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20111)

作品数:3 被引量:86H指数:3
相关作者:吴元元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法律
  • 1篇信号
  • 1篇信号显示
  • 1篇信息经济
  • 1篇信息经济学
  • 1篇信息生产
  • 1篇悬赏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食品安全监管
  • 1篇切入
  • 1篇取证
  • 1篇威慑
  • 1篇陷阱取证
  • 1篇立法民主
  • 1篇媒体
  • 1篇媒体话语
  • 1篇民主
  • 1篇经济学
  • 1篇举报

机构

  • 3篇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

  • 3篇吴元元

传媒

  • 1篇法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法商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公共执法中的私人力量——悬赏举报制度的法律经济学重述被引量:46
2013年
作为公权力主体与私人力量合作执法的制度折射,悬赏举报具有丰富的经济学意涵,有必要从整体主义视角对融贯其中的法理逻辑进行法律经济学重述,发现其中的知识形态,以此为国家治理技术凭藉"赏"来建立国家一社会信息通道的法治努力提供智识基础。悬赏举报具有信息生产机制、威慑机制的双重制度角色,为保障其功能顺利运转,应当从悬赏举报的制度信任、信息生产成本的制度控制、信息生产收益的制度激励等核心维度进行系统设计;同时应当对悬赏举报的合法边界保持足够的警觉,以禁止性规定排除"陷阱取证"适用,从而证成该制度的法理正当性。
吴元元
关键词:信息生产陷阱取证
传播时代的立法泛化及其法律规制被引量:7
2016年
传播时代的大众传媒具备强大的公共话语塑造能力,这一话语能力业已成为影响立法绩效的深层次社会因素。基于伦理主义生成的符号功能,媒体话语往往被表层地解读为公意;而作为证成立法民主价值的信号显示,立法者以"媒体热议—立法跟进"的决策模式回应媒体塑造的舆论气候压力,自我认可并选择了媒体话语作为权利义务配置的外部敦促力量,立法活动被化约为应对媒体话语冲击的策略选择,导致压力型立法。这一立法决策模式忽略了司法机制运作可观察性、可检验性的刚性约束,忽略了法律控制与社会规范等非法律控制的分工边界,以偏狭的法律中心主义造成不可欲的泛立法化,以至于诸多"热点入法"屡屡遭遇司法失灵,导致立法民主、科学双重失落。应当从优化立法公众参与程序、建构立法技术保障机制、人大代表立法提案公示制度、法律实施信息定期交换机制等多重维度进行系统性设计,实现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有机融合。
吴元元
关键词:媒体话语信号显示立法民主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之建构——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切入被引量:34
2013年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有助于在公权力主体与治理对象之间建立精准、稳定的信息联系,生成良性文牍主义,从中提炼出治理对象的一般性行为规律,为实现制度化治理、改变运动式执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作为食品安全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机制,信用档案制度对市场主体具有威慑和激励之双重效应,可以借助消费者的"用脚投票"等非法律惩戒方式,达致国家管控与公民自治的有效均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79条的规定作为建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的依据尚显单薄,应当围绕信息变量,从信用信息供给主体、公众参与程序、生产经营权法律救济、消费者听证请求权等多重维度来对其进行变革和补强,使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既契合知识/信息作用于国家治理的途径、轨迹和演化逻辑,也为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民族—国家"建设提供一种变革治理技术的可能。
吴元元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经济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