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3076)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成卜张冬菊范伟毕思玮冯大诚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密度泛函
  • 4篇密度泛函理论
  • 4篇泛函
  • 4篇泛函理论
  • 2篇反应机理
  • 1篇叶立德
  • 1篇乙炔
  • 1篇乙腈
  • 1篇区位
  • 1篇硝基
  • 1篇硝基烯
  • 1篇硫叶立德
  • 1篇硫脲
  • 1篇加成
  • 1篇加成反应
  • 1篇THEORE...
  • 1篇
  • 1篇CH
  • 1篇CO
  • 1篇CO氧化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作者

  • 2篇毕思玮
  • 2篇张冬菊
  • 2篇刘成卜
  • 2篇范伟
  • 1篇孙香婷
  • 1篇刘栋
  • 1篇冯大诚
  • 1篇刘鹏
  • 1篇董东栋
  • 1篇曹向辉
  • 1篇李海霞
  • 1篇郑宁

传媒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O、CH_3-N≡C插入C_p~*W(NO)(CH_2SiMe_3)(η~3-CH_2CHCHMe)中W-C键的选择性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CO、CH_3-N≡C插入C_p~*W(NO)(CH_2SiMe_3)(η~3-CH_2CHCHMe)中W-C键的选择性进行了理论研究.C_p~*W(NO)(CH_2SiMe_3)(η~3-CH_2CHCHMe)与CO反应时,CO选择性地插入W-CH_2SiMe_3键之间而不是W-CH_2CHCHMe键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和与W相连的烯丙基碳原子相比,与W和Si相连的碳原子带有更多的负电荷,因而带正电的羰基碳原子更易进攻与W和Si相连的碳原子,合理的解释了实验事实.实验还证实,对于C_p~*W(NO)(CH_2SiMe_3)(η~3-CH_2CHCHMe)与CH_3-N≡C的反应,CH_3-N≡C选择性插入W-CH_2CHCHMe而不是W-CH_2SiMe_3,很显然插入的选择性与CO相比发生了逆转.研究发现导致的原因是,尽管CH_3-N≡C插入W-CH_2SiMe_3在动力学上仍然有利,但插入W-CH_2CHCHMe在热力学上有利,而且研究表明CH_3-N≡C的插入是一个热力学控制过程,正是这个热力学控制过程导致反应最终按CH_3-N≡C插入W-CH_2CHCHMe的方向进行,得到实验上得到的产物.
范伟毕思玮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
硫脲催化硝基烯与硫叶立德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氯代苯基硫脲催化的硝基苯乙烯与硫叶立德的Michael加成反应,确定了控制反应立体选择性的C―C键形成步骤的过渡态结构,计算了过渡态的相对能量和反应势垒,弄清了硫脲催化的微观反应机理,探讨了硫脲催化性能的微观本质.结果表明,反应有利于反式Michael加成产物的形成,硫脲在反应中作为质子给体,首先与质子受体硝基苯乙烯形成双氢键配合物,通过授受体间的电荷转移活化硝基苯乙烯的β-C原子增强其亲电性,有利于硫叶立德的亲核进攻.
孙香婷张冬菊冯大诚刘成卜
关键词:硫脲硫叶立德不对称MICHAEL加成密度泛函理论
金催化CO氧化湿度增强效应的理论研究
2011年
实验发现纳米金催化的CO氧化有良好的湿度增强效应,但有关机制仍不清楚.我们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湿度增强效应的微观机制,以Au4团簇为例,研究了金催化CO氧化的微观机理,考察了H2O在反应中的角色和作用.计算结果表明,H2O与Au4团簇一样,在反应中扮演催化剂的角色,参与反应的进行、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能垒.催化循环包含4个基元步骤:O2+H2O→OOH+OH,CO+OOH→CO2+OH,CO+OH→COOH,和COOH+OH→CO2+H2O,其中自由基OOH和OH的形成是催化循环的速控步骤,其能垒为100.31kJ/mol,明显低于非水参与反应的能垒(161.41kJ/mol).目前的结果合理地解释了实验观测的CO催化氧化的湿度增强效应,给出了其微观反应机制.
刘栋刘鹏张冬菊刘成卜
关键词:CO氧化密度泛函理论
Theoretical study of NO adsorption on gold surfaces被引量:2
2011年
The activities of neutral, anionic, and cationic Au(111), Au(100), surface towards NO adsorption have been studied by performing and Au(310) surfaces, as well as an Au adatom on Au(111)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ctivity of gold increases as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of the gold atoms decreases, and that the cationic surfaces are generally more active than the neutral and anionic surfaces. The activity of Au surfaces towards NO adsorption is attributable to the presence of low coordinated gold atom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ositive charges on the surface. The results may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NO adsorption on Au surfaces.
WANG YingYingZHANG DongJuLIU ChengBu
CpCo(CO)_2与乙炔反应的机理及乙炔插入时的区位选择性研究
2010年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pCo(CO)2(Cp=环戊二烯负离子)与HC≡CH的反应机理,重点探讨了反应过程中乙炔插入Co—C键时所产生的区位选择性.研究表明,由于羰基碳原子更易受到乙炔碳原子的亲核进攻,导致乙炔从羰基碳原子处插入比从非羰基碳原子处插入更有利.
董东栋郑宁李海霞范伟曹向辉毕思玮
关键词:反应机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