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211040100)

作品数:16 被引量:86H指数:7
相关作者:乔海灵杨静赵永星张跃文邹丹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职工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青霉
  • 14篇青霉素
  • 14篇过敏
  • 10篇抗体
  • 10篇过敏反应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青霉素过敏
  • 7篇基因
  • 7篇基因多态性
  • 6篇特异
  • 6篇特异性
  • 5篇特异性IGE...
  • 5篇IGE抗体
  • 4篇IGE
  • 3篇血清
  • 3篇药物
  • 3篇青霉素过敏病...
  • 3篇青霉素过敏反...
  • 3篇青霉素类

机构

  • 16篇郑州大学
  • 2篇河南职工医学...

作者

  • 16篇乔海灵
  • 7篇杨静
  • 4篇赵永星
  • 3篇张跃文
  • 2篇邹丹
  • 1篇李志
  • 1篇杨静
  • 1篇董子明

传媒

  • 6篇中国抗生素杂...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 3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的种类与HLA-DRB基因多态性
2008年
目的探讨HLA-DRB基因是否调控青霉素过敏反应产生不同种类的IgE抗体。方法以河南汉族临床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adio allergosorbent test,RAST)检测血清中针对青霉素药物的8种特异性IgE抗体和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 primer,PCR-SSP)的方法检测HLA-DRB等位基因。结果80例抗体阳性病人中,BPO、BPA、PVO、PVA、APO、APA、AXO、AXA-IgE阳性的分别为36、33、32、29、21、12、16、33例。与对照组相比,BPO-IgE阳性组DR16基因和PVO阳性组DR14.1基因明显降低(0vs8.62%,P<0.01;1.56%vs9.77%,P<0.05)。结论DR16基因可能与BPO抗原的过敏有关,DR14.1基因可能与PVO抗原的过敏有关。
杨静乔海灵
关键词:过敏反应青霉素基因多态性HLA-DRBIGE
青霉素皮肤试验与特异性IgE抗体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探讨青霉素皮肤试验 (皮试 )与特异性IgE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 (RAST)测定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E抗体。结果 :根据皮试与抗体测定时间间隔分为 4个时间段 :即刻、3 0d内、3 0d至 2年和 2年以上 ,皮试阳性患者各时间段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42 .9%、2 8.6 %、18.8%和 10 .5%。当皮试阳性反应程度≥“ +”时 ,IgE抗体阳性率为 8.3 % ,皮试与RAST的符合率为 66 .7% ;当反应程度≥“ + +”时 ,IgE抗体阳性率为 60 % ,二者符合率为77.8% ,皮试程度与血清特异性IgE抗体呈显著相关 (P <0 .0 5) ;当皮试≥“ + + +”时 ,皮试与RAST完全相符。结论 :青霉素皮试的准确性与皮试反应程度及时间有关 ,RAST可作为青霉素过敏反应体外诊断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
赵永星乔海灵
关键词:青霉素皮肤试验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IGE抗体RAST
IgG抗体及其亚类在超敏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IgE抗体与超敏反应尤其是速发型超敏反应的关系已得到公认,IgG抗体在超敏反应中的作用至今尚未阐明。IgG抗体分为IgG1,IgG2,IgG3和IgG44个亚类。针对不同的过敏原、过敏阶段及患者过敏体质IgG抗体亚类对超敏反应的发生可发挥介导或抑制作用。随着人们对IgG抗体及其亚类认识的逐步深入,IgG抗体及其亚类在超敏反应中的作用、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将逐步得到阐明。
杨静乔海灵
关键词:抗体超敏反应免疫球蛋白G
青霉素过敏反应与HLA-DRB基因多态性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与HLA-DR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南汉族临床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的方法测定HLA-DRB等位基因。结果过敏病人中的DR9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11.04%vs4.02%,RR=3.24,P<0.05),并且在速发型过敏组和荨麻疹组中均明显升高(12.16%vs4.02%,13.51%vs4.02%,P<0.05)。而DR17基因频率在迟发型过敏组和荨麻疹组中升高(16.25%vs8.05%,18.92%vs8.05%,P<0.05)。结论DR9基因可能是青霉素药物过敏反应的易感基因,并且与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和出现荨麻疹症状有关。
杨静邹丹乔海灵
关键词:过敏反应青霉素基因多态性HLA-DRB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交叉过敏反应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青霉素类抗生素交叉过敏反应的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 test,RAST)检测142例青霉素类过敏患者和101例健康受试者血清中针对4种青霉素类药物即青霉素G(PG)、青霉素V(PV)、氨苄西林(AP)、阿莫西林(AX)的8种抗原决定簇特异性IgE抗体(BPO、BPA、APO、APA、AXO、AXA、PVO、PVA-IgE)。结果:142例抗体阳性患者中,仅对一种抗原决定簇抗体阳性的占43,66%(62例),总的交叉过敏反应率为56,34%(80例)。BPO、BPA、APO、APA、AXO、AXA、PVO、PVA分别与其他7种抗原决定簇的交叉过敏反应率为29.58%,28,17%,30.28%,16.90%,16.90%,11.27%,14.08%,28.17%。仅对一种药物抗体阳性的占46.48%(66例),总的交叉过敏反应率为53.52%(76例),PG、AP、AX、PV分别与其他3种药物的交叉过敏反应率分剐为45.07%,40.85%,25.35%,36.62%。结论:特异性过敏反应在青霉素过敏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青霉素类药物之间仅存在部分交叉过敏反应。
乔海灵杨静
关键词:过敏反应青霉素IGE抗体
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检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被引量:18
2002年
