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1A204)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长春周建生周新社许刚朱坤更多>>
- 相关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转染人IGF-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对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体外转染人IGF-1(humanIGF-1,hIGF-1)基因腺病毒载体(Ad.hIGF-1)对TNF-α诱导的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8只健康成年家兔(雌雄不限,体重2.0~2.5kg)椎间盘髓核,以II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髓核细胞。取第2代对数生长期髓核细胞,根据培养条件不同分为3组。空白组:以含10%PBS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TNF-α组:在空白组培养基中加入100ng/mLTNF-α:Ad-hIGF—1组:在TNF.Ⅸ组培养基中加入感染复数为50的Ad-hIGF-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d.hIGF-1组病毒转染情况。各组培养48h后,行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hIGF-1mRNA和蛋白表达,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示,Ad.hIGF一1组细胞发出绿色荧光,提示转染成功。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示,Ad.hIGF-1组可见hIGF-1mRNA及蛋白表达条带,而空白组和TNF-α组均未见。TUNEL法检测示,TNF-α组、Ad.hIGF-1组及空白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4.24%±4.60%、6.59%±1.03%、0.40%±0.15%;流式细胞仪检测示,TNF-α组、Ad—hIGF-1组、空白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2.16%±2.69%、5:03%±0.96%、0.49%±0.05%,晚期凋亡率分别为13.96%±4.86%、10.68%±3.42%、0.29%±0.06%:以上检测指标TNF-α组均显著高于空白组、Ad.hIGF-1组(P〈0.05),Ad.hIGF-1组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GF-1基因对TNF-α体外诱导的兔髓核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 张长春崔国鹏邵晨周新社肖玉周周建生
-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髓核细胞细胞凋亡
- 淫羊藿对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软骨组织中BMP-2、BMP-4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淫羊藿对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软骨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BMP-4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淫羊藿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均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淫羊藿组给予10mg·kg-1·d-1淫羊藿药液灌胃,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90d收集各组腰椎软骨终板标本,观察组织形态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凋亡因子fas受体表达,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软骨终板组织中BMP-2、BMP-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淫羊藿组fas受体阳性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淫羊藿组fas受体阳性率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淫羊藿组BMP-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假手术组(P<0.01),淫羊藿组BMP-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各组BMP-4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可上调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软骨组织BMP-2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但对BMP-4的调控仍无实验依据。
- 韩仲兵张长春叶雨辰朱坤许刚
-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淫羊藿骨形态发生蛋白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白介素-1体外诱导家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利用白介素-1(IL-1)诱导培养的家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凋亡进行干预,探讨IGF-1对髓核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健康家兔椎间盘髓核,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椎间盘髓核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对髓核细胞鉴定。培养第1代髓核细胞分为空白组、IGF-1组和IL-1组。利用Giemsa染色、原位末端标记(TUNEL)、流式细胞仪观测各组髓核细胞凋亡情况。结果:IL-1组可见大量髓核细胞凋亡,IGF-1组可见少量细胞凋亡,空白组罕见凋亡征象。原位末端标记显示,与IL-1组比较,IGF-1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IGF-1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IL-1组与空白组比较,凋亡率明显增高。IGF-1组、IL-1组和空白组晚期凋亡百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F-1对IL-1体外诱导的髓核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 张长春周建生王祥周新社孙宝安邵晨林清华
- 关键词:髓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介素-1原位末端标记
- 生长分化因子-5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家兔椎间盘髓核细胞成骨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建立家兔椎间盘髓核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研究重组人生长分化因子-5(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5,rhGDF-5)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髓核细胞成骨潜能的激发作用。方法将诱导剂rhGDF-5和bFGF分别及联合加入体外培养的髓核细胞中,观察髓核细胞的成骨表型表达和细胞学特性的变化。结果 rhGDF-5和bFGF均能促进钙盐沉积形成钙结节。rhGDF-5抑制髓核细胞增殖同时增加骨钙素表达;bFGF促进髓核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表达,但对骨钙素表达无显著影响。联合使用rhGDF-5和bFGF对髓核细胞成骨潜能(促进髓核细胞增殖、Ⅰ型胶原及骨钙素表达和钙盐沉积)的激发作用均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任一细胞因子。结论 rhGDF-5诱导髓核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bFGF加强该诱导作用,联合使用rhGDF-5和bFGF能充分激发髓核细胞的成骨潜能。
- 张长春陆泉秀周新社鲍正齐胡建国丁海许刚周建生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髓核细胞成骨
- 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制作家兔椎间盘退变(IVDD)的动物模型,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髓核组织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家兔30只,手术暴露L2~L6,L3/4、L4/5作为实验组,每个椎间盘髓核注射20 ng/μL TNF-α15μL;L5/6作为对照组,每个椎间盘髓核注射15μL磷酸缓冲盐溶液;L2/3作为空白组,不做处理。于术后4周、8周、12周行腰椎X线及磁共振(MRI)检查,每次随机检查10只家兔,检查完后处死并取其髓核组织经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末端标记检查。结果:术后4~12周,X线见实验组椎间隙高度进行性下降,MRI可见实验组椎间隙T2加权像信号逐渐降低;免疫组织化学及TUNEL显示实验组髓核组织内Ⅰ型胶原及细胞凋亡率随之时间推移逐渐增加,Ⅱ型胶原逐渐减少。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成功建立了TNF-α作用下的IVDD动物模型。TNF-α介导的椎间盘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同时TNF-α可诱导椎间盘髓核细胞退变及凋亡。微量注射器的穿刺作用对髓核细胞的退变及凋亡无明显影响。
- 张长春邵晨许刚朱坤叶雨辰程飞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髓核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