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752)

作品数:85 被引量:482H指数:12
相关作者:章翔费舟王西玲梁景文吴景文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第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2篇胶质
  • 41篇胶质瘤
  • 36篇细胞
  • 21篇脑胶质瘤
  • 21篇基因
  • 20篇肿瘤
  • 17篇蛋白
  • 14篇手术
  • 13篇外科
  • 11篇人脑
  • 10篇显微外科
  • 9篇凋亡
  • 9篇人脑胶质瘤
  • 9篇神经干
  • 9篇神经干细胞
  • 9篇外科手术
  • 9篇干细胞
  • 7篇免疫
  • 6篇增殖
  • 6篇显微手术

机构

  • 7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0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实验动物中心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83篇章翔
  • 40篇费舟
  • 32篇王西玲
  • 32篇梁景文
  • 26篇付洛安
  • 26篇吴景文
  • 24篇张剑宁
  • 22篇高大宽
  • 18篇李侠
  • 18篇刘卫平
  • 16篇姬西团
  • 15篇甄海宁
  • 13篇顾建文
  • 12篇林绿标
  • 11篇刘先珍
  • 11篇曹卫东
  • 11篇程光
  • 10篇宋蕾
  • 9篇王占祥
  • 8篇林伟

传媒

  • 2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3篇中华神经外科...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肿瘤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11篇2005
  • 7篇2004
  • 10篇2003
  • 11篇2002
  • 10篇2001
  • 14篇2000
  • 1篇1999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内皮抑素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抑瘤活性鉴定被引量:5
2000年
利用RT PCR法从小鼠肝组织扩增出Endostatin基因 ,重组入 pUC1 9质粒。经测序后 ,将片段重组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pDH并用温度诱导表达。将表达的蛋白经纯化及复性后直接注入大鼠C6胶质瘤模型内 ,检测其对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小鼠肝组织中成功扩增到Endostatin基因 ,测序与报道序列一致。重组进 pDH后经温度诱导表达 ,在SDS PAGE电泳上得到一条新的蛋白表达带 ,分子量为 2 0kD。纯化及复性后的蛋白能明显抑制小鼠体内胶质瘤的生长 ,为利用Endostatin进行脑胶质瘤基因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屈延章翔吴景文柴玉波吴元明高大宽
关键词:内皮抑素基因克隆脑胶质瘤基因治疗
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处理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总结脊髓髓内胶质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1999年至2005年共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胶质瘤71例,男39例,女32例,年龄4—68岁(平均38,1岁),病程2个月-9年;肿瘤直径占脊髓横断面的60%~90%,长度跨越4—11个椎体;临床表现按McCormick神经功能分级:Ⅰ级11例,Ⅱ级49例,Ⅲ级8例,Ⅳ级3例。早期42例采用传统椎板切除术,后期29例采用整块切除棘突及椎板后再回植重建的方法进入椎管,在显微镜下沿脊髓后正中裂切开脊髓显露肿瘤并分块切除。结果手术全切肿瘤59例(83%),大部分切除12例(17%)。术后病理诊断:室管膜瘤51例(72%),星形细胞瘤19例(27%),恶性小圆细胞瘤1例(1%)。术后近期症状较术前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者40例(56%),症状改善或无变化者31例(44%)。随访6个月~6年,52例(73.2%)恢复正常工作或学习,13例(18.3%)可自理生活,6例(8.5%)不能自理生活;肿瘤复发2例。患者功能预后与术前神经功能分级密切相关,术前神经损害症状越轻,术后恢复越好。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胶质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最佳手术时机是在患者尚未发生严重神经损害症状之前。
张剑宁章翔曹卫东李侠高大宽李兵林伟郭庆东刘恩渝
关键词:脊髓髓内肿瘤胶质瘤MR1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外源性一氧化氮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 (ectogenesisnitricoxide,NO)对培养状态下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 :用含EGF的条件培养基原代培养小鼠神经干细胞 ,在第 5日时 ,实验组加入硝普钠 (sodiumnitroprussideSNP)作为NO的体外供体 ,对照组不加SNP .2 4h后都换成含血清的培养基 .比较两组细胞的分化情况 .结果 :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培养 2 4h后 ,两组细胞均发生分化 ,但实验组经SNP作用后 ,细胞分化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 ,突起较长 .结论 :NO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
林绿标章翔姬西团费舟吴景文李侠梁景文王西玲
关键词:一氧化氮神经干细胞硝普钠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5 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显微手术及其疗效 .结果 肿瘤全手术切除 12 3例(81.0 % ) ,次全切除 2 4例 (16 .0 % ) ,5例 (3.0 % )于术后 3wk内死亡 .长期随访 (平均 5 .6 a) 131例 ,其中 117例 (89.0 % )恢复良好 ,9例 (7.0 % )肿瘤复发 ,需行再次手术 .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 ,是一种安全。
付洛安章翔费舟张剑宁刘卫平顾建文宋少军陈义军
关键词: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
大库容量人源性天然单链抗体库的构建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构建一个大库容量 (>10 8)的人类天然单链抗体库 .方法 从正常人 40 0 m L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 ,提取m RNA后反转录出 c DNA第一链 ,行半套式 PCR扩增 VH和VL 基因片段 ,依次插入含 L oxp和 L oxp5 11序列的 p DAN5 ,电转化 TG1大肠杆菌 ,构建初级库进一步用初级库感染BS136 5使其 VH,VL 发生重组从而获得次级库 .结果 所有VH,VL 亚类基因都得到了扩增 ,sc Fv克隆效率为 99.9% ,重组效率为每个单克隆 BS136 5中含至少 8种不同的 sc Fv基因 .初级库容量为 10 7,次级库容量至少为 10 1 1 .结论 我们采用细胞内重组的方法构建了 10 1 1
