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育厅科技基金资助项目(JJ2006-07)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来生王上文易绣光许丽丽刘超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井冈山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嘌呤衍生物在葫芦[6]脲单轮烷键合固定相上的色谱行为被引量:2
- 2007年
- 在反相和正相色谱模式下,研究了几种嘌呤衍生物在葫芦[6]脲单轮烷键合硅胶固定相上的高效液相色谱行为,并在反相模式下与OD S固定相进行了比较,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流动相pH值和离子强度对嘌呤化合物保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相模式下,嘌呤化合物与葫芦[6]脲单轮烷键合相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除疏水作用外,分离过程中还存在与OD S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在正相条件下,多作用力的色谱分离机制同样存在。葫芦[6]脲单轮烷键合相与溶质之间存在疏水、氢键、π-π和偶极-偶极等多种作用力,协同作用提高了固定相对嘌呤化合物的分离选择性。
- 王上文李来生易绣光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脲单轮烷键合固定相
- 荧光光谱法研究羟基葫芦[6]脲与二苯胺磺酸钠的分子识别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羟基葫芦[6]脲(HOCB6)与二苯胺磺酸钠(DPS)之间的相互作用,考察了溶液的pH值、常见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对该包结物的形成及荧光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主客体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和亲水性端口效应形成了1:1型的HOCB6-DPS外式包结物,其包结常数为1.25×103L.mol-1。同时采用其母体葫芦[6]脲(CB6)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CB6与DPS也通过类似方式形成1:1型的外式包结物,其包结常数为2.80×102L.mol-1。但与HOCB6使DPS荧光峰略有蓝移不同,CB6使DPS的荧光峰明显蓝移,说明葫芦脲腔体周围引入的十二个羟基能改变葫芦脲的分子识别能力,导致上述光谱的变化和包结常数存在差别。
- 王上文李来生许丽丽刘超
- 关键词:荧光光谱法分子识别羟基葫芦[6]脲二苯胺磺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