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 (RAST)检测 13 0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 9种主要和次要抗原决定簇 (BPO ,AXO ,APO ,PVO ,FLUO ,BPA ,AXA ,APA ,PVA)特异性IgE抗体 ,以探讨青霉素过敏反应机制并改进过敏反应诊断方法。结果 13 0例过敏病人中有 44例 (3 3 .8% )特异性IgE抗体呈阳性 ,其中 86例皮试阳性和 44例有过敏史病人血清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2 4.4%和 5 2 .3 % ,后者较前者明显升高 (P <0 .0 5 )。 13 0例过敏病人主要抗原决定簇 (BPO ,AXO ,APO ,PVO ,FLUO)和次要抗原决定簇 (BPA ,AXA ,APA ,PVA)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19.2 %和 2 7.6% ,后者明显高于前者 (P <0 .0 5 )。根据皮试或发生过敏反应与抗体测定时间间隔分为 4个时间段 :即刻、3 0d内、3 0d~ 2年和 2年以上 ,皮试阳性病人各时间段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 9%、2 8 6%、18 8%和 10 5 % ;有过敏史病人分别为 87.5 %、71.4%、5 3 .3 %和 2 1.4%。研究结果提示 ,次要抗原决定簇在过敏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且过敏病人特异性IgE抗体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
乔海灵赵永星
关键词:青霉素IGE抗体RAST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
青霉素过敏患者白细胞介素13血清浓度及其基因多态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与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51例青霉素过敏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IL-13浓度,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8种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法检测IL-13+2044G/A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青霉素过敏患者血清IL-13浓度的中位数为19.80(0.10,50.00)ng·L-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68(0.20,22.90)ng·L-1,而且血清IL-13浓度随着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种类的增加而增加。IL-13+2044G/A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GG基因型患者血清氨苄西林主要抗原决定簇IgE抗体水平显著高于GA和AA基因型患者。结论青霉素过敏反应可能与血清IL-13浓度升高有关;IL-13+2044G/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某些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浓度升高有关。
张跃文乔海灵
关键词:青霉素过敏反应基因多态性白细胞介素13
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E和IgG抗体被引量:17
2003年
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 (RAST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 5 2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E、IgG抗体 ,进一步探讨青霉素过敏反应机制。结果 5 2例过敏病人特异性IgE、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5 0 %和 44 2 % ,若RAST与ELISA联合检测 ,IgE和IgG抗体总阳性率增至 63 5 %。荨麻疹组BPO IgG水平高于过敏性休克组 (P <0 0 1) ,过敏性休克病人BPA IgG水平明显高于BPO IgG (P <0 0 1) ,荨麻疹组内BPO IgE水平与BPA IgE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均比过敏性休克组高。研究结果提示 ,荨麻疹与BPO IgE和BPA IgE关系密切 ,过敏性休克与BPO IgE和BPA IgG关系密切 ;同时检测IgE和IgG抗体 ,可提高诊断阳性率。
赵永星乔海灵
关键词:青霉素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青霉素类过敏反应与特异性IgE抗体的研究
2008年
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法检测248例青霉素过敏患者和101例正常人血清中4种药物青霉素G、青霉素V、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PG、PV、AP、AX)的8种抗原决定簇特异性IgE抗体。发现青霉素过敏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总的阳性率为57.26%;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患者中PG的阳性率最高,其他症状患者中PV阳性率最高;只检测BPO-IgE一种抗体的阳性率(21.37%)低于检测8种抗体(57.26%);过敏患者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认为青霉素过敏患者血清中存在次要抗原决定簇IgE抗体,与主要抗原决定簇一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杨静乔海灵
关键词:药物过敏IGE
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与HLA-DRB基因多态性
2008年
目的:探讨青霉素过敏反应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南汉族临床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 test,RAST)检测血清中针对青霉素药物的8种特异性IgE抗体和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 primer,PCR-SSP)的方法检测HLA-DRB等位基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gE抗体阳性组DR14.1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0.05),并且在速发型和荨麻疹组DR14.1基因频率均明显降低(P<0.05);IgE抗体阴性组DR17、DR18、DR9、DR13.1、DR14.1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R14.1基因与IgE抗体的产生有关,可能为抗体阳性过敏反应的保护基因,并且与速发型过敏反应和出现荨麻疹症状相关。
杨静邹丹乔海灵
关键词:青霉素基因多态性IG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