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6KJD430039)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康敏王树奇鞠新庆杨子润王金兰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材料摩擦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显微组织
  • 2篇耐磨
  • 2篇耐磨性
  • 2篇钢表面
  • 2篇AL
  • 1篇调幅分解
  • 1篇增强镁基复合...
  • 1篇致密
  • 1篇致密度
  • 1篇渗硅
  • 1篇渗硅层
  • 1篇热爆
  • 1篇热爆反应
  • 1篇热爆合成
  • 1篇铸渗
  • 1篇镁基
  • 1篇镁基复合材料
  • 1篇金属

机构

  • 6篇江苏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5篇王树奇
  • 5篇陈康敏
  • 3篇杨子润
  • 3篇鞠新庆
  • 1篇怯喜周
  • 1篇高明娟
  • 1篇潘励
  • 1篇罗新民
  • 1篇魏敏先
  • 1篇王兰
  • 1篇崔向红
  • 1篇王金兰
  • 1篇秦泗栋

传媒

  • 2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粉末冶金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表面技术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年份

  • 4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Mg对Al-Ti体系反应及产物形貌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了Mg对Al-Ti体系反应、产物形貌和相对致密度的影响,并制备出Mg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Al-Ti体系的反应合成产物主要是Al3Ti。Mg的作用是降低了Al-Ti体系反应合成的起始温度,延迟了Al-Ti体系反应合成的起始时间;随着Mg含量的增加,Al-Ti体系产物的相对致密度不断提高,Mg的含量为75%时反应产物的相对致密度达到97.0%。Mg的存在使生成的Al3Ti颗粒细化,且颗粒圆整,分布均匀,采用Al-Ti体系原位反应生成的颗粒状Al3Ti增强Mg基复合材料,其颗粒尺寸为1~3μm,相对均匀分布在Mg基体上。
鞠新庆王树奇杨子润陈康敏
关键词:MG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致密度
钢表面铸渗烧结涂层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铸渗技术是提高钢铁材料耐磨性的一种有效表面防护技术,铸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概述了铸渗技术改善钢铁材料耐磨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目前采用的铸渗材料和方法,如表面合金化、外加强化相表面材料复合、内生强化相表面材料复合(反应铸渗)。铸渗工艺的发展历经普通铸造工艺、V法铸渗工艺、V-EPC铸渗工艺、离心铸渗工艺和SHS-casting工艺,指出了该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秦泗栋王树奇鞠新庆王洋
关键词:铸渗耐磨性钢铁
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粉末渗硅层精细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固体粉末渗硅法在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获得了致密的渗层,应用SEM和EDS等方法分析了渗硅层及其精细结构。结果表明,用w(Si)=70%的硅铁粉末为基体,二氧化硅为松散剂,氟化钠为活化剂,在1050℃密封扩散处理4~6 h,可在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获得厚度在50μm以上的渗硅层,渗层结构致密,其精细结构为调幅分解产物,由表及里的精细程度与硅原子的梯度分布有关。
王金兰罗新民陈康敏潘励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扩散调幅分解
钢耐热耐磨复合涂层的制备及Mg的作用
2009年
在Ti-C-3Ni-Al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Mg作为添加剂,通过熔体内自蔓延工艺原位制备了TiC/Ni3Al复合涂层。利用DSC、XRD、SEM和EDS分析Mg对体系自蔓延过程、热爆产物成分及其显微结构和复合涂层形貌的影响,测试了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分布、室温和高温耐磨性。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Mg可以有效地净化颗粒表面,降低反应开始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促进TiC/Ni3Al涂层的形成及与基体的结合;所得涂层在1μm内的TiC颗粒均匀分布在Ni3Al中,涂层与基体呈致密的冶金结合,硬度从涂层到基体呈梯度分布,其高温耐磨性明显高于H13钢。
怯喜周王树奇王兰陈康敏
关键词:TIC/NI3AL耐磨性
钢表面热爆合成耐热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钢熔体点燃Ti-C-3Ni-Al体系热爆反应,在钢件表面合成一层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通过对Ti-C-3Ni-Al体系的反应热力学和热爆产物的形貌的分析,研究了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物相、组织形态及界面。结果表明:在熔融钢液作用下,Ti-C-3Ni-Al体系反应完全,制备出TiC颗粒增强金属间化合物基表面复合材料。研究发现,TiC的含量对表面复合材料的表面组织和界面结合有明显影响,随着TiC含量的提高,颗粒尺寸略有长大,复合材料更致密,与钢基体界面变为良好的冶金结合。
高明娟王树奇杨子润陈康敏崔向红魏敏先
关键词:复合材料TIC颗粒NI3AL金属间化合物热爆反应
Al_3Ti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反应烧结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Mg-Al—Ti反应体系,反应烧结制备了Al3Ti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工艺对Al3Ti/Mg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镁、铝和钛粉反应烧结可以获得致密的Al3Ti/Mg复合材料,Al3Ti为原位形成,呈直径为0.5~5μm颗粒状较均匀地分布在镁基体中。烧结工艺(温度和保温时间)对Al3Ti/Mg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密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原位反应越完全,有利于Al3Ti颗粒的分散,但过高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将造成颗粒的再团聚和镁的烧损。Al3Ti/Mg复合材料较佳的烧结工艺参数为:温度750~800℃,保温时间90~120min。
杨子润王树奇鞠新庆陈康敏
关键词:复合材料显微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