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2jjA00030)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尹珂肖轶王爱民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整治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环境友好型
  • 1篇环境友好型土...
  • 1篇绩效
  • 1篇绩效评价
  • 1篇国土整治

机构

  • 3篇重庆工商大学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肖轶
  • 3篇尹珂
  • 1篇王爱民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近10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绩效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对重庆市近10a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合该区域地域特征的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对其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08年重庆市耕地急剧下降,其面积净减了293 679.7hm2,建设用地大幅增加,其面积净增了74 334.1hm2。(2)土地配置结构和土地利用程度分值呈现出总体下降态势,分别从1999年的0.713 2和0.114 3下降到2008年的0.294 2和0.038 7,这表明目前重庆市用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仍较低。土地利用效率与利用效益则增长明显,其分值分别由1999年的0.065 5和0.046 7增长到2008年的0.447 2和0.301 1,但总体水平还较低,表明土地产出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3)重庆市土地利用绩效值总体水平不高,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由1999年的0.176 7增长到2008年的0.259 8,表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有力的土地宏观调控措施下,重庆市土地利用正朝着合理利用和持续利用的方向发展。
肖轶王爱民尹珂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以重庆市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根据1999~2008年数据分析重庆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1999~2008年间重庆市耕地急剧下降,其面积净减293 679.7 hm2,建设用地大幅增加,其面积净增74 334.1 hm2.②重庆区域建设用地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较大,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工业增加值与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呈正相关,与耕地面积变化呈负相关,表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土地资源的开发.③重庆市1999年的ESV为849.80亿元,2008年为901.44亿元,平均增幅为0.7%,总体变化不大,虽然重庆市的生态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价值仍不高.
肖轶尹珂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
综合国土整治规划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影响评价——以重庆市璧山县大路镇为例被引量:7
2012年
以重庆市璧山县大路镇综合国土整治规划(2008—2020)为研究对象,从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地类出发,构建了综合国土整治规划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评价了综合国土整治规划对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1)构建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可以较完整地表征综合整治前后规划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的状态和水平。(2)整治后规划区三大地类的土地利用环境友好评价指数都将得到提高。2008—2020年,农用地利用环境友好综合指数将从0.191 6上升到0.247 0,建设用地利用环境友好综合指数将从0.265 3上升到0.443 3,未利用地利用环境友好综合指数将从0.042 2上升到0.086 6。(3)规划区综合国土整治后土地利用环境友好综合评价指数将从2008年的0.498 9预计达到2020年的0.776 8,增幅为55.7%,土地利用环境友好状态将从整治前的较低状态上升到整治后的较高状态。由此可见,综合国土整治是提高区域土地利用环境友好状况的重要途径,符合土地合理利用和土地可持续的理念。
肖轶尹珂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