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554)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任杰郑荣琴吕艳曹君妍廖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肝移植
  • 8篇超声
  • 6篇造影
  • 6篇术后
  • 5篇移植术
  • 5篇移植术后
  • 5篇肝移植术
  • 5篇肝移植术后
  • 5篇超声造影
  • 4篇动脉
  • 4篇肝动脉
  • 3篇胆管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3篇成像
  • 2篇胆道
  • 2篇门静脉
  • 2篇静脉
  • 2篇肝动脉并发症
  • 2篇超声检查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任杰
  • 7篇廖梅
  • 7篇郑荣琴
  • 6篇吕艳
  • 6篇曹君妍
  • 5篇吴涛
  • 4篇吴莉莉
  • 4篇郑博文
  • 4篇童歌
  • 2篇郭欢仪
  • 1篇徐净
  • 1篇曲恩泽
  • 1篇张红君
  • 1篇张奥华

传媒

  • 7篇器官移植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移植后缺血性胆管炎超声造影到达时间成像分析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到达时间成像(P-MFI)在肝移植后缺血性胆管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胆管炎(ITBL)病例,60例肝移植术后正常病例,12例健康对照组,分别对各组病例进行肝脏的超声造影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P-MFI图像。观察比较各组到达时间图像特征,2名医师对超声造影动态图像及到达时间成像进行诊断信心评分。结果健康对照组图像与肝移植术后正常组特征:肝动脉首先显影为红色,胆管壁与门静脉管壁紧随其后:颜色多为黄绿色或绿色,最后是门静脉与大部分肝实质显影为深蓝或紫色,胆管壁显示清晰。缺血性胆管炎组特征:肝动脉首先显影为红色,门静脉壁随后显影,为黄色或绿色,胆管壁随后显影为绿色(4例),见零星点状绿色显示(6例),颜色显示为稀疏深蓝或紫色(14例),胆管壁无颜色填充(14例),大部分病例胆管壁显影较晚,充填不完整。门静脉及肝实质显影,多为蓝色或蓝紫色。对于ITBL组,两位医师对超声造影与P-MFI的诊断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0.000,0.000);对照组中两位医师对超声造影与P-MFI的诊断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0.050,0.083)。诊断ITBL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性由68.4%、100%、89.1%提高至89.5%、100%、96.4%(医师1),由57.9%、94.4%、97.2%提高至89.5%、97.2%、94.5%(医师2)。两位评价者一致性较高(Kappa=0.811)。结论超声造影到达时间成像技术融合时间参数,更直观、清晰的显示组织、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大大丰富了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范围、超声造影必将在临床发挥更大的作用。
廖梅吕艳郭欢仪曹君妍童歌任杰
关键词:超声造影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多普勒超声最佳临界值确定及对小慢波患者临床决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DUS)诊断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HAS)的最佳临界值,并结合肝功能异常,提出小慢波(TPW)患者接受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的诊断标准。方法收集171例行肝移植术并在术后常规复查DUS、肝功能检查并行CTA或DSA检查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水平似然比(MLR)确定肝动脉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加速时间(SAT)诊断HAS的最佳临界值。建立不同诊断标准(低信心类为TPW阳性,中等信心类为TPW阳性+肝功能异常;高信心类为TPW阳性+肝功能异常或TPW阳性+最佳临界值)并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MLR显示诊断HAS的最佳临界值为RI<0.4,SAT>0.12 s。中等信心类及高信心类诊断标准的特异度明显高于低信心类(P<0.05),且假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另外,中等信心类诊断标准的灵敏度明显低于低信心类及高信心类(P<0.05),而低信心类与高信心类诊断标准间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移植术后DUS检查显示TPW阳性的患者,结合肝功能异常及最佳临界值这一诊断标准可帮助临床医师对其作出适当的临床决策。
连宇帆郑博文谭颖仪童歌吴涛郑荣琴任杰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检查肝动脉狭窄肝移植
超声造影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被引量:6
2015年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超声造影(CEUS)技术所取得的显著进步,提高了肝移植围手术期相关病变的超声诊断水平及诊断信息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CEUS评估门静脉、肝动脉、下腔静脉、胆道、肝实质等方面,对CEUS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回顾和展望。
郑博文任杰郑荣琴
关键词:肝移植超声造影门静脉肝动脉下腔静脉胆道
实时三维超声造影评估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初步探讨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实时三维超声造影(RT-3D-CEUS)用于评估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4月至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肝移植的18例受者进行29例次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二维灰阶超声造影(2D-CEUS)和RT-3D-CEUS检查。RT-3D-CEUS的成功率并评价其图像质量及诊断肝动脉并发症情况。结果 29例次检查中,RT-3D-CEUS检查成功率93%(27/29)。RT-3D-CEUS的图像质量评分,3分14例次,2分13例次,1分2例次。采用RT 3D-CEUS诊断肝动脉狭窄6例,其中4例为RT-3D-CEUS发现,后经CTA证实;2例在检查前已经由CTA或DSA诊断肝动脉吻合口狭窄。结论 RT-3D-CEUS检查能获得直观、清晰的肝动脉图像,用于评估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张奥华徐净曹君妍吴涛吴莉莉廖梅郑荣琴任杰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并发症超声造影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1
2017年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以其无创、简便、快捷、易于掌握、可定量评估肝脏硬度等优势,成为评估肝脏弥漫性疾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指导慢性肝病患者的治疗、预后以及随访监测的重要方法。本文就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的技术原理及其在肝脏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介绍。
