学机制关注度
- 网络快餐文化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网络成为快餐文化的重要载体,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个人行为产生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价值观产生塑造与熏陶作用。在分析网络快餐文化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特征的基础上,探讨90后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的特征,并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北京邮电大学111名90后大学生为例,从网络红人、网络用语、隐私暴露行为3个方面,分别探讨该群体对网络快餐文化催生物的态度与观点,探讨网络快餐文化对价值观的塑造与冲击作用。
- 王欢祝阳刘颖
- 关键词:网络快餐文化价值观
- 海外并购涉税风险研究——以中联重科并购CIFA为例
- 2020年
- 海外并购有利于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税制差异比较大,面对错综复杂的税务环境,海外并购的税务风险显得格外突出,税务筹划的手段也更为复杂。本文旨在对海外并购涉税风险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估,在摸清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涉税风险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联重科并购CIFA案例,识别海外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点,提出规避风险的建议。
- 陈康韦琳
- 关键词:海外并购涉税风险税务筹划
- 全媒体时代的网络问政优化研究——以“广东范式”为例被引量:5
- 2013年
- 互联网因其便捷性、即时性和交互性等独特的传播优势打破了传统媒体掌控社会舆论的局面,并日益发展成为公众表达和建议的平台。新媒体的层出不穷又丰富了公众参与网络政治生活的渠道。由此,在各种媒介高度融合的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问政成为公众表达民声,政府听取民意的重要方法。网络问政虽然带来了一些实际效果,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广东网络问政范式或许为中国网络问政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发掘网络问政的优化策略而使网络问政长久持续进行下去。
- 张利王欢
-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公众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