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无)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洋闫江舟卢洁刘春华赵东阳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带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试验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标本
  • 1篇印迹
  • 1篇印迹法
  • 1篇梅毒
  • 1篇梅毒血清
  • 1篇梅毒血清学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印迹
  • 1篇免疫印迹法
  • 1篇抗体
  • 1篇艾滋病
  • 1篇HIV-1抗...
  • 1篇标本

机构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驻马店市疾病...

作者

  • 1篇张向兵
  • 1篇赵东阳
  • 1篇刘春华
  • 1篇崔海燕
  • 1篇闫江舟
  • 1篇刘洋

传媒

  • 2篇河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HIV-1抗体阳性标本免疫印迹带型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对HIV-1抗体阳性标本免疫印迹带型分析,了解艾滋病感染者带型分布特征,探究其内在规律。方法搜集2013-2014年驻马店市993例经确证为HIV-1型阳性感染者检测条带和基本信息,从性别、年龄、感染途径等对不同确证带型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93例经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感染者中,env基因相关蛋白检出率最高,其中gp160为100.00%(993/993)、gp120为100.00%(993/993);gag基因相关蛋白p55检出率最低为82.58%(820/993)。P55带型的阳性检出率在各年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驻马店市近两年发现HIV阳性结果中,env相关带型出现机率较高,预示HIV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但其检出率与其他地区存有一定的差异。p55在不同年龄中有一定的差别,其内在的规律需要结合临床鉴别分析,进一步追踪和探讨。
麻艳崔海燕
关键词:HIV-1抗体艾滋病免疫印迹法带型
五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在梅毒临床分期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五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在梅毒临床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性病门诊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确诊的124例梅毒患者血样为研究对象,收集同期130例非梅毒患者血样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金标法、TPPA、RPR、TRUST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ELISA、TPPA、胶体金三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RPR、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期梅毒时,五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早期梅毒、Ⅰ期梅毒、Ⅲ期梅毒时,ELISA、TPPA、胶体金三种检测方法与RPR、TRUST阳性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LISA用于大批量样本检测,金标法用于急诊、术前及简易门诊的就诊者检测,TPPA用于梅毒确诊实验。TRUST或RPR可用于判断梅毒患者的严重程度、疗效判断及梅毒复发。五种方法可根据临床工作需要进行联合检测,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刘春华任高翔耿杰闫江舟张向兵刘洋张国龙赵东阳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