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廊坊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023059)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廷兰杨桢顾巧张圩更多>>
相关机构:燕京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廊坊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1篇引力模型
  • 1篇区位
  • 1篇区位商
  • 1篇区域经济
  • 1篇区域经济发展...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济联系
  • 1篇产业结构

机构

  • 3篇燕京理工学院

作者

  • 3篇刘廷兰
  • 2篇杨桢
  • 1篇张圩
  • 1篇顾巧

传媒

  • 1篇商业时代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中国集体经济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京津冀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选取京津冀2001~2010年10年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和区住商两种方法,分析京津冀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得出结论:第一,京津冀城市圈各城市人均GDP变异系数在10年间居于0.4~0.55间,整体差异较大;第二,从区位熵看,北京在城市圈中的地位和作用住居第一,其次是天津,发挥了“8+2”模式中“2”的作用;第三,从两个经济增长极与边缘城市的区住熵看,廊坊和唐山近两年其地位和作用有所提升,但总的来讲其他城市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与北京和天津。
刘廷兰顾巧杨桢
关键词:区位商
京津冀城市圈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文章通过对京津冀区域三次产业总体结构、专门化程度及区际联系进行评价,发现该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依然比较严重,产业专门化程度并不高,区域分工并不明显,并且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区际联系程度不高,对城市圈的一体化进程形成了结构性障碍。
刘廷兰杨桢张圩
关键词:产业结构
京津冀城市圈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分别测算了京津冀城市圈各城市与作为两经济增长极的北京、天津的联系强度,并分析其呈现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对廊坊的经济联系度最强,天津与北京的经济度次之;联系方向基本呈旋转90度后的"Y"型和"门"字型;从经济联系趋势去看,廊坊、唐山、沧州与北京、天津的联系程度在加强,尤其是廊坊市对北京和天津的经济联系强度越来越强,而其他城市平稳。
刘廷兰
关键词:引力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