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罗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概念
  • 1篇主体性
  • 1篇主义
  • 1篇唯物
  • 1篇唯物主义
  • 1篇历史唯物主义
  • 1篇阶级
  • 1篇阶级意识
  • 1篇存在论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篇罗骞

传媒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马克思的政治概念被引量:12
2009年
政治是马克思思想的根本切入点,可以将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看成是大写的政治哲学。通过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巩固和确证了"现代解放只是政治的形式解放"这一基本命题。革命的概念将政治实践导向社会存在基础的变革,颠覆了以社会和政治二元论为思想前提的现代消极政治概念,在主体性哲学的框架中赋予政治明确的存在论担当。对于当代世界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实践而言,面临资本导致的存在困境和后革命的实践氛围中,积极的建构性政治概念能够从马克思那里获得相当的理论支撑,它应该是对现代性政治和后现代政治的双重反思,同时也是对马克思政治概念的积极重构。
罗骞
关键词:存在论
现代主体性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被引量:10
2009年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现代的本质不在于主体性观念的绝对统治,而在于观念和政治中获得解放的人由于资本的规定而陷入异化,实践中张扬的主体性乃是资本原则的"面相"。因此,现代性批判的任务主要不在于在观念上确立合理的原则和姿态,而是要实践地超越资本原则对存在之规定。在这种超越中,无产阶级被历史唯物主义确认为创造历史的实践主体。由于资本导致的存在异化和人类毁灭的可能性,超越资本的历史建构不仅仅是某一阶级的自我解放,而且是人类的自我"救赎"。
罗骞
关键词:主体性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意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