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121001)

作品数:19 被引量:191H指数:9
相关作者:李忠勤怀保娟金爽王文彬王璞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冰川
  • 4篇流域
  • 4篇冰川变化
  • 3篇天山乌鲁木齐...
  • 3篇天山乌鲁木齐...
  • 3篇气候
  • 3篇乌鲁木齐河源...
  • 3篇河流域
  • 2篇遥感
  • 2篇气候变化
  • 1篇岩石
  • 1篇岩石风化
  • 1篇遥感方法
  • 1篇遥感分析
  • 1篇遥感解译
  • 1篇遥感影像
  • 1篇遥感影像提取
  • 1篇影像提取
  • 1篇有机碳
  • 1篇溶解性有机碳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9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2篇李忠勤
  • 5篇怀保娟
  • 4篇张国飞
  • 4篇王文彬
  • 3篇王卫东
  • 3篇王璞玉
  • 3篇周平
  • 2篇金爽
  • 2篇孙美平
  • 2篇张慧
  • 1篇吴晓东
  • 1篇李慧林
  • 1篇李珊珊
  • 1篇赵林
  • 1篇张昕
  • 1篇刘蔚
  • 1篇王世金
  • 1篇叶琳琳
  • 1篇李曼
  • 1篇肖燕

传媒

  • 3篇冰川冻土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山奎屯哈希勒根51号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被引量:6
2015年
哈希勒根51号冰川位于新疆奎屯市以南的天山依连哈比尔尕山北坡,即奎屯河上游支流哈希勒根河源区。继1998年对冰川末端和运动速度的首次观测之后,相继开展了多次重复测量,完成了冰川面积测量和首次雷达厚度测量。结合冰川实测资料和已有相关研究,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964—2006年哈希勒根51号冰川面积共减小了0.123 km2,年平均退缩率约为0.19%,相比低于天山地区的整体水平(0.31%)。冰川末端累计退缩84.51 m,年平均退缩率为2.01 m。对于冰川运动速度,1999—2006年整体偏低,各流速点的年际变化较小,且略微有下降的趋势;7 a间物质平衡年际变化较小,整体表现出沿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964—2010年冰川厚度减薄了约10 m,年均变化率约为0.22 m。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相比,整体消融趋势稍弱。
张慧李忠勤王璞玉怀保娟
关键词:冰川变化气候响应奎屯河流域
冰川变化及其影响的公众感知与适应措施分析——以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为例被引量:10
2015年
以河西地区三大内陆河流域(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为案例研究区,通过社会调查方式,从总体、再分别通过农户与政府部门人员两个部分,分析了公众对冰川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的感知,剖析了公众感知的流域差异性与原因,对比分析了三大河流域公众对政府部门已实施应对水资源紧缺对策措施的效果与认可程度.结果表明:超过65%的受访者认为冰川减少了,从社会学的角度佐证了冰川明显消融萎缩的科学监测事实.三大河流域公众对冰川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农业生产、生态影响的感知存在空间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归因于三大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冰川分布与变化的空间差异性.在冰川变化背景下,公众对政府部门已实施应对水资源紧缺的对策措施的效果与接受程度不同.三大河流域公众均认可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节水意识这两项措施,且认为实施效果好;发展设施农业措施的实施效果好,已得到石羊河和疏勒河流域老百姓的认可与接受;石羊河和黑河流域的公众认为实施推广节水技术措施的效果好;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在黑河流域实施普遍且效果好;水票制措施在疏勒河流域实施的最好,黑河一般,疏勒河较差.
杨圆杨建平李曼谭春萍王生霞王世金
关键词:冰川变化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2009年出现物质正平衡被引量:7
2013年
自1997年以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极为强烈,物质平衡呈大幅度亏损,连续12 a都处于强负平衡状态,平均物质平衡达-708 mm,且在2008年物质平衡达到历史最低值-999 mm,然而2009年出现了物质正平衡,物质平衡63 mm,年际变化量达1 062 mm。以2008-2009年物质平衡实测资料为基础,根据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5~8月)的降低,较2008年低1.8℃,致使冰川消融期的开始时间推迟至了7月份,结束时间提前到8月份,大大削弱了冰川的消融强度,其次是2005年以来逐渐增多的连续性降水,增加了冰川的积累量。
张国飞李忠勤王文彬王卫东
关键词:夏季气温
遥感影像提取冰川信息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以天山博格达峰地区为例,综合目视解译以及计算机自动解译,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冰川信息提取方法。对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优势与限制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展望下一步研究方向。在冰川边界提取研究中,目视解译精度高,仍是冰川解译研究中重要的手段。传统基于光谱的解译方法各有优缺,应用于冰川信息的提取需借助于人工修正;基于象元的遥感解译方法应尝试应用到冰川的解译中。
牛生明李忠勤怀保娟
关键词:遥感解译冰川LANDSATETM+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59-2009年物质平衡变化过程及特征研究被引量:28
2012年
