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2JK0653)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2JK0653)
-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6
- 相关作者:赵佐平同延安闫莎赵燕张波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陕西省果园磷素投入特点及磷负荷风险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以陕西果园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盈余法从果树种类和区域尺度分析果园生产体系中的磷素输入输出特点及盈余状况。结果表明:陕西果园磷肥投入过量与不足并存,调查中55.8%果园施肥处于过量,不足占27.8%。化学磷肥平均投入量为366.1kg/hm2,通过有机肥投入的磷仅为72.8kg/hm2。果园土壤磷盈余与亏缺并存,80.3%的果园处于盈余,其盈余量超过300kg/hm2,占43.1%。19.7%的果园处于亏缺,平均亏缺量为-25.8kg/hm2。不同类型果园比较,猕猴桃果园盈余量较高,为472.3kg/hm2,而葡萄园和苹果园盈余量分别为365.9kg/hm2,355.6kg/hm2。不同区域比较,关中灌区盈余量(351.8kg/hm2)高于渭北旱塬(315.5kg/hm2)。调查区果园磷肥的不合理投入将会给果园土壤环境带来较大的环境负荷。
- 赵佐平同延安刘智峰段敏李琛王彦民
- 关键词:果园磷负荷风险分析
- 汉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被引量:22
- 2012年
- 汉江流域上游水源保护区主要是指丹江口库区以上的地区。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的优劣对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上游流域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水质调查,对沿途各县区水土流失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安康水库水质呈下降趋势,特别是硝酸盐氮(NO3—N)由蓄水前的年均0.32mg/L上升至20a后的0.99mg/L以上,是蓄水前的3倍,增加了209.3%。(2)丹江口水库水质总体状况较好,除总氮年平均为Ⅳ类水,其余指标为Ⅰ或Ⅱ类。(3)流域水土流失严重,2009年安康、汉中、商洛3市水土流失模数都超过5 000t/(km2.a),安康市7县区水土流失模数高达16 352t/(km2.a),十堰市水土流失模数相对较小,但也达到了3 528t/(km2.a)。各市土壤侵蚀总量大小依次为:安康市(7县区)>汉中市(7县区)>商洛市(3县区)>十堰市,且呈日益增加趋势。应加大水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加强水土保持建设和法制建设,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型工程为民营工程做好环保示范。
- 赵佐平闫莎同延安魏样
- 关键词:汉江流域生态环境水环境治理措施
- 渭河宝鸡—咸阳段水质评价及污染控制对策被引量:6
- 2013年
- 根据1995—2010年渭河宝鸡—咸阳6个断面水质监测资料,对主要污染因子DO,BOD5,COD Mn,NH3-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宝鸡段虢镇桥和咸阳段兴平NH3-N污染较为严重,咸阳铁桥COD Mn污染最严重,远远高于宝鸡段;1995年之后渭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其中以1995年和1996年最为严重;2002—2004年水质污染程度仅次于1996年,2004年之后水质有明显改善趋势,特别在2008年之后.分析其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 严鹤峰赵佐平
- 关键词:水质评价
- 汉江上游汉中段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被引量:6
- 2014年
- 通过监测汉江上游汉中段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Pb,Cu,Zn,Cd,Cr的浓度,分析了各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并选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汉江上游汉中段各监测点重金属富集顺序为:Cd>Zn>Pb>Cr>Cu。单个重金属的污染指数Cif显示,汉江上游汉中段监测点仅有Cu的含量均值为0.83,小于1,为轻微污染;Pb,Zn,Cd,Cr的均值分别为1.06,1.25,1.33,1.02,略大于等于1,处于轻微污染以上水平,达到中度污染水平。综合分析多项重金属污染系数Cd,单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ir和多种重金属的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R可知,汉江上游汉中段各监测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 赵佐平
- 关键词:汉江上游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 汉江上游主要农作物氮肥投入特点及土壤养分负荷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为了解汉江上游主要农作物氮肥投入特点及土壤养分现状,加强汉江上游农业面源污染管理,指导农户科学合理施肥,保障汉江源头水质安全.以汉江上游汉中段沿河岸土壤养分分析、农户施肥调查等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盈余法从作物种类分析种植生产体系中氮素输入输出特点及土壤氮素盈余状况.结果表明,汉江上游主要农作物平均化肥氮投入量为173.9 kg·hm-2(以N计,下同),通过有机肥投入的氮远远小于化肥氮,仅为7.2 kg·hm-2.84.0%的农田氮素样本处于盈余,总体平均盈余量为77.4 kg·hm-2,其中,盈余量超过100 kg·hm-2的样本亦占了40.8%.但养分投入不足表现为氮养分亏缺的样本也占调查样本的16.0%.不同作物比较,水稻田氮肥投入量为202.2 kg·hm-2,高于油菜地施肥量159.9 kg·hm-2.而水稻收获时籽粒和茎叶的氮带出量为197.1 kg·hm-2,高于油菜收获时的带出量103.5 kg·hm-2,因此,水稻田氮盈余量(20.72 kg·hm-2)低于油菜地(72.02 kg·hm-2).调查区土壤养分表现为氮、钾丰富,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低于全国及南方水稻、油菜主产地水平.汉江上游主要农作物不合理的氮肥投入特点给土壤环境带来较大的氮素负荷,长期以往将给土壤环境和汉江上游水体造成很大威胁.
- 赵佐平
- 关键词:汉江上游土壤养分
- 农业面源污染类型及治理技术被引量:6
- 2015年
- 分析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及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等多种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危害,并提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及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 赵燕张波徐娣赵佐平
-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 喷施不同稀释倍数叶绿素对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茶产业已成为陕南的重要产业,为提高该区域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4种不同稀释倍数的人工合成叶绿素(CK、C600、C800、C1 000)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人工合成叶绿素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合适稀释倍数的叶绿素能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并改善其品质。在4种处理条件下,茶叶产量增产幅度为11.87%-16.70%,其中,C600处理产量达4 320.1kg·hm^-2,较对照增产16.70%。在相同基础肥力条件下,茶叶产量随叶绿素稀释倍数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喷施适量叶绿素能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质量分数,并降低茶多酚的质量分数。
- 高凯
- 关键词: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