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1-SW-01-18)

作品数:16 被引量:574H指数:12
相关作者:王礼茂闵庆文成升魁闫丽珍许学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碳减排
  • 3篇生态
  • 3篇碳排放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全球气候
  • 3篇全球气候变化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温室气体
  • 2篇经济发展
  • 1篇地表径流
  • 1篇虚拟耕地
  • 1篇虚拟资源
  • 1篇沿线经济
  • 1篇养畜
  • 1篇玉米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增长
  • 1篇中国碳市场
  • 1篇生态工程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国家环境保护...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篇王礼茂
  • 6篇闵庆文
  • 4篇成升魁
  • 3篇许学工
  • 3篇闫丽珍
  • 2篇彭慧芳
  • 2篇郎一环
  • 1篇后立胜
  • 1篇李文华
  • 1篇余慧超
  • 1篇许晴
  • 1篇王冬梅
  • 1篇游松财
  • 1篇许中旗
  • 1篇刘文政
  • 1篇方叶兵
  • 1篇李海涛
  • 1篇姚新
  • 1篇王中英

传媒

  • 3篇中国人口·资...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经济地理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全国首届产业...

年份

  • 5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南运的虚拟耕地资源流动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29
2006年
粮食贸易所隐含的虚拟资源流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除供需配置和流域配置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粮食和农业资源配置形式.本文借鉴“虚拟资源”的概念和方法,分析了中国玉米“北粮南运”的虚拟耕地资源流动,并重点分析了其对于区域耕地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每年从北方运往南方的玉米将近4×10^7t,相当于向南方调运了(5.9~9.5)×10^6hm^2)的虚拟耕地.作为主要调出区,东北地区资源优势明显,玉米流动的资源配置方式较为合理,华北地区的优势则不明显,资源配置欠合理.虽然虚拟耕地资源流动满足中国南方地区的粮食需求,却承担着巨大的经济、生态、社会公平代价.Tony Allan提出的虚拟资源贸易是具有利益倾向性的,为了弥补虚拟耕地调出区的损失,有必要合理配置耕地资源,给予中国耕地资源流出区一定补助,对耕地资源给予补偿,并将耕地资源和土地资源纳入统一的核算模式中.
闫丽珍成升魁闵庆文
关键词:北粮南运虚拟资源
安徽省蒙城县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通过实地农户调查分析、评价安徽省蒙城县的秸秆利用现状。蒙城县作物秸秆利用率很高,主要用于饲料和燃料,秸秆利用方式虽“合理却非有效(低效)”,没有充分发挥秸秆营养和能量效率的传统利用方式仍是目前农户采用的主要方式。增加收入,利用剩余劳动时间,养牛市场带动是造成目前利用现状的几个最主要主客观因素。强化市场带动作用,改善土地流通政策环境,扩大经营规模,推广应用新技术是今后秸秆利用应重视解决的问题。
闫丽珍成升魁闵庆文
关键词:秸秆资源秸秆养畜秸秆燃料秸秆还田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生物质能开发被引量:86
2005年
能源关系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能源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增长缓慢,能源消费结构滞后。消费特征表现为水平低、品位差;能源浪费严重;不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生物质能是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发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国家能源需求压力,因此应大力推广。目前我国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已经走向成熟阶段,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能源政策与资金保障、建立并完善生物质资源市场、提高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等3个方面促进农村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闫丽珍闵庆文成升魁
关键词: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农民生活水平生物质能
几种主要碳增汇/减排途径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5
2004年
植树造林、节能、改善农业管理和征收碳税都是碳汇 减排的重要途径 ,但不同途径的碳汇 减排潜力和成本是不同的 ,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通过不同减排方案的对比和对经济影响的分析 ,认为植树造林、节能和农田管理在中国有较大的碳汇 减排潜力 ,而碳税与上述几种途径相比减排效果相对较差 。
王礼茂
关键词:碳排放减排温室气体
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的影响被引量:26
2005年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作为对沿途区域经济影响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意义深远。文章以青藏铁路为例,重点从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两个方面研究分析青藏铁路对其沿线经济的影响:①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②对工业结构的影响;③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影响;④对旅游业的影响;⑤对西藏经济布局和城镇发展的影响;⑥对格尔木城市发展的影响。最后就未来该地区的投资方向与重点的调整提出了几点建议。
王礼茂方叶兵
关键词:沿线经济经济发展旅游业交通运输青藏铁路建设
锡林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被引量:56
2005年
论文采用Costanza等人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对锡林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87~2000年的13年间,锡林河流域各类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总价值下降了31.6%,其中,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5.13×108美元降至4.38×108美元,下降13.3%;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由2.62×108美元下降为0.9×108美元,下降了65.1%;而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0.01×108美元上升到0.03×108美元,增加了200%。在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中,绣线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杂草类草原和羊草丛生禾草草原等优质草原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减小,克氏针茅草原、冷蒿草原等退化类型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增加,说明锡林河流域草原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下降与生态系统的退化和面积的减小有关。
许中旗李文华闵庆文许晴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退化草原生态系统锡林河流域
能源合理利用与CO_2减排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33
2004年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和控制气候变化,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目标。美英法德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已走过数百年的历程,积累了包括能源节约和CO2减排在内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为了减少CO2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借鉴国外在能源利用、结构调整和节能方面的经验。可供我国借鉴的国外经验主要有:(1)制订和实施能源合理利用与减少CO2排放的发展战略;(2)建立和健全法律;(3)调整能源结构;(4)运用经济激励的政策和手段。
郎一环王礼茂王冬梅
关键词:碳减排
国际碳减排活动中的利益博弈和中国策略的思考被引量:26
2006年
博弈论能够解释许多经济活动和国际关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对《京都议定书》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争斗进行了分析,指出各利益集团之间斗争的内在原因,并对中国在新一轮谈判中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由于《京都议定书》生效,而美国仍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并同时抛出自己的减排方案,这必然会引起新一轮的减排博弈。面对美国等一些国家施加的压力,中国在这场新的博弈中要有所准备,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既要维护中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又要有助于减排。
李海涛许学工刘文政
关键词:博弈论碳减排《京都议定书》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未来地表径流的影响被引量:38
2002年
本文应用改进的水分平衡模型研究了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未来地表径流的变化。结果表明 :基于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模拟所得的地表径流变化在空间上有差异 ,总体上 ,中国未来的地表径流将增加 ;长江上游地区的地表径流春季下降但在夏季增加 ,而下游地区的则相反 ,夏季径流下降而春季径流剧增 ;气溶胶对地表径流变化方面有影响 ,但在各个气候变化情景下缺乏一致性。
游松财Kiyoshi TakahashiYuzuru Matsuoka
关键词:气候变化地表径流气溶胶
经济层面和技术层面的碳减排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相关资料和事实表明,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碳减排工作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当前科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从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当前碳减排方面的研究进展。经济层面的研究,包括数量化模型、碳税机制和碳减排附加效应几个方面。专业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对碳行为的源汇和贮量的计算研究、碳循环研究、以及减少碳排放的工业技术的运用等。文章还简要提出了中国在碳减排研究方面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后立胜许学工彭慧芳姚新
关键词:碳减排全球气候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