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C20)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犀禾段静李淼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中国电影中的“云南想象”——历史、美学和身份认同被引量:5
- 2011年
- 云南,作为一个边远的、神秘的、浪漫的文化空间,在五十多年的新中国电影史中被不断地重新建构。云南电影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美学特征,"十七年"时期,云南电影在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形式上体现多样性,并注重音乐的叙事和造型功能。"新时期"的云南电影则出现了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题材影片、文化反思片以及凸显云南地方文化和传统的故事片。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全球化语境中的云南电影主要呈现为以云南为故事背景的商业片和艺术片。深入考究可知云南电影表现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拒斥相互交错的特点,反应出其文化身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总之,云南电影在物质和影像层面为我们提供了永恒的魅力,具有长久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中国电影中"云南想象"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也折射了中国大陆的国家主流文化和边陲文化的有趣互动。
- 陈犀禾李淼
- 关键词:影视艺术中国电影审美价值身份认同主流文化
- 六十年来台湾电影的“国族”想象被引量:7
- 2012年
-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载体凝聚台湾人的共同价值和情感,人们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载体,透视台湾人的国族想象。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发现:六十年的台湾电影不但在工业和美学上发生巨大的变化,其所传达的国族想象和认同也发生深刻的蜕变,并鲜明地折射出社会、政治和历史所施加于电影这一大众文化的压力。本文试图沿着这一思路,对台湾电影的国族想象作一个考察,把它的发展分为"大中国情结"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 陈犀禾
- 关键词:电影国族文化载体大众文化
- 批判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和当代现实主义——论张骏祥的电影创作被引量:7
- 2012年
- 张骏祥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导演。他的电影活动横跨创作、理论和管理三个方面,纵贯战后进步电影(1945-1949)、新中国“十七年”电影(1949—1966)和新时期电影(1979以后和80年代)三个历史阶段。他在每一个时期都有重要的创作或理论成果问世,也长时期地卷入到中国电影工业的核心体制中间。由于这个原因,他的创作、理论和电影活动鲜明地折射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他从战后上海进步电影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潇洒走来,成功地完成了向新中国红色电影的革命现实主义路线的转型,但在新时期80年代中国电影的当代现实主义深化和发展中却走向边缘和衰落。
- 陈犀禾段静
- 关键词:批判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