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06C13057)
- 作品数:5 被引量:58H指数:5
- 相关作者:尹澄清王为东赵洪涛陈梅雪陈庆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嘉兴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城镇街尘污染与平原河网水体的源-汇效应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区域之一,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使该地区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嘉兴市新塍镇的地表街尘、地表径流、受纳河网水体和沉积物样品的分析,揭示了面源污染在平原河网景观格局中和水文条件下的发生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街尘作为城镇各种污染物的载体和降雨径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其5种重金属(Cr、Cu、Ni、Pb、Zn)的含量分别是122.5、152.6、90.2、172.1和319.0mg·kg-1,高于城镇土壤和农业土壤.在城镇地表径流过程中,污染物的形态主要为颗粒态.城镇地表径流使街尘发生运移并造成受纳水体的污染物浓度较降雨前有大幅提升,其中,重金属和TSS总浓度分别增加了43%~166%和270%~510%.平原河网的水文条件和景观空间格局特征使地表径流颗粒物在进入水体后发生原位沉积,城镇段河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比其他河段高.在平原河网地区地表径流的运移过程中,城镇地表是面源污染物的"源",地表街尘是面源污染物的"载体",河道是面源污染物的"汇".
- 赵洪涛李叙勇王为东陈梅雪尹澄清
- 关键词:平原河网重金属面源污染
- 嘉兴市石臼漾水源生态湿地运行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浙江省嘉兴市石臼漾水源生态湿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水源保护湿地之一.为了解已实际运行2.5 a的石臼漾水源生态湿地植被现状,于2010年10~11月,采用样地法和样方法对湿地植被进行了系统调查,以期为水源生态湿地植被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对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变化以及生物质生产量进行了分析.共采集到湿地植物70种,隶属于28科62属.其中湿生26种,中生植物20种,挺水植物14种,沉水植物4种,漂浮植物6种.与运行初期相比,湿地植物种类显著增加,由原先15种增加至70种.采用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作为物种多样性指标,分析了湿地湖岸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显示东升路以南湿地湖岸带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为0.468 3,Shannon-Wiener指数为0.835 2)高于北郊河以西湿地湖岸带区域(Simpson指数为0.357 6,Shannon-Wiener指数为0.660 4).对湿地植被的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升路以南湿地根孔区植物长势好于北郊河以西区域,而北郊河以西区域湖岸带植被更加丰富.根孔生态净化区植被平均生物量(干重)约为1.73 kg.m-2,植被总面积约为9.12×104 m2,估算总生物量(干重)约为157.8 t;湖岸带区域植被平均生物量(干重)约为0.83 kg.m-2,植被总面积约为3.75×104 m2,估算总生物量(干重)约为31.1 t.
- 沈亚强魏宏斌程旺大张红梅王为东尹澄清
- 关键词:群落类型生物量
- 长江三角洲河网地区典型城镇街尘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被引量:11
- 2009年
- 街尘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介质,其携带的污染物在城镇化过程中对河网地区的水环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初步探讨长江三角洲河网地区典型街尘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以杭嘉湖平原河网地区饮用水水源河流上游典型小城镇的街尘为研究对象,对工业区、交通干道、旧居区、新居区和商业区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15个采样点进行街尘样品采集和粒径分级,测试街尘的密度、有机质含量以及16种U.S.EPA优控PAHs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粒径为<63、63~125、125~250和250~900μm街尘中总多环芳烃(∑PAH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261、5835、4660和2909μg·kg-1,粒径越小,PAHs含量越高,其生态风险越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街尘中PAHs的含量顺序依次为:工业区>交通干道>旧居区>新居区>商业区.街尘中PAHs和有机质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街尘粒径越小,有机质和PAHs的相关性越强.源解析结果表明,街尘中的PAHs多为燃烧源.
- 赵洪涛尹澄清陈梅雪
- 关键词:街尘多环芳烃土地利用类型
- 表流湿地冬季运行效果及植物腐烂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 2008年
- 为探索改善表流湿地在冬季低效率的方法以及水生湿地植物腐烂对水质产生的影响,通过改变水力负荷(HLR)和进水方式研究了不同水力条件下表流湿地对CODMn、CODCr、NH4+-N、TP的去除效果,并采集不同水生湿地植物地上部分的样品,浸泡测定浸出液中CODMn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冬季水温3~10℃、水力负荷为0.092m·d-1时,湿地对CODMn、CODCr、NH4+-N、TP的去除率分别为6.8%、30.2%、47.0%和25.1%。水力负荷降低到0.040m·d-1时可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而水力负荷上升到0.21m·d-1后,表流湿地对CODMn、NH4+-N、TP的去除率几乎为零,对CODCr的去除率为负,出水中难降解有机质比例增大。将进水间隔从每日1次增加到2次后,湿地对CODMn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冬季水生植物腐烂释放实验表明,植物的叶比茎更容易腐烂并释放出还原性物质。在种植湿地植物时应尽量选择冬季释放速率较低的品种,如芦苇(Phragmitescommunis)等。
- 李静尹澄清王为东陈庆锋
- 关键词:水力负荷
- 河网地区小城镇街尘的粒径分布与多环芳烃污染(英文)被引量:8
- 2008年
- 街尘是重要的环境介质,其携带的污染物在城镇化过程中对河网地区的水环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以杭嘉湖平原河网地区饮用水水源河流上游典型小城镇的街尘为研究对象,对街尘、河道沉积物、地表径流以及降雨前后地表水中的多环芳烃进行测定。在对不同粒径街尘中多环芳烃浓度的测定中发现,粒径为< 63、125-63、250-125 和 900-250 μm街尘中多环芳烃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7261、5835、4660 和 2909 μg/kg。小粒径的街尘颗粒含有较高的多环芳烃浓度,较小的密度,并且较难清扫,造成了小粒径街尘易被雨水冲刷随地表径流进入河网水体。在对两场降雨的地表径流中多环芳烃检测发现,颗粒态的多环芳烃分别占总浓度的 95%和 94%。地表径流过程增加了受纳水体中多环芳烃浓度的 43%-62%,其中超过 50%的增加表现为颗粒态。在对不同河段沉积物、地表径流中颗粒物和不同粒径街尘中多环芳烃浓度的风险评价中发现,小粒径街尘和地表径流中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相接近并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城镇段河道沉积物较次之。由于河网地区的特殊的水文条件和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地表径流沉积物在进入河网水体后易原位沉积,造成了河道沉积物城镇段有较高的多环芳烃浓度。
- 赵洪涛尹澄清陈梅雪
- 关键词:多环芳烃街尘河网城市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