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LBH-Z07251)

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LBH-Z07251)

作品数:6 被引量:113H指数:4
相关作者:孙龙胡海清赵俊国庆喜张瑶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被物
  • 1篇兴安落叶松
  • 1篇烟气分析
  • 1篇森林可燃物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 1篇生产力
  • 1篇生物量
  • 1篇绥满公路
  • 1篇碳释放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排放因子
  • 1篇燃烧
  • 1篇人工林
  • 1篇人工林生物量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机构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山西省林业科...

作者

  • 6篇孙龙
  • 5篇胡海清
  • 1篇何东坡
  • 1篇赵俊
  • 1篇曹军
  • 1篇王广宇
  • 1篇韩丽君
  • 1篇穆立蔷
  • 1篇黄德权
  • 1篇刘雪峰
  • 1篇张瑶
  • 1篇彭徐剑
  • 1篇国庆喜
  • 1篇姜利

传媒

  • 4篇林业科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火后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被引量:4
2011年
以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新林、塔河和漠河等地共选取了17块样地,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研究了所选样地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1年生林分的生物量最大,为60.93 t/hm2,其年平均生产力为2.90 t/hm-2.a-1;乔木生物量和地被物载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灌草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减少。同龄人工林比较,非火烧迹地的人工林乔木和林分生物量的平均值分别是火烧迹地人工林乔木和林分生物量平均值的2.76倍、2.05倍。
黄德权胡海清王仲巍孙龙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
小兴安岭主要森林可燃物类型地被物燃烧烟气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通过烟气分析系统测定小兴安岭地区15种森林可燃物类型地被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燃烧过程中CO2,CO,CxHy,NO和SO2的排放因子和释放量,并分析不同可燃物类型的排放差异性和5种气体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5种可燃物类型地被物燃烧5种气体的排放因子分别为3.16,0.31,0.0070,0.0054和0.019;5种气体总量、含碳气体总量和CO2的释放总量分别为:1330.56,1321.25和1200.56mg.g-1,且均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而CO,CxHy,NO和SO2的释放总量分别为:118.02,2.66,2.06和8.21mg.g-1,半分解层均小于未分解层;CO2,CO,CxHy和SO2的释放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而NO与这4种气体之间无显著相关(P>0.05)。研究结果将为评价森林火灾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森林地被物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胡海清王广宇孙龙
关键词:森林可燃物地被物排放因子烟气分析
中度火干扰对白桦落叶松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52
2011年
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大兴安岭林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1982—2007年的中度火烧迹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后土壤密度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率降低,但是变化幅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并在火烧后第20年将接近火烧前水平;火烧后A层和B层土壤有机质均呈降低趋势,A层的降幅逐渐缩小直到火烧后20年比火烧前水平大幅增加;火后土壤A层和B层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土壤全氮在A层基本也呈增加趋势,B层随火后时间呈波动变化,无明显规律;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A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基本呈增加趋势,但随时间增加幅度减小,而B层的变化无规律;A层土壤水解氮含量变化呈增加趋势,而B层的变化则与速效钾在B层的变化相似,无明显规律。此研究旨在找出火烧后随时间的推移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火烧迹地的改造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孙龙赵俊胡海清
关键词:火干扰火烧迹地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1987年大兴安岭林火碳释放及火后NPP恢复被引量:29
2009年
以大兴安岭地区1985年一类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和1987年林火资料为数据基础,结合GIS技术,进行大兴安岭1987年林火碳释放及火后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恢复的研究。通过对1987年火烧迹地林火发生前各树种的生物量的估算,得出在1987年林火中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释放的碳量约为1.97×106-2.47×106t 同时分别比较火烧中各树种的碳释放量和不同火烧等级下的碳释放量。结果表明:落叶松在1987年林火中释放碳量约0.96×106-1.19×106t,占碳释放总量的49%左右 重度火灾中碳释放量占总碳释放量的99.4%。火后乔木层的NPP恢复在21年间成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恢复趋势表明在火后23-24年的时候中度火灾后的乔木层NPP可达到未过火林地的水平。
孙龙张瑶国庆喜胡海清
关键词:林火碳释放NPP
绥满公路两侧森林区土壤-植被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被引量:18
2009年
测定绥满公路(301国道)海林至亚布力段森林区路侧土壤及红松等19种植物叶片中Pb,Cd,Cu,Zn,As的质量分数,研究5种重金属元素在公路路侧森林区土壤-植被中的质量分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中5种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普遍高于背景值,土壤的单因子和综合污染指数计算结果显示,Cd为重污染,Zn,Cu,Pb,As为轻度污染,综合污染指数等级达到中度污染,但重金属质量分数除Cd略高外,其余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Cd是道路交通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公路两侧植物叶片中Cd质量分数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中Cd质量分数随距离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表明,公路旁侧森林区土壤与植被主要重金属富集区距公路约40~60m范围之内。19种植物作为防治公路重金属污染林带树种的适宜性比较研究表明:蒙古栎、白桦、臭松等树种可以作为公路旁侧防治重金属污染林带的骨干树种推广使用;春榆、裂叶榆和毛赤杨等树种可作为重金属污染区绿化重点选用树种。
孙龙韩丽君何东坡穆立蔷曹军姜利
关键词:绥满公路重金属
大兴安岭几种主要可燃物类型地被物灰分含量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应用SX2-10-13型马福炉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主要可燃物类型地被物灰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可燃物类型地被物层、同一可燃物类型不同地被物层灰分含量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同一林型不同地被物层灰分含量从总体上看,半分解层的灰分含量最高,其次是落叶层,枯枝最低。这可能与微生物的活动以及树的各部位对矿质元素的积累不同有关。不同林型同一地被物层灰分含量也不同,白桦—山杨—落叶松混交林中半分解层灰分的质量分数最高(0.31%),其次是杜鹃—越橘—落叶松林(0.27%)、山杨林(0.24%)、樟子松林(0.22%)、樟子松—落叶松林(0.16%),白桦林最低(0.13%)。混交林各地被物种类灰分含量一般较含有相同主要树种的纯林高。
胡海清彭徐剑刘雪峰孙龙
关键词:地被物灰分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