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971)

作品数:13 被引量:133H指数:7
相关作者:杨丽霞刘铜华李晓东张邦能姜华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人肾小管上皮...
  • 5篇肾小管
  • 5篇肾小管上皮
  • 5篇肾小管上皮细...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小管
  • 5篇小管上皮细胞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胰岛素抵抗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动物
  • 2篇多糖
  • 2篇药效
  • 2篇药效学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小鼠
  • 2篇基质

机构

  • 13篇甘肃省中医药...
  • 8篇甘肃中医药大...
  • 7篇甘肃省中医院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解放军第十医...
  • 1篇嘉峪关市第一...

作者

  • 13篇杨丽霞
  • 5篇李晓东
  • 5篇刘铜华
  • 4篇张邦能
  • 4篇姜华
  • 3篇王志程
  • 3篇孙文
  • 3篇李雪英
  • 2篇程涛
  • 2篇范强
  • 2篇孟祥云
  • 1篇王永胜
  • 1篇郑慧
  • 1篇郭树明
  • 1篇高汉媛
  • 1篇徐晓艳
  • 1篇权卓
  • 1篇万生芳
  • 1篇乔莉
  • 1篇康开彪

传媒

  • 6篇中医研究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加糖肾康对高糖环境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E-钙黏蛋白的影响
2016年
目的观察新加糖肾康对高糖环境培养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含10%胎牛血清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HK-2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组、空白血清组和新加糖肾康低、中、高剂量组。药物干预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检测α-SMA和E-cadherin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K-2细胞经高糖培养后细胞数量和α-SMA含量显著增加、E-cadherin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新加糖肾康组α-SMA含量降低、E-cadherin含量增加、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结论新加糖肾康能够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及细胞增殖,具有防治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朱苗蕊权卓杨丽霞程涛张定华高汉媛孙文
关键词:高糖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
昆仑雪菊提取物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昆仑雪菊提取物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将35只雄性STZ诱导的糖尿病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昆仑雪菊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吡咯列酮组5组,每组7只;另选7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昆仑雪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00,200,400μg/(g·d)剂量灌胃,吡咯列酮组灌服吡咯列酮10μg/(g·d),连续4周。实验室检测大鼠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血脂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胰岛素分泌水平(I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HE染色胰腺组织并光镜下观察胰岛结构。结果:昆仑雪菊提取物对降低糖尿病大鼠体质量作用不明显(P>0.05),但对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具有降低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下调炎症因子ICAMI、PAI1、MCP1、IL-6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各药物组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延缓胰岛衰竭的作用。结论:昆仑雪菊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舒畅范强杨丽霞姜良恩张邦能康万荣张延英万生芳
关键词:STZ糖尿病大鼠模型胰岛素抵抗
镰形棘豆总黄酮对糖尿病KKAy小鼠血脂及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镰形棘豆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脂代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PF级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镰形棘豆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吡咯列酮组5组,每组8只;另选8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镰形棘豆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依次按100,200,400μg/g体质量灌胃,吡咯列酮组灌服10μg/g吡咯列酮,1 d 1次,连续4周。4周后,眼眶静脉取血,离心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清TC、TG、HDL-C、LDL-C,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对比,镰形棘豆总黄酮各剂量组血脂变化不明显,中、高剂量组的TG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镰形棘豆总黄酮低剂量组和吡咯列酮组瘦素、脂联素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组抵抗素水平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能够促进糖尿病小鼠瘦素、脂联素的大量分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小鼠脂代谢,预防胰岛素抵抗。
杨丽霞王志程李雪英张邦能郭敏姜良恩刘铜华
关键词:KKAY小鼠血脂瘦素脂联素抵抗素
中药植物多糖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7
2017年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成为防治2型糖尿病的关键。目前,防治2型糖尿病,已经从降糖为主发展到利用胰岛素抵抗为靶点的综合治疗策略。中药多糖对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良好的疗效,与西药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比,中药多糖具有安全、疗效好、价格低的优势。但对其作用机制还缺乏科学系统的归纳。本文应用计算机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关键词"2型糖尿病,多糖,胰岛素抵抗",纳入全部有关中药植物多糖治疗糖尿病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目的对中药多糖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作一简要综述,希望为今后有关中药植物多糖种类、中药剂量以及服用时间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开发出服用更便捷,疗效更好,更安全的新制剂。
孟祥云郭树明杨丽霞
关键词:多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镰形棘豆总黄酮对3T3-Ll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炎症因子的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镰形棘豆总黄酮对3T3-Ll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3T3-Ll前脂肪细胞,诱导为正常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吡格列酮(100 m L/L含药血清)组,镰形棘豆总黄酮低剂量组(50 m L/L含药血清)、中剂量(100 m L/L含药血清)组、高剂量(20 0m L/L含药血清)组6组。药物干预24,48,72 h后,取细胞上清,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录因子AP-1(AP-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模型对照组的炎症因子水平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镰形棘豆总黄酮和吡格列酮药物血清干预后,炎症因子水平不同程度下降,药物的作用随着药物剂量的增高、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炎症因子的释放,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杨丽霞范强姜良恩孟祥云王永胜刘铜华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动物模型