郭庆东章翔费舟赵爱志王彦刚吴景文李侠张永琴
关键词:单链抗体基因工程技术
脑胶质瘤增殖及凋亡水平与病理级别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水平以及与 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关系.方法:选择83例脑胶质瘤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PCNA蛋白的表 达和凋亡细胞,计算脑胶质瘤增殖指数(PI)和凋亡指数 (AI),评定脑胶质瘤日常生长水平(ODG).结果:脑胶质瘤 PI,AI及ODG分别为(28±19)%,(1.0±0.8)%和(12± 10)%,三者均随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升高(P< 0.01),三者在恶性胶质瘤均显著高于良性胶质瘤(P< 0.01).结论:PI,ODG及AI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脑胶质瘤细胞 恶性增殖和凋亡的水平,可作为判定脑胶质瘤病理级别有价 值的参考指标.
甄海宁章翔胡佩臻付洛安马福成王西玲梁景文
关键词:胶质瘤增殖凋亡
神经导航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01年
目的 探讨在神经导航指导下 ,脑肿瘤及周围结构的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应用 Stealth Station和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 ,手术切除 36例脑肿瘤 ,总结治疗效果 ,分析定位准确性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  36例脑肿瘤共 36个 ,全切除 35个 (97% )、次全切除 1个 (3% ) .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2 9例 (81% )、无明显变化 7例 (19% )、本组无症状恶化及死亡 .平均注册误差和 10 cm预期准确性分别为 (2 .0 9± 0 .6 7) mm和 (1.95± 0 .37) mm.术中持续准确性SA1,SA2和 SA3分别为 (2 .0 2± 0 .95 ) ,(1.0 3± 0 .48)和 (1.15± 0 .98) mm.结论 使用 Stealth Station和 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 ,在术前可制定脑肿瘤手术计划 ,术中提供瘤体的动态跟踪和实时导航 ,手术定位准确、可靠 ,有助于肿瘤全切除及降低手术并发症 。
章翔张剑宁费舟付洛安刘卫平吴景文
关键词:神经导航外科手术脑肿瘤
绿色荧光蛋白转染胶质瘤细胞的体内实验研究
2001年
目的 利用体外转染绿色荧光蛋白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胶质瘤细胞建立大鼠移植模型 ,并探索利用该模型研究肿瘤体内侵袭的可行性。方法 携有EGFP基因的 p EGFP- N3质粒体外转染 C6胶质瘤细胞 ,筛选稳定表达 GFP的细胞克隆并以立体定向法植入 SD大鼠脑实质内建立肿瘤移植模型。 4周后处死大鼠并制作连续石蜡切片 ,相邻切片分别作 HE、免疫组化染色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 GFP于体内稳定表达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较容易区分肿瘤细胞和非肿瘤细胞 ,并能检测到侵袭至远端的单个肿瘤细胞 ,其检测效率明显高于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论 EGFP基因体外转染 C6胶质瘤细胞并建立大鼠脑内肿瘤移植模型 ,是研究胶质瘤体内侵袭的有效模型和方法。
李侠章翔吴景文高大宽刘先珍梁景文王煊
关键词:胶质细胞瘤绿色荧光蛋白
白细胞介素8在室管膜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分泌的意义
2001年
目的 探讨室管膜肿瘤中白细胞介素 8(IL 8)表达和分泌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5 0例手术切除的室管膜肿瘤标本中IL 8表达水平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原代培养的室管膜肿瘤细胞上清液中IL 8含量。结合患者的一般状况 ,对不同组织学分型、病理分级及侵袭性的肿瘤的IL 8表达和分泌量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正常脑组织IL 8表达为阴性或弱阳性 ,而室管膜肿瘤IL 8表达均为阳性。间变型或恶性室管膜瘤每高倍视野中IL 8阳性细胞数目为 417± 38个 ,多于细胞和上皮型室管膜瘤 (P <0 0 1) ;IL 8阳性染色强度为 5 6± 7 5AU ,高于细胞和上皮型室管膜瘤 (P <0 0 1)。间变型或恶性室管膜瘤细胞上清液中IL 8的含量为 6 38μg/L± 87μg/L ,高于细胞和上皮型室管膜瘤 (2 98μg/L± 48μg/L ,P <0 0 1)。侵袭性室管膜肿瘤中IL 8的表达和分泌水平高于非侵袭性室管膜肿瘤 (P <0 0 1)。高恶性室管膜肿瘤细胞中IL 8的表达和分泌高于低恶性或良性室管膜瘤 (P <0 0 1)。IL 8的表达和分泌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高恶性室管膜肿瘤中IL 8表达和分泌显著高于低恶性或良性室管膜肿瘤细胞。IL 8的表达和分泌可能与室管膜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
顾建文章翔李侠迟素敏张万会杜亮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颅内肿瘤预后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随访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①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的近期与远期疗效。②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63例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组(186例)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17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颅内血肿量、发病至手术时间,GCS与ESS评分。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采用ESS评分和BI评价。③结果术前两组年龄、性别、颅内血肿量、发病至手术时间、GCS与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ESS分数迅速增加,术后12个月小骨窗微创手术组ESS为(83.67±16.90)分,明显高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ESS(69.50±20.8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骨窗微创手术组的恢复优良率也显著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P<0.05)。④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远期效果好特点,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左毅肖三潮李峰党连锋李宝明章翔
关键词:高血压微创手术基底节区脑出血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