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850025)
作品数:
2
被引量:0
H指数:0
相关作者:
杨丽娟
更多>>
相关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经济管理
2篇
社会学
1篇
文化科学
主题
2篇
客家
1篇
人类学
1篇
人类学阐释
1篇
身份
1篇
身份识别
1篇
内核
1篇
客家学
1篇
客家研究
机构
2篇
成都信息工程...
作者
2篇
杨丽娟
传媒
1篇
思想战线
1篇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1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表述下的呈现:客家研究的身份内核——兼论客家研究发展
2014年
日益兴盛的客家研究集中在源流、语言、文化事象和文化特质四方面,而"身份认同"作为一条贯穿于这四大研究重点的内核逐渐显现。导致身份内核这一研究表述越来越清晰的动力是客家学与客家实践的紧密结合:方法的转向、地域的均衡化、研究者身份的多样化以及实践中"新客家运动"的兴起与推广。
杨丽娟
关键词:
身份
客家研究
客家学
身份识别、家族记忆与族群历史:客家神榜的人类学阐释
2012年
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神榜,是客家日常生活中"祖先崇拜"的重要"物质表达"载体,运用"深描"方法仔细分析神榜中的显现体例、文字表述和固定字数,发现在这份"祖先崇拜"的情感中,还积淀着客家人的身份识别、家族记忆与族群历史,进而彰显着客家族群的自我追问:"我是谁"、"我来自于哪里"、"我怎么来",这种世代流传的追问也孕育了"在路上"的客家族群意象。
杨丽娟
关键词:
身份识别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