基于CNKI数据挖掘分析黄芪多糖治疗糖尿病的文献特征和研究现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黄芪多糖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5年8月检索关键词"黄芪多糖""糖尿病",纳入黄芪多糖治疗糖尿病的全部文献,然后从文献年度分布、发表类型、学科分布、基金类型方面分析黄芪多糖治疗糖尿病的文献特征;从文献的主要单位及作者、主要疾病分布、研究类型方面分析黄芪多糖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结果:从CNKI数据库文献检索发现黄芪多糖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共有257篇相关文献。其中196篇文献发表在学术期刊上,23篇为国内重要会议论文,17篇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2篇为博士学位论文,少数分布在报纸、特色期刊及国际会议论文。从学科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中药学(152篇)和中医学(63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最多(28篇),其他分散在各省科研计划中。研究最多的机构是武汉大学(71篇),其次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40)篇。研究内容主要针对糖尿病肾病(41篇)、糖尿病心血管病变(17篇)、糖尿病足(16篇),主要以动物实验为主(114篇),临床研究较少(8篇)。结论:黄芪多糖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呈逐年增长趋势,近10年增长迅速;在糖尿病方面药理作用广泛,可以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尤其对糖尿病肾病作用显著。但大多数研究仅限于动物实验,临床研究不足,需要广大科研人员推进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
乔莉郑慧杨丽霞李雪英李钦刘铜华
关键词:CNKI数据库黄芪多糖糖尿病
镰形棘豆总黄酮对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镰形棘豆总黄酮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泌细胞外基质成分: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纤连蛋白(F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 pg/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pg/L+体积分数10%空白血清)、干预组(TGF-β110 pg/L+体积分数10%镰形棘豆总黄酮含药血清)。药物干预24 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ColⅠ、ColⅢ和FN的mRNA表达。结果:HK-2细胞经TGF-β1诱导后,ColⅠ、ColⅢ和FN的mRNA表达上升,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镰形棘豆总黄酮含药血清干预后,其表达逐步下降,与单纯TGF-β1诱导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血清无此作用。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ColⅠ、ColⅢ和FN的mRNA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分泌,具有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高博李钦杨丽霞李晓东姜华
关键词:TGF-Β1HK-2细胞MRNA
镰形棘豆提取物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镰形棘豆提取物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作用,探讨其在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镰形棘豆提取物(300mg/kg)给大鼠灌胃,每天2次,连续3天。3天后大鼠股动脉采血,分离血清,即得镰形棘豆提取物含药血清。体外培养HK-2细胞,培养基为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 10 ng/ml+10%空白血清)、镰形棘豆提取物组(TGF-β1 10 ng/ml+10%镰形棘豆提取物含药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组(TGF-β1 10 ng/ml)。药物干预细胞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ELISA技术测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纤连蛋白(FN)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TβRI)、受体II(TβRII)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mad 2、smad 3的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的HK-2细胞只表达E-cadherin,不表达α-SMA。但经TGF-β1诱导后细胞转分化,E-cadherin的表达开始减弱,α-SMA表达逐渐增强,药物干预后,α-SMA表达明显减弱,E-cadherin表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诱导组ColⅠ、ColⅢ、FN的含量显著增加,在24h时分别为(197.4±0.7)、(32.7±0.2)、(754.5±4.1),72h时分别为(216.4±0.8)、(38.3±0.1)(995.4±1.5),P﹤0.05;与TGF-β1诱导组相比,镰形棘豆提取物组ColⅠ、ColⅢ、FN的分泌显著下降,72h时作用更为显著,含量分别为(205.5±0.7)、(35.0±0.3)、(892.4±0.9),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诱导组TβRI(11.08±0.10)、TβRII(11.57±0.12)的mRNA表达和Smad 2(0.971±0.017)、smad 3(0.972±0.011)的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TGF-β1诱导组相比,镰形棘豆提取物组TβRI(9.788±0.379)、TβRII(8.452±0.250)mRNA表达和Smad 2(0.536±0.013)、Smad3(0.530±0.035)蛋白表达也减少,P﹤0.05。空白血清则无此作用。结论:镰形棘豆提取�
李钦杨丽霞程卫东姜华李晓东张高林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镰形棘豆总黄酮对TGF-β_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镰形棘豆总黄酮药物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μg/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μg/L+体积分数10%空白血清)、干预组(TGF-β110μg/L+体积分数10%镰形棘豆总黄酮药物血清)4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TGF-β110μg/L能显著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作用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强,但和镰形棘豆总黄酮药物血清共同作用后,其促细胞增殖作用受到一定的抑制(P<0.05)。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能够抑制HK-2细胞增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王晓红杨晓云李钦杨丽霞李晓东姜华
关键词:HK-2细胞增殖动物
中草药黄酮类化合物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5年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中草药黄酮类化合物对DN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为了深入了解其防治DN的实验研究进展,本文检索了近10年的文献,从黄酮化合物分类、实验模型、作用及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发现,在防治DN方面,研究最多的是总黄酮,有秋葵素、灯盏花素、葛根总黄酮、山楂叶总黄酮、酸枣仁黄酮、香椿叶总黄酮、青刺果黄酮、九里香叶总黄酮、镰形棘豆总黄酮等,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比较少。这些研究主要是动物实验,基本上都采用腹腔注射STZ制备DN大鼠模型或高脂高糖饲养制备DN大鼠模型,观察指标以血糖、血脂、肾功能为主,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的指标比较少。如何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多途径、多层次和多水平的阐述中草药黄酮类化合物防治DN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是开发中草药黄酮类药物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杨丽霞姜良恩王志程张邦能程涛李晓东孙文刘铜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草药黄酮类化合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