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04C26226101411)

作品数:1 被引量:23H指数:1
相关作者:赵宝玉张为民王建军霍星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浓度
  • 1篇抑菌作用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抑菌
  • 1篇体外抑菌作用
  • 1篇最小杀菌浓度
  • 1篇最小抑菌浓度
  • 1篇茎直黄芪
  • 1篇活性
  • 1篇活性部位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篇霍星华
  • 1篇王建军
  • 1篇张为民
  • 1篇赵宝玉

传媒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茎直黄芪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被引量:23
2007年
为研究茎直黄芪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琼脂扩散和试管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茎直黄芪石油醚部分、氯仿部分、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沙门氏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5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正丁醇部分抑菌作用较强。通过进一步试验表明正丁醇部分主要抑菌活性成分集中在20%乙醇和40%乙醇部分,尤其以后者抑菌活性最佳。40%乙醇部分对5种细菌的MIC均为6.25 mg/mL,对大肠埃希菌的MBC为6.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BC均为12.25 mg/mL,对无乳链球菌的MBC为25.00mg/mL。通过研究发现茎直黄芪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王建军赵宝玉张为民霍星华
关键词:茎直黄芪体外抑菌活性部位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