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1E02)
- 作品数:5 被引量:76H指数:3
- 相关作者:范德江刘升发张爱滨于子山郭志刚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九种现代双壳类壳体物相组成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黄东海常见的9种现代双壳类壳体进行了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双壳类壳体分别属于三种类型,即文石质壳、方解石质壳、文石+方解石混合质壳。其中,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中国蛤蜊(Mactrachinensis)、四角蛤蜊(Mactraveneriformis)、薄片镜蛤(Dosinialaminata)、毛蚶(Scapharcasubcrenata)属于文石质壳,长牡蛎(Crassostreagigas)、中国不等蛤(Anomiachinensis)、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eus)属于方解石质壳,紫贻贝(Mytilusedulis)属于文石+方解石质的混合质壳;双壳类壳体物相组成与其生活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营底栖埋入式生活者趋于形成文石质壳,底栖固着生活方式者趋于形成方解石质壳或混合质壳;不同大小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的物相组成上几乎没有差别,表明其壳体物相组成不受生命效应的影响。
- 范德江刘升发张爱滨于子山王文正
- 关键词:壳体物相组成X射线衍射文石方解石
- 菲律宾蛤仔壳体和湿重生长率及影响因素浅析被引量:3
- 2008年
- 选取3组不同年龄段菲律宾蛤仔进行了为期1a的养殖观测试验,定期观测贝壳的宽度、高度、厚度和湿重,构建了菲律宾壳体生长曲线。研究发现,菲律宾蛤仔壳体生长率曲线在5月中旬和10月底出现峰值,即春季和秋季快速生长期;个体湿重生长率也出现春、秋快速生长期,其峰值长于或滞后于贝壳生长率的峰值;菲律宾蛤仔壳体和湿重的生长与环境温度、贝壳年龄、繁殖活动和饵料供应密切相关,春-夏季(水温17~22℃)为壳体在研究海域生长的最适宜季节。
- 刘升发范德江颜文涛于子山
- 关键词:双壳类菲律宾蛤仔壳体生长率影响因素
- 东海陆架北部长江、黄河沉积物影响范围的定量估算被引量:52
- 2002年
- 采用粒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 (SEM)、ICP— AES分析等方法 ,得到了关于长江、黄河入海沉积物的示踪粒级以及示踪指标 ,并提出沉积物物源定量识别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进而实现了东海陆架北部表层沉积物中长江型。
- 范德江杨作升孙效功张东奇郭志刚
- 关键词:长江东海陆架沉积物粒度分析
- 菲律宾蛤仔壳体生长过程中Ca,Mg,Sr,Mn和Fe元素富集规律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了解壳体的生长过程中内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合现场养殖实验探讨了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壳体元素组成的"生命效应"问题。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壳体生长过程中Ca,Mg,Sr,Mn,Fe五种元素含量的绝对变化量不是很明显,均在同一数量级范围内波动;根据5种元素在壳体生长过程中的相对含量变化规律,可分为两类:①与壳体生长率不相关的Ca,Mn,Sr,Mg元素;②大致与壳体生长率呈负相关的Fe元素。Fe元素与壳体生长率的负相关性主要受环境因子和蛤仔壳体生命过程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 刘升发范德江石学法张爱滨
- 关键词:生长率
- 胶州湾双壳类壳体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被引量:14
- 2008年
- 从胶州湾沿岸的7个取样点采集黄渤海近海常见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褶牡蛎(Oystrea densela-mellosa)和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三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壳体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以及数理统计,结果表明:双壳类壳体中Cr、Cu、Zn、Hg、Pb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9.33,1115.37,4845.81,6.89,19.47和366.06)×19-9,含量顺序Zn>Cu>Cd>Cr>Pb>Hg,与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顺序基本一致;三类双壳类壳体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性,多数重金属在菲律宾蛤仔壳体中含量高,而在褶牡蛎、紫贻贝壳体中含量较低;三类双壳类壳体对重金属具有相似的富集趋势,对Zn和Cu累积明显,富集系数达102数量级,其次为Pb,富集系数介于10~20之间,Cd的富集系数最低,小于10。
- 刘升发范德江张爱滨颜文涛
- 关键词:双壳类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