郑荣琴金洁玚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肝移植肝脏局灶性病变
肝动脉三维灰阶超声造影用于诊断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三维灰阶超声造影(3D-CEUS)用于诊断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对26例肝移植供体或怀疑肝动脉并发症的肝移植受体进行常规彩超、二维灰阶超声造影(2D-CEUS)和3D-CEUS检查。评价3D-CEUS的图像重建成功率及重建的肝动脉三维图像质量。结果 26例患者3D-CEUS可显示21条肝动脉,图像重建成功率81%。用3D-CEUS重建的肝动脉三维图血管连续性好,可显示冠状面Z轴上的、细小或迂曲的分支或属支,能帮助判定肝动脉段分支起源,能明确地显示血管的空间关系。结论 3D-CEUS检查具有三维图像直观、立体、清晰的特点,在诊断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童歌郑博文曹君妍吴涛廖梅吕艳吴莉莉任杰
关键词:肝动脉灰阶超声造影三维超声重建
肝移植术后胆泥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泥超声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肝移植术后胆泥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按治疗结果分为不良疗效组和疗效稳定组,比较两组间初次发现胆泥时的超声特点。结果缺血性胆道病变合并胆泥者在不良疗效组中占95%(19/20),在疗效稳定组中则仅为13%(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稳定组的胆泥均位于肝门部(16/16),胆泥与胆管壁分界清晰(14/16),肝门部胆管壁无增厚(14/16),肝内胆管未见扩张(14/16);不良疗效组胆泥分布范围广,除肝门部外,常累及肝内胆管(10/20),胆泥与胆管壁分界模糊(15/20),肝门部胆管壁增厚明显(16/20),肝内胆管扩张(19/20);上述4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不同预后组间胆泥的声像图特点有差异,对合并有缺血性胆道病变超声特点的胆泥,提示预后较差,可能需要进行积极的介入治疗。
吕艳廖梅曹君妍吴涛吴莉莉郑荣琴任杰
关键词:肝移植胆泥超声
超声参数-造影剂到达时间成像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炎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参数-造影剂到达时间成像(P-MFI)技术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炎(ITB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随访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ITBL的25例肝移植受者(ITBL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肝移植术后随访中移植肝功能正常受者作为对照组(33例)。由2名分别具有8、2年腹部超声诊断经验的医师(医师1和医师2)采用双盲法,分别对所有病例进行超声造影及P-MFI诊断信心评分。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ITBL组与对照组年龄以及医师1和医师2对两组受者超声造影和P-MFI诊断信心评分。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受者性别、胆管吻合方式、原发病以及医师1和医师2对两组受者P-MFI诊断信心评分差异。采用Kappa检验评价医师1和医师2的诊断一致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受者年龄、性别、胆管吻合方式和原发病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ITBL组和对照组受者平均P-MFI编辑时间分别为(8.2±1.8)s和(6.8±1.9)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16,P<0.05)。对照组动脉首先显影,为红色;随后胆管壁与门静脉管壁显影(几乎为同一时段),胆管壁显影清晰,20例为黄绿色或绿色,9例为绿色和蓝色混合,4例为蓝色与紫色相间;最后为门静脉与肝实质显影,颜色多为蓝色和紫色。ITBL组动脉首先显影,为红色;随后门静脉和肝实质显影,门静脉壁为黄色或绿色,门静脉及肝实质为蓝色或蓝色与紫色相间;最后胆管壁显影,胆管壁显影较晚且不清晰,其中8例颜色充填较好,为绿色,4例为零星点状绿色,10例为稀疏深蓝或紫色,3例无颜色填充。医师1超声造影和P-MFI平均诊断信心评分分别为(4.4±0.5)分和(4.8±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5,P<0.05)。ITBL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2、5例P-MFI诊断信心评分高于超声造影,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88,P<0.05)
廖梅童歌曹君妍吕艳郭欢仪任杰
关键词:肝移植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在活体肝移植受体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活体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1例成人右半肝活体移植受体术后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移植肝及其胆道声像图表现,与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PTCD)等影像学结果相对比。结果 21例病例经PTCD及临床随访证实为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胆泥1例,胆漏1例。超声检查能够诊断并与之相符5例,为4例吻合口狭窄及1例胆泥,胆漏病例可见肝周积液。其中4例胆管吻合口狭窄病例超声诊断时间均明显早于临床出现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升高的时间。结论在活体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中,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强、准确性较高,可早期诊断胆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廖梅任杰郑荣琴吕艳
关键词:胆道并发症
超声造影检测兔胆管缺血及其程度
2016年
目的以微血管密度(MVD)作为"金标准",探讨超声造影(CEUS)检测胆管缺血及其程度的可行性。方法对20只健康新西兰兔行胆管取材,进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后定量分析MVD,建立正常及缺血胆管壁MVD定量标准。另取健康新西兔30只,其中10只兔建立胆管缺血模型;10只兔进行假手术处理;另外10只兔不进行外科处理。30只兔均进行CEUS检查,分别记录胆总管、左中叶胆管及右中叶胆管共90条胆管壁CEUS增强模式。CEUS后处死动物取相应胆管节段进行MVD定量分析,并根据所建立的MVD定量标准,记录正常、轻度缺血及重度缺血胆管壁CEUS增强模式。结果正常胆管壁MVD值〉5.84,轻度缺血胆管壁MVD值为4.54~5.84,重度缺血胆管壁MVD值〈4.54。根据此MVD定量标准,52条正常胆管壁CEUS主要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缺血胆管壁CEUS增强水平降低;14条轻度缺血胆管壁增强模式为动脉期等增强,门脉期呈等或低增强;24条重度缺血胆管壁增强模式为动脉期低或无增强,或动脉期等增强而门脉期呈无增强。结论 CEUS及其增强模式反映胆管血供及其缺血程度;CEUS可用于临床无创性检测胆管血供相关疾病。
郑博文张红君郑荣琴曹君妍吴涛吴莉莉曲恩泽廖梅吕艳任杰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胆管疾病微血管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