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07RKA106)

作品数:3 被引量:86H指数:3
相关作者:徐茜张体勤李冰心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人才集聚
  • 1篇作用机制研究
  • 1篇互动关系
  • 1篇环境匹配
  • 1篇城市
  • 1篇城市环境

机构

  • 3篇山东财政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经济学院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中国联通

作者

  • 3篇徐茜
  • 1篇张体勤
  • 1篇李冰心

传媒

  • 2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统计与决策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城市环境的人才集聚研究被引量:65
2010年
城市要想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需要增强城市人才吸引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集聚的环境。将影响人才集聚的城市环境因素划分为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生活环境和制度环境等五个方面。根据勒温的动力场理论分析了人才集聚的环境动力,探讨了城市环境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表明城市环境通过城市人口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制度环境成为人才聚集形成的基础,同时产生"人才集聚效应",体现为"放大效应"、"羊群行为"、"马太效应"和"辐射效应"。城市环境与人才集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形成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城市人才环境磁场,形成一个循环,成为城市发展中一对不可分割的复合体。最后从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自然和社会生活环境改善、政府制度环境优化和对人才集聚效应的把握等方面提出促进人才集聚的城市环境优化策略。
徐茜张体勤
关键词:城市环境人才集聚互动关系
基于人——组织匹配的人才流动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人才流动在执行着一种有用的社会功能,即实现人才与组织的"匹配"。文章以人——组织匹配理论为基础,对412名来自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人才与组织的匹配状况和人才流动倾向的实证分析,揭示了组织与人才的一致性匹配和补偿性匹配对人才的流动的影响。
徐茜李冰心
基于环境匹配的人才流动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人才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等对人才与环境的相容性有着特殊的影响。人才基于对自身与环境匹配情况的内在判断做出地域选择。因此,人才流动被看成是人才改善自身福利的手段之一,它实现人才与环境的"匹配"。以人——环境匹配理论为基础,本文探讨了环境与人才的一致性匹配和补偿性匹配对人才流动的影响,提出了研究假设,并对412名来自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经济环境下,环境的文化、气氛、价值观、目标、规范等基本特征与人才的人格、价值观、目标、态度等方面的一致性匹配对人才的流动倾向不具有显著影响,而环境的社会生活供给、财政、职业发展空间、工作任务、人际关系与人才需求的补偿性匹配则对人才流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组织应从有竞争力的薪酬管理、多向的职业发展通道、科学的职位体系设计和融洽的人际环境等方面入手留住人才。
徐茜
山东省人才流动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本课题在对山东省人才流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人才流动的驱动因素,将外界客观因素和认知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分别形成了影响人才流动的直接驱动因素和认知调节因素。对各种直接驱动因素和认知调节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
徐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