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GH-098)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GH-098)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邵金峰更多>>
相关机构:许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艺术
  • 2篇天人合一
  • 1篇艺术创造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观
  • 1篇审美观照
  • 1篇生命
  • 1篇生命之美
  • 1篇生态智慧
  • 1篇自然之美
  • 1篇现代性转换
  • 1篇林泉高致
  • 1篇画学
  • 1篇画艺
  • 1篇还乡
  • 1篇绘画
  • 1篇绘画艺术
  • 1篇家园
  • 1篇家园意识
  • 1篇观照

机构

  • 4篇许昌学院

作者

  • 4篇邵金峰

传媒

  • 1篇民族艺术
  • 1篇天中学刊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 4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主要散存于哲人的哲学思想、各种文献典籍以及以诗歌为代表的艺术作品中,其中"天人合一"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生态智慧。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邵金峰
关键词:生态智慧天人合一现代性转换
艺术创造与人的还乡——中国古代画学创作论中的存在之思
2012年
在艺术创造中,中国古代画家不重视对"技"的研究,而重视对"道"的体悟。中国艺术家持守"天人合一"的艺术生成之道,最终与自然合而为一,使人的本性得到自然的庇护。中国艺术家与其说是为了创造艺术品,倒不如说是对本真存在的渴慕与追寻。绘画作为"心印",把万物的本质都置于其保护之中,它不是与我对立的持存物,而是我可以栖居其中的家园。在对诗意居所的筑造中,艺术家得以返回生命的本源,获得人生的极乐。
邵金峰
关键词:艺术创造还乡本真存在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生命之美被引量:1
2012年
中国古代艺术家不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而是要呈现自然生命的本真之美,建构生命的居所。中国古代艺术家笔下的生命不是孤立静止的生命,而是生生不已、大化流衍,有机的生命整体。人作为宇宙生命之流的一部分,与自然生命相浃相化,获得了天人一体的庇护,提升了生命的境界,艺术的美就在这里。
邵金峰
关键词:绘画生命之美自然之美审美观照天人合一
郭熙《林泉高致》的生态审美智慧
2012年
郭熙的《林泉高致》是中国古代画学名著,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其中的"丘园养素"的山水功能论蕴含着浓厚的家园意识;"饱游饫看"的审美观照体现了物我平等的古典生态智慧;"易直子谅"的创作心理内蕴着古典的生态人文主义情怀;"可居可游"的审美目标展现了古代画家对理想生态环境模式的追求。
邵金峰
关键词:《林泉高致》家园意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