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111219)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文孙芳玲张丽艾厚喜李艳菲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北方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ph/ephrin信号通路对脑神经发生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Eph/ephrin是目前已知的具有最多成员的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在机体的发育过程中参与细胞迁移、轴突导向、血管形成及神经网络的形成,对成年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再生和突触可塑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激活或抑制Eph/ephrin可调节损伤后的突触功能和干细胞分化,达到修复梗死灶、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的目的。该文对Eph/ephrin信号通路在成年动物海马区、室管膜下区及非传统神经发生区域内调节神经发生、迁移以及突触可塑性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刘婷婷王文
- 关键词:神经发生缺血性脑损伤
- Eph/Ephrin信号通路在血管新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酪氨酸激酶受体Eph亚族及其配体Ephrin是一条重要的信号通路,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研究显示,Eph/Ephrin通路在血管的发育和出生后的血管新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讨论Eph/ Ephrin蛋白激酶家族在血管新生中作用机制及其在潜在的应用价值,有利于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郭心磊孙芳玲安宜艾厚喜张丽王文
- 关键词:血管新生
- 缺血性脑卒中后Wnt信号通路的时程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老年病又叫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并有其自身特点的疾病,常见的有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脑动脉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脑卒中等。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节奏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脑卒中发病率明显升高。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超过200万例,致残率达75%,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尤以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为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 李艳菲孙芳玲艾厚喜张丽王文
- 关键词:老年病缺血性脑卒中WNT信号通路时程变化神经发生
- 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yclinD1及CDK6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及CDK6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15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组(270、90、30 mg·kg-1)。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患侧海马Cyclin D1、CDK6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Cyclin D1及CDK6表达显著增加;给予莫诺苷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莫诺苷(270、90 mg·kg-1)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Cyclin D1及CDK6的表达。结论:莫诺苷能通过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Cyclin D1及CDK6的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刘婷婷孙芳玲艾厚喜张丽王文
- 关键词:莫诺苷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周期蛋白
- 6-羟基多巴胺诱导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6-羟基多巴胺诱导类帕金森病的模型对研究帕金森病主要病理机制和治疗药物起重要作用。
- 杨谦谦孙芳玲艾厚喜张丽蒋莹王文
- 关键词: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病理机制药物治疗
- 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红细胞压积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研究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大鼠红细胞压积(Hct)的影响。方法改良Longa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造模后分别给予莫诺苷小剂量(30 mg/kg,n=8)、中剂量(90 mg/kg,n=8)、大剂量(270 mg/kg,n=8)和阿司匹林(n=8)连续灌胃7 d,每天1次。腹主动脉采血,全自动血样测试仪检测Hct。结果模型组大鼠Hct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01);莫诺苷小、中、大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的Hct均比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莫诺苷能显著性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Hct升高。
- 艾厚喜孙芳玲王晓峰李艳菲张丽陈乃宏王文
- 关键词:莫诺苷局灶性脑缺血红细胞压积
- 钙信号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被引量:4
- 2013年
- 细胞内Ca2+信号的改变参与降低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元的活性和功能,尤其是衰老引起的细胞内Ca2+浓度的病理性增加更能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过程。细胞内Ca2+信号复杂调控的各种因素均有可能作为潜在靶点来进行神经保护策略的研究。本文主要就神经元内Ca2+信号通路以及其与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 孙芳玲王文吉训明王晓民张兰李林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衰老
- 6-羟多巴胺诱导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行为学评价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复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并根据行为学检查结果对此模型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以期建立治疗此疾病的新型实验平台。方法:运用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单点定向注射黑质-纹状体的方法,损毁SD大鼠左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动物术后3周腹腔注射(intrapertioneal injection,ip)阿扑吗啡(apomorphine,APO)观察是否诱导动物向健侧旋转行为,复制PD模型。分别应用转棒实验和旷场实验分析测定动物的运动功能,应用肌电测试实验测定大鼠的震颤频率和幅度,并据此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和分类。结果:造模后,部分大鼠转棒实验在棒时间显著缩短,旷场实验横向跨格次数减少,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肌电检测结果显示部分大鼠肌肉震颤频率和幅度均增加。结论:行为学测试为PD动物模型的评价以及进行不同类型的分组提供了实验依据。
- 杨谦谦孙芳龄艾厚喜张丽王文
- 关键词:帕金森病动物模型行为学
- 药物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而斑块损伤以及随之发生的血栓形成则是此类疾病致残、致死的真正元凶,如何稳定AS易损斑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但目前临床用药稳定AS易损斑块的证据仍很缺乏。他汀类等多种药物虽然有效,但其副作用不容忽视。中药多环节、多靶点治疗疾病且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使其在稳定AS易损斑块方面具有潜在的治疗优势。本文对药物稳定易损斑块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贺芬芬李哈妮孙芳玲艾厚喜张丽蒋莹王文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炎症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