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25621)

作品数:35 被引量:311H指数:12
相关作者:徐明厚刘小伟于敦喜隋建才姚洪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颗粒物
  • 15篇燃煤
  • 13篇煤燃烧
  • 9篇燃烧
  • 8篇燃煤过程
  • 8篇可吸入颗粒
  • 8篇
  • 7篇可吸入颗粒物
  • 6篇热能动力
  • 6篇热能动力工程
  • 5篇燃烧过程
  • 5篇煤粉
  • 5篇矿物质
  • 4篇中矿
  • 4篇排放特性
  • 4篇粒径
  • 4篇锅炉
  • 3篇生物质
  • 3篇粒径分布
  • 3篇煤焦

机构

  • 3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1篇内蒙古电力科...

作者

  • 32篇徐明厚
  • 18篇于敦喜
  • 18篇刘小伟
  • 14篇隋建才
  • 11篇姚洪
  • 10篇俞云
  • 9篇高翔鹏
  • 6篇曹倩
  • 5篇王泉斌
  • 4篇丘纪华
  • 3篇李庚
  • 3篇郝炜
  • 3篇杜云贵
  • 3篇黄建辉
  • 3篇韩军
  • 2篇周科
  • 2篇夏永俊
  • 2篇蔡攸敏
  • 2篇朱文渊
  • 1篇占中华

