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008)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煜生倪淑媛王达张梦雯卢昕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呼吸道上皮
  • 4篇呼吸道上皮细...
  • 3篇蛋白
  • 3篇炎症
  • 3篇病毒
  • 2篇炎症调控
  • 2篇粘蛋白
  • 2篇粘蛋白1
  • 2篇呼吸道合胞病...
  • 2篇合胞病毒
  • 1篇道炎症
  • 1篇抑制炎症
  • 1篇上皮
  • 1篇噬菌体
  • 1篇噬菌体展示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黏蛋白
  • 1篇黏蛋白1
  • 1篇细胞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李煜生
  • 3篇倪淑媛
  • 1篇李锦梅
  • 1篇张梦雯
  • 1篇行李琳
  • 1篇王达
  • 1篇刘芸
  • 1篇卢昕

传媒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生理学报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感染、炎症、...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腺病毒5型和7型感染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黏蛋白1表达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为探讨人类呼吸道腺病毒感染自限性的分子机制,对人类常见呼吸道腺病毒5型(AdS)和7型(Ad7)感染对呼吸道上皮细胞抑炎分子——黏蛋白1(MUC1)表达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两者差异性。方法分别用Ad7和AdS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A549构建感染模型。q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感染后MUC1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Ad5感染A549细胞后MUCImRNA转录水平及MUC1蛋白表达水平均可见上调,且呈一定的时间效应;而Ad7感染后未观察到此现象,延长Ad7感染时间后,仍未观察到MUC1mRNA转录上调。结论人类呼吸道AdS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初期,可诱导上调抑炎分子MUC1表达,提示MUC1全部或部分参与到Ad5感染的自限性过程。但Ad7感染不能诱导上调MUC1表达,其感染的自限性来源于其他机制。
张梦雯倪淑媛李煜生
关键词:腺病毒5型呼吸道上皮细胞黏蛋白1炎症调控
人肺泡Ⅱ型上皮A549细胞特异性靶向肽的筛选及验证
2015年
目的: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与人肺泡Ⅱ型上皮A549细胞存在特异性结合的多肽,为实现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靶向干预和开发针对急性肺损伤等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导向药物载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全细胞筛选的方式,通过对人肺泡Ⅱ型上皮A549细胞的4轮筛选和与人前列腺癌上皮PC-3细胞的差减筛选,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出与人肺泡Ⅱ型上皮A549细胞存在特异性结合的多肽,选择丰度较高的一条命名为NTG,用其构建含有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菌,层析法获得重组蛋白His-NTG-EGFP,测定其分子质量。向A549细胞和PC-3细胞分别加入含有重组蛋白His-NTG-EGFP或His-EGFP的培养基,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从第1轮至第4轮,淘选所得的噬菌体回收率逐步提高,经过PC-3细胞差减筛选,少量的与A549细胞存在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得到了回收。重组表达并纯化得到的His-NTG-EGFP,测定其分子质量为33 k D,与预期相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融合蛋白His-NTG-EGFP处理后的A549细胞表面有绿色荧光分布,经融合蛋白His-NTG-EGFP处理后的PC-3细胞以及经对照蛋白处理的A549细胞和PC-3细胞表面均未出现绿色荧光,说明这一融合蛋白可以特异性结合A549细胞。结论:人肺泡Ⅱ型上皮A549细胞特异性靶向肽被成功获得。
刘芸邱妙娟邱柏钦李锦梅
关键词:肺损伤急性
粘蛋白1的物理屏障作用与其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导呼吸道炎症无关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后表达上调的粘蛋白1(MUC1)是否可以通过物理屏障作用阻止RSV接近并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方法我们通过向两种呼吸道上皮细胞系(A549和HEp-2)中转染MUC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UC1的方法过表达MUC1,再应用相同感染复数的RSV分别感染过表达MUC1和转染对照质粒pcDNA3.1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最后比较感染两种细胞内RSV的滴度。结果 RSV成功感染体外培养的两种呼吸道上皮细胞,且RSV在HEp-2细胞内形成的空斑较A549细胞内形成的空斑易于计数。过表达MUC1和转染对照质粒pcDNA3.1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病毒滴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呼吸道上皮细胞过表达的MUC1不能抑制RSV接近并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即MUC1不是通过物理屏障作用抑制RSV诱导炎症反应。
行李琳倪淑媛李煜生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上皮细胞粘蛋白1抑制炎症
两种单负链RNA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粘蛋白1表达调控差异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进一步了解流感病毒(IFZ)是否像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一样在感染过程中可以上调呼吸道上皮细胞粘蛋白1(MUC1)的表达,进而限制炎症的发展。我们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种呼吸道单负链RNA病毒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后对MUC1的表达调控。分别利用人喉上皮细胞系——HEp-2细胞系和MDCK细胞系培养并收集RSV和IFZ。相同滴度的两种病毒分别感染A549细胞24h后,分别裂解各组细胞,收集总RNA,应用qRT-PCR检测MUC1mRNA的表达情况;或相同滴度的两种病毒分别感染A549细胞24h和48h后,裂解细胞收集总蛋白,同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应用Western Blot检测MUC1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ELISA检测上清中TNF-α水平。结果显示,虽然两种病毒都能上调TNF-α水平,但只有RSV可以上调呼吸道上皮细胞MUC1表达,并呈剂量效应,而IFZ不能上调呼吸道上皮细胞MUC1的表达。本研究首次探讨两种常见呼吸道单负链RNA病毒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对MUC1表达调控的差异,初步证实临床上IFZ感染后病情自限性的机制不同于RSV感染,与MUC1的表达上调无关。
卢昕倪淑媛李煜生
关键词: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上皮细胞粘蛋白1炎症调控
小鼠原代呼吸道上皮细胞分离培养的新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现有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系大多来源于肿瘤组织或成系时与肿瘤细胞融合,其生物学行为与正常呼吸道上皮细胞差异较大。为更准确反映呼吸道疾病条件下该类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本文对小鼠呼吸道上皮细胞分离的新技术和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索。利用链霉蛋白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小鼠呼吸道上皮细胞,利用特殊的完全培养基和I型胶原包被的培养皿进行原代培养。镜下可观察到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纤毛节律性的定向摆动,证明本法所获得的细胞较完整地保留了其原有生理功能。本实验所建立的分离技术和培养方法简单、稳定、有效、可靠,为研究呼吸道疾病的细胞模型创造了条件。同时,此法可为其它实验动物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培养提供借鉴。
王达李煜生
关键词:呼吸道上皮细胞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