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81003)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锦李亮苏瑞斌赵楠张黎明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丁胺
  • 3篇胍丁胺
  • 2篇抗抑郁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药物治疗
  • 1篇依法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应激
  • 1篇神经元
  • 1篇阻断
  • 1篇阻断作用
  • 1篇咪唑克生
  • 1篇咪唑啉受体
  • 1篇细胞
  • 1篇慢性
  • 1篇慢性应激
  • 1篇抗抑郁活性

机构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李锦
  • 2篇苏瑞斌
  • 2篇李亮
  • 1篇陈红霞
  • 1篇李云峰
  • 1篇张有志
  • 1篇张黎明
  • 1篇赵楠

传媒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依法克生及咪唑克生对胍丁胺抗抑郁活性的阻断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明确胍丁胺抗抑郁作用与咪唑啉受体的关系。方法与结果连续给予CD-1小鼠胍丁胺(10mg/kg,qd,ig)3d,最后一次给药后1h进行强迫游泳或悬尾实验,与盐水对照组相比,胍丁胺可以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及悬尾不动时间(P<0.05);连续给予依法克生(0.1mg/kg,qd,ip)或咪唑克生(1mg/kg,qd,ip)3d,最后一次给药后30min进行实验,对小鼠强迫游泳及悬尾不动时间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伴随胍丁胺连续给予(15min前),依法克生(0.1mg/kg)及咪唑克生(1mg/kg)均能逆转胍丁胺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及悬尾不动时间的作用(P<0.05)。结论胍丁胺对小鼠具有抗抑郁样作用,且与激活咪唑啉受体相关。
李亮苏瑞斌李锦
关键词:咪唑啉受体胍丁胺
胍丁胺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在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水平探讨胍丁胺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种应激方式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通过开场实验和蔗糖饮水实验观察模型组、阳性对照药氟西汀组(10 mg.kg-1,ig)和胍丁胺组(20 mg.kg-1,ig)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应用神经元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protein,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改变。结果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开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明显降低,蔗糖偏嗜度明显降低,氟西汀和胍丁胺可逆转此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模型组MAP2和GFAP表达明显减弱,表现为海马神经元突起长度和数目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和突起数量明显降低,氟西汀和胍丁胺可改善此病理变化。结论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参与抑郁症发生,胍丁胺可逆转慢性应激引起的细胞形态结构改变,发挥抗抑郁作用。
陈红霞张黎明张有志赵楠李锦李云峰
关键词:胍丁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氟西汀
咪唑啉1受体在抑郁症发病机制和抗抑郁药物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10年
抑郁症是一种异质性疾患,病程长短不一,且易于复发。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患者对现有治疗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咪唑啉1受体(I1-R)在中枢分布广泛,特别是在与情感密切相关的边缘系统表达量较高。近年来,该受体在抑郁症发病及药物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着重就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及抗抑郁药物治疗中I1-R结构、功能及分布变化相关性进行综述。
李亮苏瑞斌李锦
关键词:抑郁症胍丁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