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2TT2020)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李素云贺修胜陈青熊文芳李佳更多>>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1篇移植瘤
  • 1篇镇痛
  • 1篇镇痛胶囊
  • 1篇整合素
  • 1篇质粒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细胞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突变
  • 1篇启动子
  • 1篇壮骨
  • 1篇壮骨镇痛胶囊
  • 1篇腺癌
  • 1篇腺癌细胞
  • 1篇裸鼠

机构

  • 2篇南华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贺修胜
  • 2篇李素云
  • 1篇姚菲
  • 1篇曹建雄
  • 1篇周小兵
  • 1篇陈逸恒
  • 1篇刘芳
  • 1篇柳景红
  • 1篇李佳
  • 1篇熊文芳
  • 1篇陈青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黏附迁移相关指标影响的探讨
2013年
目的观察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黏附迁移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各组裸鼠接种乳腺癌制备成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按照给药方案用药,计算各组抑瘤率并进行比较;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标本黏附斑激酶FAK、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及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EK1/2的蛋白表达活性,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各用药组裸鼠体重生长情况及移植瘤体积与模型组相比较均存在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瘤率分别为预防组56.84%、治疗组36.49%、阳性对照组35.45%。模型组与各灌胃组比较,FAK、PI-3K及MEK1/2表达活性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骨镇痛胶囊预防组与参一胶囊阳性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镇痛胶囊可通过抑制黏附斑激酶FAK蛋白的表达,诱导下调乳腺癌移植瘤组织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及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EK1/2的蛋白表达活性,抑制癌细胞的黏附迁移。
姚菲曹建雄柳景红陈逸恒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壮骨镇痛胶囊裸鼠整合素
STGC3基因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载体构建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并分析鼻咽癌抑癌基因STGC3启动子,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TGC3基因5'端上游调控区5 000 bp序列进行启动子预测与分析,克隆最有可能的启动子,构建萤火虫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MluⅠ和BglⅡ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 STGC3基因5'端上游-3 046 bp至-46 bp区域内有启动子活性,在-2 992 bp至-69 bp间启动子分值达0.8以上,其中-845 bp至-795 bp间分值最高,达到1.0。在-1 140 bp和-774 bp处检测到GC盒信号;在-441 bp处检测到CAAT盒信号。在-1 805 bp至-1 705 bp和-900 bp至-684 bp间各有一个Cp G岛;在-2 348 bp和-948 bp处各有一个转录起始位点。经不同长度的片段缺失比对,取最有可能的283 bp(-1 360 bp至-1 077 bp)、281 bp(-934 bp至-653 bp)和571 bp(-500 bp至+72 bp)启动子片段构建p GL3-en283、p GL3-en281及p GL3-en571三种质粒,质粒经酶切测序,酶切片段大小一致,序列正确。结论根据生物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STGC3基因启动子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研究该基因启动子活性提供前期基础。
李素云李佳王莉莉钟嘉宏陈青熊文芳曾小微贺修胜
关键词:鼻咽癌生物信息学启动子
STGC3基因突变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NE2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构建STGC3基因单碱基位点突变载体并观察CNE2细胞中STGC3蛋白表达情况,为探讨STGC3基因发挥抑瘤作用的功能性位点提供前期基础。方法:针对STGC3基因糖基化、蛋白激酶C磷酸化、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3个(656C、725C、913T)可能性功能位点,运用Stratagene定点突变技术,对STGC3基因656C、725C、913T位点分别进行单碱基定点突变,使656C突变为G,725C突变为T,913T突变为G,构建突变表达质粒,同时构建野生型质粒为对照。质粒经转化、抽提、酶切及测序鉴定。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转染至鼻咽癌CNE2细胞系,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STGC3基因3种突变型CNE2细胞系。实验设6组,即空白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空载体组(Vector)、野生型组(His-STGC3)和3个STGC3基因突变型组(His-STGC3-C656G、His-STGC3-C725T、His-STGC3-T913G)。运用RT-PCR、免疫印迹及免疫细胞化学,观察重组质粒突变型STGC3基因是否正常表达。结果:突变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酶切结果显示目的片段大小一致,测序结果显示突变序列正确,成功构建带His标签的3个突变型(His-STGC3-C656G、His-STGC3-C725T、His-STGC3-T913G)重组真核表达质粒。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突变质粒均正常表达His-tag-STGC3基因及融合蛋白质,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结论:成功构建STGC3基因单碱基位点突变质粒,并在CNE2细胞中表达STGC3融合蛋白。
李素云刘慧晴刘芳周小兵贺修胜
关键词:质粒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