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5076)
-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4
- 相关作者:梁文娜李灿东甘慧娟林雪娟李西海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素分布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素规律。方法选择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积分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虚证证素以阴虚、阳虚积分为高,显著高于气虚、血虚(P<0.01);实证证素以血瘀、气滞积分为高,显著高于痰、湿(P<0.01或P<0.05);病位证素以肾、脾、肝积分为高,显著高于心、肺(P<0.01)。结论肾、脾、肝阴阳虚损,兼有血瘀、气滞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理特征。
- 梁文娜李灿东李西海甘慧娟林雪娟王小红李素敏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证素辨证
- 舌表面微生态熵变影响舌苔变化的机制探讨被引量:10
- 2013年
- 舌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之一,而舌表面微生态的变化是影响舌苔变化的主要因素,熵变是能量代谢的一个状态变量,文章旨在探讨舌表面微生态熵变影响舌苔变化的机制,为中医舌诊的客观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梁文娜李灿东甘慧娟林雪娟
- 关键词:舌苔微生态熵变
- 骨免疫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骨重建失衡被引量:15
- 2012年
-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免疫功能增强,导致骨重建失衡所致。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互作用是调控骨重建的核心因素,而RANKL/RANK/OPG系统是连接骨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分子桥梁,在调节骨吸收和骨形成耦联中发挥关键作用。骨细胞和免疫细胞通过共同的细胞因子及受体相互作用,调节骨代谢平衡,以共同的骨代谢转录因子和信号分子调控骨重建过程。雌激素作为骨细胞与免疫细胞的共同交叉机制,通过经典性激素受体途径调控T细胞活化,介导免疫因子的产生和表达,影响免疫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既有正性调节作用,又有负性调节作用,决定骨重建方向。因此,骨免疫在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重建失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补肾法是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根本治则,长期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骨免疫而调节骨重建失衡,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切入点。
- 梁文娜李西海李灿东甘慧娟林雪娟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破骨细胞成骨细胞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证素变化与熵变的内在关系被引量:12
- 2014年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免疫功能增强,导致骨偶联失衡,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超过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引发体内的正熵增加,从而影响机体的有序态。肾阳虚证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常见证型之一,人体是一个非平衡的开放系统,也是一个高级的耗散结构,在不断与内外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等各种信息交换时,用负熵克服体内的正熵,维持机体的有序态。因此文章基于肾虚骨痿理论,以熵变理论为切入点,探讨肾阳虚证素变化与熵变的内在关系,为肾阳虚证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 梁文娜李亚婵李西海李红李灿东甘慧娟康洁丁珊珊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证素熵变
- 基于血清药理学理论从含证血清探讨中医证的形成机制被引量:4
- 2014年
- 基于血清药理学的理论,试图从含证血清探讨中医证的形成机制。以国内外所发表的文献为研究基础,以中医理论为基石,以四诊规范为前提,以辨证思维为核心,以人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归纳和综述中医证和血清药理学方法的研究动态。在血清药理学理论的启示下,提出含证血清的概念,使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学有一个可行的切合点,有利于应用现代生命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揭示中医证的实质,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 梁文娜李西海李灿东康洁丁珊珊
- 关键词:血清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