传媒

  • 9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热能动力工程
  • 4篇动力工程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煤炭技术
  • 2篇煤炭转化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热力发电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11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燃煤过程中氧含量对可吸入颗粒物形成及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通过对两种烟煤在沉降炉内的燃烧试验,研究了不同氧气量对可吸入颗粒物的生成量、元素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影响。试验条件为:煤粉粒径包括小于63μm和63~100μm两种,燃烧温度在1250℃,炉内燃烧气氛包括氧含量20%和50%两种。试验采用低压撞击器(LPI)按不同粒径大小从0.03~10μm共分为13级,分别采集燃烧后的可吸入颗粒物。试验结果显示:两种粒径煤粉燃烧后超微米颗粒物(PM1-10)排放量都随氧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小粒径煤粉的增加更多;在亚微米颗粒物(PM1)中,其主要构成元素S随氧含量增加而显著减小,元素Fe、Si和Al随氧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Si元素增加幅度最大;而在超微米颗粒(PM1-10)中,元素S随氧含量增加而少量减小,其主要构成元素Fe、Si和Al随氧含量增加而少量增加;相比较而言,氧含量变化对亚微米颗粒物的元素构成影响比超微米颗粒物大。
刘小伟徐明厚于敦喜俞云高翔鹏曹倩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燃煤颗粒物氧含量
生物质与煤混烧时PM_(10)中痕量元素分布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选取两种典型生物质与两种煤,将两种生物质与两种煤按质量百分比为1∶3分别进行混合,得到4种燃料,然后分别在1150℃,N/O比1∶1和4∶1两种气氛下在沉降炉上进行实验,研究了混烧产生的PM10中4种部分挥发性痕量元素(Mn,Pb,Zn和Cr)的分布行为.结果表明:S,Cl和N/O比对Mn的挥发性影响均很小,Cl对Pb和Zn的挥发行为有促进作用,S则相反.而S,Cl对Cr的挥发行为均有抑制作用.N/O比变化对Cr元素的影响最为明显,而对Mn,Pb和Zn的影响均不大,N/O比减小有助于Cr挥发性的增强.
夏永俊徐明厚姚洪王泉斌吕当振
关键词:生物质混烧颗粒物痕量元素
燃烧过程中脱挥发分引起煤颗粒破碎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从理论上分析了燃烧过程中脱挥发分引起的煤颗粒破碎机理,并通过模型预测了脱挥发分过程中球型颗粒内部的压力和应力分布,研究了颗粒大小、温度等几个因素对脱挥发分引起的破碎的影响.研究表明,煤颗粒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炉膛内的温度越高,颗粒越容易破碎;颗粒越小,发生破碎需要的时间越短,但是极小的颗粒可能不会发生脱挥发分破碎,这和颗粒内部的对流孔径有关;此外,挥发分含量极小的颗粒,可能不会发生脱挥发分破碎.
俞云徐明厚于敦喜黄建辉
关键词:流化床燃烧
煤中伊犁石和黄铁矿的破碎行为研究
2006年
通过对2种外在矿物质伊犁石和黄铁矿在沉降炉内的高温试验,以及数学公式对试验数据的简单拟合,研究了这2种矿物的破碎行为。试验条件为:温度1250℃,矿物颗粒粒径小于300μm,炉内燃烧气氛是空气。试验结果显示:2种矿物质确实发生了破碎,试验前、后矿物质颗粒的粒径分布变化很大,试验后体积平均粒径变小;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伊犁石样品进行观察后发现,伊犁石颗粒试验前棱角清晰,并无裂纹,试验后部分矿物质颗粒存在大量裂纹和缝隙,部分矿物则熔融形成球形,并拍摄了清晰的形貌图;用数学公式对试验后数据进行统计拟合后发现,每个伊犁石母颗粒平均破碎形成2个子颗粒,而每个黄铁矿母颗粒平均破碎形成4个子颗粒。
刘小伟徐明厚姚洪于敦喜高翔鹏曹倩郝炜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燃煤粒径分布裂缝
生物质与煤的混烧特性及其对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5
2007年
在沉降炉上进行生物质与煤的混烧试验,分析研究生物质与煤混烧对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粒径分布、排放特性及其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燃料混烧的PM_10排放仍为相似的双峰分布;混烧时燃烧过程明显分为脱挥发分和焦炭燃烧2个阶段;LPSA煤与锯末混烧时排放的PM_10浓度最低,并且当氧气含量增加时,PM_1.0(粒径最大不超过1.0μm的颗粒物)变化幅度较小,而PM_1.0+(粒径位于1.0~10μm之间的颗粒物)则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对于同一种煤与生物质混烧时,PM_10的形貌有相似之处。在0.1μm处LPSA煤与生物质混烧形成的细微颗粒物大多呈柱状,而PDSB煤与生物质则大多呈碎片块状;并且在4.3μm处除了各自原有的柱状或碎片状结构外,还出现了部分光滑圆球体颗粒结构。
王泉斌徐明厚姚洪戴立
关键词:颗粒物混烧生物质
燃煤过程中孔隙结构变化对煤焦破碎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煤的脱挥发分过程和焦炭的燃烧都会导致颗粒的破碎,破碎对燃烧特性以及污染物的排放(如煤粉的燃烬时间、飞灰粒径分布等)有很大的影响。孔隙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大孔隙率的变化是导致破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运用逾渗理论计算了破碎发生时的临界孔隙率,并讨论了反应温度、初始孔隙率、粒子导热率等条件对孔隙率变化(即破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破碎越容易发生;一般破碎发生在颗粒的中心处;反应气体与炭粒热导率比值越大,大孔隙率越易达到临界值,破碎发生机率增大。
李庚徐明厚于敦喜黄建辉
关键词:孔隙率
燃烧过程中焦炭的孔隙结构演变与颗粒物的形成被引量:11
2007年
通过煤粉在沉降炉中的燃烧,研究了燃烧过程中煤焦的孔隙结构演变及其对颗粒物(PM)形成的影响,分析了煤焦颗粒的比表面和孔径分布。将不同气氛下燃烧生成的颗粒物通过Dekati低压撞击器(DLPI)分级,分级范围从0.03到10μm。研究表明:初始煤粒径的减小会使焦炭孔隙率增大,使焦炭在燃烧中更容易破碎,从而形成更多的超微米颗粒物;温度的升高虽然也会增加焦炭的孔隙率,但是对超微米颗粒物排放浓度的影响随不同的燃烧气氛而不同;氧气浓度的增加则有利于超微米颗粒物的形成。
俞云姚洪于敦喜刘小伟隋建才曹倩徐明厚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煤燃烧颗粒物孔隙结构
煤燃烧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及其控制研究现状被引量:15
2004年
讨论了煤粉燃烧过程中细颗粒物的形成机理及其控制技术。对于粒径小于 0 .6μm的细小颗粒 ,主要由汽化凝结机理生成。简单介绍了几种采用新机理除尘的技术 。
隋建才徐明厚丘纪华韩军
关键词:燃煤锅炉颗粒物污染控制
燃煤可吸入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形成机理被引量:12
2006年
应用低压撞击器分别对某100MW和50MW燃煤机组锅炉的除尘器前后飞灰颗粒进行采样,研究了除尘器前后PM10的物理化学特性,探讨了颗粒物可能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两台锅炉产生PM10的质量粒径均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在0.1μm和4μm左右.粒径小于0.377μm的颗粒可能为气化凝结机理形成,超微米颗粒则可能是通过亚微米颗粒凝聚、聚结和矿物质熔融、破碎、聚结形成.亚微米颗粒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硫化物为其主要成分,而超微米颗粒中主要成分为难熔性氧化物.
隋建才徐明厚丘纪华俞云夏勇俊高翔鹏
关键词:煤燃烧颗粒物
利用CCSEM对煤中矿物特性及其燃烧转化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利用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技术(Computer Controll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CCSEM)研究了煤中矿物特性及其在燃烧过程中的转化行为。结果表明原煤中矿物主要为粘土和黄铁矿,且主要以外在矿物的形式存在,粒径多在10μm以上,而内在矿物绝大部分小于10μm。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粒径分布和内在/外在特性,显示煤中矿物分布的非均一性。煤灰主要由莫来石、铁、钙和钠的铝硅酸盐组成。通过K、Fe、Ca和Na在原煤及其产物所含矿物中的质量分布对比,揭示了它们在燃烧过程中的转化行为。煤灰粒径的变大是矿物颗粒熔融聚合的结果。
于敦喜徐明厚姚洪刘小伟Zhang LianWang QunyingYoshihiko Ninomiya
关键词:矿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