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58/1959—2008/2009年度物质平衡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51a来1号冰川物质平衡经历了9次负平衡波动和9次正平衡波动,负平衡年与正平衡年之比为35∶16,负平衡年平均物质平衡-450mm,正平衡年平均物质平衡130mm,多年平均物质平衡-267mm.1997—2008年,该冰川连续12a的物质平衡观测结果均为负平衡年,并且总体上处于数值很大的强负平衡,直至2008年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负平衡,物质平衡量为-999mm.1959—2009年,累积亏损达-13 646mm(约-2 402.6×104 m3),即冰川平均较之1959年减薄了15.2m,这种长时期连续物质亏损状态对1号冰川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张国飞李忠勤王文彬王卫东李慧林怀保娟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水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2006年和2007年的整个消融期内,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末端水文控制点逐日定时采集融水径流样品,对样品的主要可溶离子、pH、电导率EC、总溶解固体TDS和悬移质颗粒物SPM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融水径流离子类型为Ca2+-HCO-3-SO2-4,呈弱碱性.融水径流中TDS变化受日径流量调节显著,表现为消融初期和末期浓度较高,消融强烈时浓度较低;SPM以细颗粒物质为主,各粒度组分含量变化幅度较大,且质量浓度SSC年内变化与TDS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融水径流中离子组成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影响,离子摩尔比值和Piper图分析表明,控制冰川径流离子组成的主要过程是碳酸盐、黄铁矿和长石类矿物风化作用.
冯芳冯起刘贤德李忠勤刘蔚金爽
关键词:离子浓度岩石风化
1959-2009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1959-2009年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观测资料,研究了该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变化特征,并建立了零平衡线高度与夏季气温和夏季降水量之间的统计关系。研究表明:近51年来,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呈缓慢上升、缓慢下降、急剧上升、急剧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且该冰川零平衡线高度上升了约45m。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和年净物质平衡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的零平衡线高度为4018m。此外,对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的气候敏感性研究表明,如果夏季气温升高(或降低)1℃,那么该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将上升(或下降)约64m;如果夏季降水量增加(或减少)100mm,那么该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将下降(上升)约21m,夏季气温是影响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
李旭亮李忠勤王文彬王璞玉李珊珊
关键词: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楚玛尔河碳素赋存形态初探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解青藏高原楚玛尔河碳素赋存形态,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采集水样,分析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颗粒态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的浓度、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值和碳氮比值、以及总溶解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和DOC的光谱参数。结果表明,2013年4月、7月、11月和2014年2月,DOC/POC比值<1,其它月份水体有机碳均以DOC为主。δ^(13)C_(DOC)的2个峰值出现在夏季和冬季,表明DOC可能来源于土壤、冰川融水和地下水。此外,DOC碳氮比值较低,表明植物凋落物可能也是DOC的重要来源。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值随着有机碳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表明POC是DOC的重要来源。总溶解性碳水化合物在DOC所占比例没有明显季节变化规律,可能是低温下较弱的生物以及光降解引起。此外,冬季水体较低的紫外吸光度SUVA254(specific UV absorbance)值暗示DOC生物可利用性较其它季节要高。
叶琳琳吴晓东赵林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区气溶胶水溶性离子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2007年4、8和10月这3个时段不同季节的野外考察取样和实验室分析测试,探讨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区气溶胶样品中水溶性离子成分的浓度组成、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气溶胶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为2.76μg·m-3,化学组成以Ca2+、NO-3和SO2-4为主.Ca2+、SO2-4、NH+4、Na+、Mg2+、Cl-在春、夏、秋这3个季节的变化趋势与总离子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而K+与NO-3却呈现出秋季最高、夏季和春季浓度次之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认为,气溶胶中Ca2+、Na+、Mg2+、K+和Cl-主要可能来自陆源矿物;而NO-3和NH+4则很大程度上以人为源为主.并且发现,SO2-4可能同时受陆地源与人类活动来源的影响.
岳晓英李忠勤张明军周平樊晋
关键词:气溶胶水溶性离子
近30a新疆哈密地区的径流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4年
以哈密地区近30a的气象和径流观测数据为基础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和Mann-Kendall突变法对该地区的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径流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哈密地区径流量主要集中在5-9月份,且7月份径流量达到高峰,而10月至次年3月的径流量相对较少.哈密地区径流的年际变化主要分为2种情况,有冰雪融水补给的区域径流量呈递增趋势,无冰雪融水补给区的径流量表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分析表明该区月径流量与消融期气温呈明显的指数关系,当消融期气温大于15℃时,径流量呈加速增长.
张昕李忠勤张国飞孙美平
关键词:径流变化MANN-KENDALL气候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