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5-06D33)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沈正赋江小飞顾娅陈赛男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新闻
  • 2篇汶川地震
  • 1篇新闻报
  • 1篇新闻报道
  • 1篇新闻传播
  • 1篇灾难新闻
  • 1篇灾难新闻报道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民主
  • 1篇政治民主化
  • 1篇中国网
  • 1篇中国网民
  • 1篇突发公共
  • 1篇突发公共事件
  • 1篇突发事件
  • 1篇突发事件报道
  • 1篇主角
  • 1篇汶川大地震
  • 1篇网民

机构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沈正赋
  • 1篇顾娅
  • 1篇陈赛男
  • 1篇江小飞

传媒

  • 3篇东南传播
  • 1篇当代传播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突发事件报道方法与传播效果解析--2008年我国突发事件报道研究综述被引量:10
2009年
本文以2008年的南方冰冻雪灾、"3·14"西藏拉萨事件、"5·12"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的新闻报道为视阈、以新闻传播类16种核心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为研究范本,爬梳并探讨我国突发事件的报道方法与传播效果。
沈正赋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闻传播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绝对主角和相对主角
2008年
媒体要做好灾难报道关键在于主角的正确选择。在"以人为本"新闻理念的指导下,灾区群众是整个灾难报道的灵魂角色毋庸置疑。但灾难新闻的完整性体现在从灾难发生——灾难救援——灾后重建——灾后反思的全程报道中。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报道主题。因而,媒体不仅要找准每个主题下的主角,同时要根据灾难事件的进展适时转换主角。在这一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报道中各个主角之间的关系转换,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做好突发灾难的新闻报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沈正赋陈赛男
关键词:灾难新闻
危机事件报道中的媒体功能——以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例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通过汶川大地震危机事件中媒体的表现,总结在危机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媒体不同功能的体现,并对媒体在地震中的报道予以反思。在危机频发的时代,有效发挥媒体功能,有助于预防危机或更好地化解危机,对我国社会的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有所裨益。
沈正赋顾娅
关键词:媒体功能汶川地震
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网民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介入被引量:6
2008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意识的觉醒,以及信息技术的革新,中国网民正在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独立的媒体力量。而如何正确引导和有效利用这支力量,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解决以及整个社会政治民主化的建设无疑都具有重大意义。
沈正赋江小飞
关键词:汶川地震突发公共事件公共领域政治民主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