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706019)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任晓峰李一经李广兴葛俊伟唐丽杰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安图县畜牧兽医局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病毒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严重急性
  • 1篇严重急性呼吸
  • 1篇严重急性呼吸...
  • 1篇乳杆菌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食品级载体
  • 1篇噬菌体
  • 1篇噬菌体展示
  • 1篇受体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免疫
  • 1篇特异性免疫应...
  • 1篇猪传染性胃肠...
  • 1篇猪细小病毒
  • 1篇肽酶

机构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安图县畜牧兽...

作者

  • 4篇任晓峰
  • 3篇李一经
  • 2篇李广兴
  • 2篇唐丽杰
  • 2篇葛俊伟
  • 1篇杨丽娟
  • 1篇汪淼
  • 1篇尹杰超
  • 1篇王君伟
  • 1篇乔薪媛
  • 1篇王衡
  • 1篇欧笛
  • 1篇张赟硕
  • 1篇徐义刚
  • 1篇魏颖
  • 1篇姜艳萍
  • 1篇杨云清
  • 1篇唐丽
  • 1篇刘博奇

传媒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噬菌体展示技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用于筛选和改造功能性多肽的技术,通过将编码多肽的基因片段与编码噬菌体表面蛋白的基因融合进而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于噬菌体表面。该技术被广泛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间的识别与相互作用、抗原表位筛选及疫苗的研制等,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简要介绍了噬菌体展示技术原理、随机肽库生物淘洗过程及该技术在病毒学和新型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唐丽田海波李广兴任晓峰
关键词:噬菌体病毒
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重组乳酸菌口服免疫小鼠特异性免疫应答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将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12-Sa/NZ9000经口服免疫BALB/c小鼠,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收集免疫鼠粪便样品,断尾采血收集血液样品并分离血清,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的IgG抗体及血清和粪便中的IgA抗体的动态产生规律;在加强免疫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外周血T细胞的变化情况及无菌收集免疫鼠的肠黏液,经中和试验检测其抗体的中和能力。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口服免疫小鼠后血清中的IgG和IgA抗体产生能力由于非特异性干扰不能确定,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变化不显著;粪便中的IgA抗体水平产生效果明显;黏液的抗体具有一定的中和能力,其效价检测结果为1:36。
唐丽杰魏颖葛俊伟任晓峰汪淼徐义刚李一经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应答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特异性受体APN功能区的初步鉴定被引量:12
2009年
试验为了构建猪氨肽酶N(pAPN)不同基因片段大小的重组质粒并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经Western—blot、ELISA方法初步鉴定猪氨肽酶N受体功能区。试验构建重组了质粒pET30a—pAPN1(106~669nt)、pET30a—pAPN2(670-1044 nt)、pET30a—pAPN3(1045-1773nt)、pET30a—pAPN4(1774~2328 nt)、pET30a—pAPN5(2329—2889 nt)、pET30a—pAPN6(106—1044nt)、pET30a—pAPN7(1774—2889 nt);转化宿主菌BL21(DE3)细胞,IPTG诱导表达蛋白,包涵体经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回收纯化;用Western—blot、ELISA方法经抗pAPN多克隆抗体初步筛选出pAPN受体功能区。结果表明:pET30a—pAPN2、pET30a—pAPN3、pET30a—pAPN6、pET30a—pAPN7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并纯化。pET30a—pAPN3、pET30a-6、pET30a-7能与抗pAPN多抗产生特异性反应。经抗pAPN多抗筛选初步鉴定出其主要抗原功能区在36—153aa、349—591aa、592~963aa内。
刘博奇李广兴王衡尹杰超李一经王君伟张赟硕任晓峰
关键词:蛋白表达受体
以木糖为选择标记的乳酸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的表达
2010年
为构建以木糖为选择标记的乳酸杆菌表达载体,根据GenBank登录的E.coli JM109 xylA和xyl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E.coli JM109基因组为模板,扩增xylAB基因,与人工合成的多克隆位点序列MCS基因、去除氯霉素基因的乳酸菌载体质粒pPG2片段及以pPG2载体质粒为模板扩增的repA基因连接,电击转化于L.casei 393感受态细胞,获得以木糖为选择标记的乳杆菌表达载体并命名为pOXM2。为鉴定pOXM2载体表达蛋白的效果,以含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的重组质粒pMD-VP2为模板,扩增VP2基因序列,与载体质粒pOXM2连接,产物电击转化L.casei393感受态细胞,获得阳性克隆子pOXM2-VP2。重组菌经诱导,并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有约180ku重组蛋白得到了表达,而且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与天然病毒蛋白一样的免疫反应特异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以木糖为选择标记的乳杆菌表达载体并实现了外源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以重组干酪乳杆菌作为口服疫苗或表达功能性蛋白奠定了基础。
唐丽杰欧笛杨云清葛俊伟乔薪媛姜艳萍杨丽娟李一经
关键词:干酪乳杆菌食品级载体
SARS冠状病毒的流行演化分析
2007年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21世纪初暴发的一种重症病毒感染疾病。病原体为一种以前未在人类或动物中发现过的新的冠状病毒——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尽管SARS-CoV基因组结构与其他的冠状病毒相似,但SARS-CoV与其他冠状病毒的潜在关系仍未明确。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其生物学特性,回顾了SARS发生和发展过程,并根据SARS的流行传播特点和SARS-CoV的进化分析,推测了SARS-CoV可能的发源和衍变。
任晓峰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