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EKL07009)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4
相关作者:李亚敏刘洪军郝远谢斌刘杰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力学性能
  • 6篇力学性
  • 4篇冲击断口
  • 3篇铸态
  • 3篇铸态组织
  • 3篇组织和力学性...
  • 3篇金属
  • 3篇金属间化合物
  • 3篇合金
  • 3篇FE3AL
  • 2篇显微组织
  • 2篇合金铸态
  • 2篇合金铸态组织
  • 2篇高温合金
  • 2篇FE
  • 2篇K4169
  • 2篇K4169高...
  • 1篇枝晶
  • 1篇枝晶偏析
  • 1篇铜模

机构

  • 7篇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李亚敏
  • 6篇刘洪军
  • 5篇郝远
  • 4篇谢斌
  • 2篇安蓓
  • 2篇刘杰

传媒

  • 3篇热加工工艺
  • 1篇铸造技术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年份

  • 5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Al对K4169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手工电弧炉熔炼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K4169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铸态组织的二次枝晶臂变得发达,枝晶间析出相增多,Nb、Mo、Ti和Fe元素在枝晶和枝晶间的偏析程度减轻;Al含量增加使得合金的屈服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当Al含量为1.25wt%时,其屈服强度和硬度达到最大值,但是Al含量增加至1.45wt%时,合金晶界上析出了大量的Laves相,反而降低了合金的屈服强度和硬度。
刘杰李亚敏刘洪军
关键词:铸态组织枝晶偏析析出相
水玻璃砂型铸造Fe_3Al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2010年
研究了中频感应炉熔炼、水玻璃砂型冷却制备的Fe3A1金属间化合物合金铸态及热处理后的组织、力学性能和冲击断裂行为。结果表明:热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σb提高了49MPa,硬度由铸态时的21.6HRC提高到了25HRC,但合金的冲击韧度出现了较明显的下降;铸态时合金的断裂主要呈沿晶断裂特征,热处理后合金断口呈沿晶+穿晶的混合型断裂特征。
李亚敏刘洪军谢斌郝远
关键词:FE3AL力学性能冲击断口
Co元素对K4169合金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采用手工电弧炉熔炼制备了不同Co含量的K4169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Co元素的添加使得K4169铸态合金的初生相数量增加,Laves形貌呈明显的骨架状;合金中强化相γ′相的数量也随Co含量的增加而增多...
李亚敏刘洪军刘杰安蓓郝远
关键词:K4169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文献传递
水冷铜模铸造Fe_3Al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中频感应炉熔炼、水冷铜模冷却的方法制备Fe3A1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力学性能测试对铸态及热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和冲击断裂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铸态组织为等轴晶,晶粒尺寸大小不均;合金经1 000℃、15 h均匀化退火+炉冷+600℃、1 h中温回火+油淬热处理后,晶界得到细化,晶内和晶界上析出弥散分布的第二相,晶粒尺寸明显长大;热处理后合金的σb提高73 MPa,硬度由铸态时的22.3 HRC提高到了26.2 HRC,但合金的冲击韧性有所下降;铸态时合金的断裂方式主要以沿晶断裂为主,热处理后合金断口呈沿晶+穿晶的混合型断裂特征.
李亚敏刘洪军谢斌郝远
关键词:FE3AL力学性能冲击断口
Co对K4169合金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手工电弧炉熔炼制备了不同Co含量的K4169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Co强烈促进Laves相的形成,缩小合金枝晶间偏析区;随着Co含量从0.5%增加到0.8%,Laves相由小块状变为筛网状且数量明显增多;合金中强化相γ′相的数量也随Co含量的增加而增多。Co元素的加入使K4169铸态合金的室温压缩强度有所提高,合金的硬度稍有降低,但总体来说Co元素的增加对铸态合金的室温压缩强度和硬度的影响较小。
李亚敏刘洪军刘杰安蓓郝远
关键词:K4169高温合金CO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金属型铸造Fe_3Al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被引量:6
2010年
研究了中频感应炉熔炼、金属型冷却制备的Fe3Al铸态及热处理后的组织、力学性能和冲击断裂行为。结果表明:合金的铸态组织为等轴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00μm左右;合金经1000℃,15h均匀化退火+炉冷+600℃,1h中温回火+油淬热处理后,晶界得到了细化,晶内和晶界上析出了弥散分布的第二相,合金晶粒尺寸有所长大;XRD及EPMA点扫描分析综合得出弥散相的主要成分为Fe2AlCr,基体主要相组成为Fe2AlCr、Fe3Al、FeAl,晶界处主要相组成为Fe2AlCr和FeCr;热处理后合金的σb提高了46MPa,HRC由铸态时的22.5提高到了26.8,但合金的冲击韧性有所下降;铸态时合金的断裂方式主要以沿晶断裂为主,热处理后合金断口呈沿晶+穿晶的混合型断裂特征。
李亚敏刘洪军谢斌郝远
关键词:FE3AL力学性能冲击断口金属型
冷却方式对Fe-28Al-5Cr-0.06B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了水玻璃砂型和不锈钢金属型对Fe-28Al-5Cr-0.06B合金组织、力学性能和冲击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锈钢金属型冷却,可以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在其他工艺相同的条件下,合金的抗拉强度提高了29MPa,硬度有所增加,伸长率稍有下降;合金的冲击断口由沿晶断裂向沿晶+穿晶混合型断裂转变。
谢斌李亚敏郝远安蓓
关键词:力学性能冲击断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