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769)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 相关作者:赵瑞华李敏孙伟伟郑彦杨艳环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药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微环境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013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妇科常见病。腹腔液中活化巨噬细胞的增加,其产物(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也增加,可能营造了一种腹腔微环境,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取决于腹腔微环境免疫屏障系统的功能状态。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改善腹腔液细胞免疫功能,平衡细胞因子及细胞活性物质异常表达,影响其他生物化学因素等方式调节腹腔微环境,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
- 余燚薇赵瑞华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药
- 丹赤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基于免疫平衡,探讨丹赤饮抑制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保守术后复发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将EMs保守术后患者分为中药组(20例)和西药组(10例),分别予丹赤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或孕三烯酮治疗3个月,分别于术前、用药3个月、停药3个月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含量及IL-2/IL-6变化,并与卵巢单纯性囊肿(对照组)5例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中药组、西药组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2/IL-6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3个月及停药3个月,2组患者IL-2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IL-6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IL-2/IL-6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患者IL-2/IL-6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西药组停药3个月时IL-2/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失衡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丹赤饮、GnRH-a或孕三烯酮治疗均可通过纠正EMs患者免疫失衡状态,达到预防EMs保守术后复发的作用,且丹赤饮的长远效果更为明显。
- 孙伟伟杨艳环郝增平李敏郑彦张娟赵瑞华
-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孕三烯酮白细胞介素-2I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