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9074)

作品数:3 被引量:95H指数:3
相关作者:黄玉芳叶优良李欢欢王玲敏张立花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氮素
  • 2篇硝态氮
  • 1篇氮素变化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率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产量
  • 1篇施氮
  • 1篇施用
  • 1篇实时管理
  • 1篇土壤
  • 1篇小麦产量
  • 1篇小麦生产
  • 1篇利用率
  • 1篇肥料
  • 1篇肥料施用
  • 1篇高产
  • 1篇高产小麦

机构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叶优良
  • 3篇黄玉芳
  • 2篇李欢欢
  • 1篇张立花
  • 1篇王桂良
  • 1篇朱云集
  • 1篇刘春生
  • 1篇宋海燕
  • 1篇曲日涛
  • 1篇崔振岭
  • 1篇王玲敏

传媒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施氮对高产小麦群体动态、产量和土壤氮素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5
2010年
选用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49-198和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以河南温县和兰考为试验地点,在0、90、180、270、360Nkg.hm-2水平下,通过田间试验对小麦群体动态、产量和土壤氮素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小麦都是从出苗开始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到拔节期达到最大,然后开始下降.在不同施氮水平和试验点间,豫麦49-198在越冬期和返青期群体数量没有显著差异,拔节以后不同氮水平间群体数量差异显著;而兰考矮早八在所有生育时期,不同施氮水平间群体数量都没有显著差异.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增加,但过量施氮则使小麦产量下降,豫麦49-198以270Nkg.hm-2水平下产量最高,在温县和兰考点分别为9523和9867kg.hm-2,兰考矮早八以180Nkg.hm-2水平下产量最高,在温县和兰考点分别为9258和9832kg.hm-2.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氮素表观损失增加,豫麦49-198在温县和兰考点的氮素表观损失分别占氮肥用量的32.56%~51.84%和-16.70%~42.60%,兰考矮早八则分别占氮肥用量的18.58%~52.94%和-11.50%~45.80%.在本研究条件下,兼顾产量和环境效应,0~9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不应超过120~140kg.hm-2,小麦氮用量不能超过180kg.hm-2.
叶优良王桂良朱云集李欢欢黄玉芳
关键词:高产小麦硝态氮
河南省小麦生产与肥料施用状况被引量:39
2009年
河南省小麦生产水平近年来在不断提高,同时化肥用量也在持续增加。了解河南省小麦生产与肥料施用状况,对解决粮食高产与肥料高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26个县市的小麦生产与肥料施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以6000~7500kg/hm2所占比例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49.77%,小麦氮肥用量变化在3.9~861kgN/hm2,平均为234.6kg/hm2,氮肥全部用作基肥的占到调查样本的54.44%,基肥比例小于40%的占到调查样本的29.11%;磷肥用量变化在15.5~362.1kgP2O5/hm2,平均为75.2kgP2O5/hm2;钾肥用量变化在2.7~400.5kgK2O/hm2,平均为70.7kgK2O/hm2。小麦产量与NPK养分总量和磷肥用量之间显著相关,但与氮肥和钾肥关系不密切。氮肥偏生产力以15~30kg/kg比例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32.26%;磷肥偏生产力以45~75kg/kg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38.30%;钾肥偏生产力以45~75kg/kg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32.30%,说明农户之间小麦产量、肥料用量和肥料利用率差别较大。作者认为通过选育小麦优良品种,实现养分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农民生产管理水平,可以提高河南省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
李欢欢黄玉芳王玲敏张立花叶优良
关键词:小麦肥料施用
氮素实时管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4
2010年
为实现氮素效率和小麦产量的协同提高,以山东省泰安市和兖州市为试验地点,连续2年在4个田块上进行了基于土壤硝态氮测试的氮素实时管理试验。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氮处理提高产量0.87%~10.44%,平均5.82%;而氮肥用量减少38.61%~53.29%,平均46.70%;氮素吸收效率、氮素表观利用率和氮素农学效率分别增加36.67%~85.69%、58.49%~267.69%和34.16%~410.58%;氮肥偏生产力升高74.23%~124.87%;产/投比提高78.50%~112.09%。说明应用土壤硝态氮测试进行小麦氮肥实时实地管理达到了减少氮肥用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叶优良黄玉芳刘春生曲日涛宋海燕崔振岭
关键词:小麦硝态氮氮素利用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