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3008Y)
- 作品数:4 被引量:53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泽民倪红玉张炳何康黄显良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安徽省地震局重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及现代应力场特征被引量:19
- 2013年
- 应用垂直向P波和SV波振幅比和联合利用P波、SV波和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两种计算震源机制解的方法,得到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邻近地区1970年以来239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基于震源机制解,根据力轴张量计算法反演得到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其两个分段的平均构造应力场,与震源机制参数统计结果一致,表现为近EW向的水平挤压和近NS向的水平拉张作用;分析最大主压应力轴σ1的方位角随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两个分段的σ1的方位角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1998年前后由顺时针偏转转折至逆时针偏转。
- 倪红玉刘泽民何康
-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构造应力场振幅比
- 板块边界构造应力场的反演及其对华北地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利用全球震源机制解资料,采用力轴张量计算法,反演中国大陆附近板块边界线上的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其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方位角与GPS研究得到的板块运动方向一致,太平洋板块西边界和菲律宾板块琉球岛弧段的最大主压应力轴的倾角与板块俯冲倾角基本相当,因此认为该方法反演的构造应力场真实可靠。1999年、2005年和201i年太平洋板块日本本州段的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角存在转折现象,震例总结显示该转折现象往往对应华北地区5级以上,甚至6级左右地震,但2011年的转折变化对应华北地震的震级在5级左右。根据对太平洋板块西边界的分段研究,认为20]1年的转折变化主要是由42。~50。N段的构造应力场转折引起的,而该段从地理位置结合俯冲方向来看,影响的主要地区是东北地区,而对华北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导致对应地震的震级偏低。1992--2000年菲律宾板块琉球岛弧段的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角存在大幅度、长时间的逆时针偏转现象,分析认为是造成同期华北南部地区发生多次具有典型华南应力场特征地震的原因。
- 刘泽民倪红玉张炳洪德全李玲利
-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
- 2014年4月20日霍山M_S4.3地震发震构造研究被引量:18
- 2015年
- 2014年4月20日安徽省霍山发生MS4.3地震,是霍山地区41年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本文首先基于安徽省及周边省份的地震台站资料,采用Hypo2000、CAP和PTD方法反演得到该地震的震源深度为8km;然后采用Hypo2000和HypoDD方法联合对主震和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该地震序列呈北东向分布,绝大部分余震分布在主震的西南侧;最后分别采用FOCMEC方法和CAP方法反演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获得的反演结果非常接近,节面Ⅰ与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135°/70°/-30°与230°/60°/-160°.此外该地震的椭圆等烈度线呈北东向展布,结合该地区的历史地震和地震构造,认为该地震与北东向的落儿岭—土地岭断裂活动有关.已有震源机制解资料表明该地区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方位角为267°,倾角为5°,最小主压应力轴的方位角为358°,倾角为4°,结合震源机制解和发震构造,认为该地震是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落儿岭—土地岭断裂发生的一次右旋张性地震.
- 刘泽民黄显良倪红玉张炳骆佳骥王琐琛
- 关键词:发震构造震源机制应力场
- 基于FOCMEC方法反演震源机制解的交互式程序研制与使用被引量:16
- 2015年
- 基于P、SV、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联合反演震源机制解程序包(FOCMEC),结合我国地震波资料的保存格式,利用Delphi面向对象语言,开发交互式FOCMEC方法反演震源机制解程序,并详细介绍了计算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严格的测试和对比,认为该程序反演结果准确可靠。
- 刘泽民倪红玉张炳夏仕安
-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DELP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