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3126)
-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枝焕王珂蔡婷万甜甜费佳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淋滤水量对多环芳烃在土壤剖面中纵向迁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为了揭示淋滤作用对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剖面中纵向迁移的影响,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一条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作为实验样品,进行了PAHs土柱淋滤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淋滤作用后,淋滤水量不同的三个土柱(A1,A2,A3,淋滤水量依次增大)表层土中残留PAHs总量逐渐降低,但不同环数PAHs含量降低幅度存在较大的差别,低环数PAHs受影响程度更大;在淋滤水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环数PAHs的含量均存在随土柱深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的趋势,但降低程度存在一定差别。由此推测,通过长期淋滤作用,表层土中的PAHs可以向深层土壤迁移,这些认识可以为深层土壤及浅层地下水的多环芳烃污染评价及保护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 王珂张枝焕曾丽蔡婷程晓暄丁玥
- 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剖面
- 原核微生物之竿菌被引量:7
- 2016年
- 140多年前发表的竿菌和杆(小杆)菌同属最早发现和定名的细菌类之一,迄今已有成百上千的菌种得到鉴定、分类和命名。中文微生物学命名和整理滞后,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惑,不利于我国微生物学的普及发展和国际交流。本文试图对已经合格发表的近100属1 130多种竿菌进行系统的形态学(含芽孢和/或孢子)、生境、生物化学和细菌属性梳理和分类,理清和制定竿菌种属的中文-拉丁文互译规则,有利于推动中外交流和发展。
- 万云洋费佳佳赵国屏
- 关键词:杆菌分类学细菌古菌芽孢
- 油藏采出液总脱氧核糖核酸提取方法的比较
- <正>提取环境样本的总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建立高效、可靠的总DNA提取方法,对于油藏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辽河油田各类油井采出液为实验样品,摸索适合油藏微生物DNA的提...
- 万云洋洪宁顾雪莹穆红梅
- 关键词:油藏DNA提取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文献传递
- 原油DNA浓度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 <正>测定DNA浓度是进行分子生物学可靠研究的第一步。本文用Bio PhotoMeter,Nanodrop2000及NanoPhotoMeter330不同类型的DNA浓度分析仪对32种稠油的DNA提取物进行测定比较(图1...
- 穆红梅万云洋田燕董海良
- 关键词:超痕量稠油原油
- 文献传递
- 西伯利亚冰草和燕麦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研究
- <正>俄罗斯是石油生产大国,同时也对土壤造成严重的石油污染(仅2010年一年,有记录的管道泄漏次数就达到了28000余次)。本文选用西伯利亚地区常见、易生长且耐寒的西伯利亚冰草(Agropyron fragile var...
- 万云洋辽尼特王宇天
- 关键词:生物修复石油污染重金属冰草燕麦
- 文献传递
- 基于污染分级的土壤石油超声芬顿处理
- <正>基于本实验室TOC/AA对土壤石油污染五级划分和污染程度判定[1],在土壤铁测定含量基础上,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超声、芬顿及类芬顿的单独和/或联合清洗。着重探讨了土壤石油污染等级与清洗效率的关系。结论(表1):(1)...
- 万云洋刘静师生宝朱雷钟宁宁
- 关键词:土壤污染等级超声芬顿试剂石油污染
- 文献传递
- 有机碳含量对土壤剖面中多环芳烃纵向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9年
- 为探索有机碳含量对土壤剖面中多环芳烃(PAHs)纵向迁移的影响,选取北京地区3条有机碳(TOC)含量明显不同的土壤剖面进行了土柱淋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30 d(相当于北京地区3年的淋滤水量)的淋滤实验后,不同剖面中PAHs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迁移现象,但剖面中残留的PAHs仍然主要富集在土柱表层0~30 cm土壤中,且中高环数PAHs的残留率明显高于低环数PAHs.TOC含量与PAHs的残留总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TOC含量越高,PAHs残留量越高.此外,TOC对不同环数PAHs迁移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别,高环数PAHs受TOC变化的影响高于低环数PAHs.
- 蔡婷张枝焕王新伟王珂曾丽万甜甜
- 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
- 土壤中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能力模拟被引量:7
- 2017年
- 为了揭示微生物菌种(组合)对土壤中PAHs(多环芳烃)降解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PAHs抗微生物降解能力的差异,分析了北京市6个不同环境功能区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及其分布特征,从中筛选出部分微生物菌种对典型PAHs和原油进行降解模拟试验,对比分析微生物对不同PAHs降解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菌种组合对PAHs的降解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与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短稳杆菌混合菌相比,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短稳杆菌和微杆菌混合菌对PAHs的降解率高0.6%~4.5%;(2)在相同降解条件下,不同PAHs的降解率存在明显差异,在单体培养基中,LMW PAHs(低环数PAHs)的降解率在25.3%以上,而HMW PAHs(高环数PAHs)的降解率都小于20.1%;(3)在单体培养基与混合培养基中PAHs的降解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别,单体培养基中PAHs的降解率较混合培养基中高4.2%~26.6%;(4)无论在单体培养基中,还是混合培养基中这些化合物的降解率均存在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5)在原油培养基中不同PAHs的降解率更为复杂,并且出现了中低分子量PAHs降解率随降解时间增加反而降低的假象,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时间增加,微生物对PAHs的降解能力加强,原油中含烷基的PAHs基团降解或HMW PAHs被微生物降解产生LMW PAHs中间产物造成.研究显示,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短稳杆菌和微杆菌对HMW PAHs和LMW PAHs均有明显的降解效果,但不同PAHs的降解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单体化合物,在单体培养基、混合培养基和原油培养基三种不同的降解条件下,其降解率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 程晓暄刘昱张枝焕蔡婷王珂丁玥
- 关键词:土壤多环芳烃混合菌群微生物降解
- 土壤中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差异性及其对源解析参数的影响
- 为了揭示土壤中不同多环芳烃(PAHs)组分抗微生物降解能力的差异,探索微生物降解过程中PAHs组成和源解析参数的变化特征,本论文选取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微杆菌和短稳杆菌的混合菌分别以3对PAHs单体化合物(每对为2种化...
- 程晓暄
- 关键词:土壤多环芳烃生物降解
- 文献传递
- 有机碳含量对多环芳烃在土壤剖面残留及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为了揭示有机碳含量(TOC)对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剖面中迁移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北京地区部分典型的环境功能区(包括自然保护区、耕地、果园、农田、城区及工业区等)土壤剖面中多环芳烃和TOC的纵向分布特征,结合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土柱淋滤实验,讨论了多环芳烃在土壤剖面上的纵向迁移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功能区土壤剖面的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存在差异,且与TOC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土柱淋滤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尽管具有不同TOC的土壤剖面中多环芳烃均可能向深层迁移,但TOC对土壤剖面中多环芳烃的残留及纵向迁移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TOC越高,多环芳烃富集量越大,向下迁移量相对减少,反之相反;在TOC相同的情况下,多环芳烃的组成或结构特征对其在土壤剖面中的残留与迁移特征有明显的影响,淋滤水量、淋滤时间和添加PAHs量等对其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作用也有一定影响.
- 费佳佳费佳佳张枝焕万甜甜
- 关键词:土壤剖面迁移淋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