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06EZ006)
-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2
- 相关作者:韩印杨晓芳马晓旦付强刘文婷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城市快速路出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整合控制模型被引量:19
- 2009年
- 在出口匝道接地点离交叉口距离过近时,为避免衔接交叉口的拥堵易回溢至快速路主线,提出一种基于CTM的出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的整合控制模型。在出口匝道存在超长排队时,实行相位绿灯延长或绿灯提前激活策略;在出口匝道不存在超长排队时,以出口匝道及衔接信号控制交叉口车均延误最小化为目标,实时动态优化衔接交叉口的周期和绿信比。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控制模型,衔接交叉口的车均延误虽然增加了1.74s,但可以将排队长度从大于200m降低至160m以内,从而可以保证出口匝道衔接区域和快速路主线的畅通,因此,控制策略及模型合理有效。
- 杨晓芳韩印付强
- 关键词:交通控制城市快速路出口匝道
- 高架道路下匝道衔接交叉口U-turn设计方法被引量:1
- 2008年
- 高架道路下匝道地面衔接路段及其衔接交叉口的交通设计是城市快速路交通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我国城市高架道路下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交叉口排队和拥堵日益严重的问题,分析了U-turn设计对交叉口车辆延误和饱和度等运行效益指标的影响,以及U-turn在改善交叉口交通安全性方面的作用。以"变交叉为交织或避免交叉和交织"为目标,分析了高架道路下匝道不同接地类型与不同U-turn形式的最佳结合方法;以交叉口延误与左转交通流路段延误加权最小为目标的最佳U-turn选择模型,给出了高架路下匝道交叉口和路段两种U-turn的设计方法。最后,以上海市某高架道路下匝道及其衔接交叉口为例进行算例分析,实施U-turn设计后,可以显著降低交叉口的饱和度,最大降幅达29%;交叉口的车均延误最大降低60%,交叉口服务水平由D级上升到C级。
- 马万达韩印刘文婷杨晓芳
- 关键词:交通工程交通设计
- 无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管理策略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现行行人过街管理策略缺乏定量依据。提出无信号控制路段行人安全过街延误模型,在一定路宽、行人流量条件下,以行人延误小于其极限忍耐时间为判定标准,得出一、二次过街适合的机动车流量范围。最后,结合有信号路段的研究得出不同情况下路段行人过街最佳管理策略。
- 杨晓芳韩印付强马晓旦
- 关键词:交通工程管理策略行人延误二次过街
- 基于APTS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研究
- 分析我国当前实施公交优先政策的方法和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结合国外城市解决公交发展问题的经验,提出发展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是实现我国城市公交优先政策的最佳途径。另外,讨论了我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不足之处,结合实现公...
- 吕磊韩印唐静
-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交优先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