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SK2006)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成应向王强强李小娇许友泽柴立元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重金属沉渣土著微生物浸出后余渣的潜在毒性
- 2011年
- 在pH值为3.0、温度为30℃、矿浆质量分数为7%的优化浸出条件下,通过摇瓶试验,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BCR法3步连续提取,研究了土著微生物浸出重金属沉渣后余渣中重金属的潜在毒性。结果表明:土著微生物浸出7 d后,沉渣中Cd,Mn,Cu,Pb,Zn含量分别由原来的4 530,7 650,830,29 530,62 350 mg/kg降低至730,1 280,390,13 810,15 650mg/kg.浸出过程沉渣中Cd,Mn,Cu,Pb,Zn等重金属的酸可提取态相对含量显著降低,残渣态相对含量提高.余渣环境活性和潜在危害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3-2007)的规定,土著微生物浸出能有效实现重金属沉渣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 许友泽成应向向仁军王强强李小娇
- 关键词:土著微生物浸出环境活性
- 锌冶炼含汞污酸生物制剂处理新技术
- 针对锌冶炼行业含高浓度多种重金属的污酸特性,采用生物制剂配合.水解新工艺进行处理,工业试验运行过程中对污酸及处理后出水中各重金属及氟、氯的浓度进行监测,并对产生的渣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浓度分别由汞14.78~56...
- 王庆伟柴立元王云燕李青竹
- 关键词:污酸生物制剂水解
- 文献传递
- 有色冶炼废渣中Cd生物浸出条件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文章通过摇瓶实验证明含镉冶炼废渣中具有能浸出Cd的微生物,为提高该微生物对Cd浸出率,利用正交设计,研究该微生物处理含镉冶炼废渣过程中浸出温度、pH值、矿浆浓度及浸出时间对Cd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过程中渣样形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废渣中Cd浸出率影响程度为:矿浆浓度>浸出时间>浸出体系pH值>浸出温度;最优浸出条件为:矿浆浓度为8%、浸出时间为3d、浸出体系pH约为3、浸出温度约为25℃;浸出过程中渣的形貌受到微生物的溶蚀作用,晶体受到破碎,余渣颜色也有原来的黑褐色变成砖红色。
- 王强强成应向戴友芝许友泽
- 关键词:土著微生物生物浸出
- 高分子聚胺PED的合成及废水硫酸根的吸附性能被引量:3
- 2010年
-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乙烯三胺反应合成1种高分子聚胺(以下简称PED),采用FTIR,DSC-TG,EDX和SEM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合成的高分子聚胺PED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脱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聚合产物PED热稳定性随产物氨基含量增加而增大,热分解温度可达285℃;产物PED对硫酸根有很强的脱除能力,其中,产物投加量的增加和酸性条件均有利于硫酸根脱除率的提高;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为2.0g/L),产物脱除硫酸根达到平衡的时间分别为30min和10min;当反应时间为30min时,在中性和酸性水溶液中硫酸根脱除率分别可达90.2%和99.6%,产物吸附量分别为175mg/g和191mg/g;处理后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降为196mg/L和8mg/L,均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250mg/L(GB3838—2002)要求。
- 张理源柴立元王海鹰刘晴谭鑫波
- 关键词:环氧氯丙烷二乙烯三胺硫酸根
- 土著微生物浸出有色冶炼废渣中的镉被引量:9
- 2011年
- 通过摇瓶实验证明含镉冶炼废渣中具有能浸出Cd的土著微生物.为提高该微生物对Cd浸出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土著微生物处理含镉冶炼废渣过程中浸出时间、矿浆浓度、pH值及浸出温度对Cd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过程废渣中镉含量及渣样颜色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废渣中Cd的浸出受浸出时间、矿浆浓度、浸出体系pH及浸出温度的影响,土著微生物在96h内对废渣中Cd的浸出能达到最佳效果,矿浆浓度为5%时浸出效果最好,浸出体系最佳pH值为3.0,最佳温度为30℃.最优条件下废渣中Cd浸出率达89%;浸出过程废渣中Cd含量逐渐降低,渣样颜色逐渐变为砖红色.
- 成应向王强强戴友芝李小娇
- 关键词:土著微生物镉浸出
- 锌冶炼含汞污酸生物制剂处理新技术被引量:14
- 2008年
- 针对锌冶炼行业含高浓度多种重金属的污酸特性,采用生物制剂配合-水解新工艺进行处理,工业试验运行过程中对污酸及处理后出水中各重金属及氟、氯的浓度进行监测,并对产生的渣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浓度分别由汞14.78~56.70mg/L、砷13.71-40.15mg/L、锌20.50~58.90mg/L、铅12.8~64.2mg/L、镉2.1~13.6mg/L、铜0.5和1.44mg/L、氟339-512mg/L、氯472-3400mg/L脱除至汞0.029~0.049mg/L、砷0.029-0.065mg/L、锌0.11-0.37mg/L、铅0.1-0.43mg/L、镉低于0.01mg/L、铜低于0.1mg/L、氟0.054-4.99mg/L、氯29.5-43.7mg/L,处理后出水中各重金属含量及氟、氯含量均远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配合渣中的汞含量高达29.95%,可作为汞原料进行回收,水解渣中重金属含量低,便于妥善处理和处置。
- 王庆伟柴立元王云燕李青竹
- 关键词:污酸生物制剂水解
- 铅锌冶炼废水处理后沉渣重金属元素特征与环境活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衍射仪分析、BCR法三步连续提取及元素化学分析,对铅锌冶炼废水处理后沉渣中重金属的赋存状态、环境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渣中主要毒害元素为Zn、Pb、Mn、Cd和Cu,且以非晶态存在,其含量分别为62350、29530、7650、4530和830 mg/kg。渣中Zn和Cd酸可提取态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37.72%和34.44%;Mn的可还原态相对含量很高,达到49.67%;Zn和Pb的可氧化态含量较高,分别占全量的34.16%、34.68%;Pb和Cu的残渣态含量较高,分别占全量的39.72%和61.69%。
- 成应向许友泽王强强李小娇
- 关键词:沉渣BCR法环境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