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03018)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欣李来才田安民张姝王译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理学

主题

  • 4篇密度泛函
  • 4篇密度泛函理论
  • 4篇过渡态
  • 4篇泛函
  • 4篇泛函理论
  • 3篇异构体
  • 3篇化合物
  • 2篇氮氢化合物
  • 2篇生成热
  • 2篇氢化
  • 2篇氢化合物
  • 2篇链状
  • 2篇甲醇
  • 2篇反应机理
  • 2篇催化
  • 2篇N
  • 1篇导电性
  • 1篇电池
  • 1篇血红素
  • 1篇阳极

机构

  • 7篇四川大学
  • 7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重庆三峡医药...

作者

  • 6篇李来才
  • 6篇王欣
  • 5篇田安民
  • 3篇张姝
  • 2篇胡启山
  • 2篇王译伟
  • 1篇庞晓红
  • 1篇蔡皖飞
  • 1篇廖显威
  • 1篇苏心桐
  • 1篇颜红
  • 1篇戴柏青
  • 1篇杨路清
  • 1篇王晓岚
  • 1篇张颖
  • 1篇袁秀香
  • 1篇余盛萍
  • 1篇张桂玲
  • 1篇徐伯华
  • 1篇王朗

传媒

  • 5篇化学学报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几种黄酮类化合物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AM1对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3LYP/6-311G水平下优化了3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在振动分析中,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S)计算其荧光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张姝王朗廖显威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荧光光谱量子化学
一种非血红素四氮杂轮烯配合物[Fe(Ⅲ)TMTAA]催化过氧化氢歧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2010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计算了一种非血红素四氮杂轮烯配合物[Fe(Ⅲ)TMTAA]催化H2O2歧化的反应机理.对二重态、四重态和六重态势能面上各驻点进行了全优化,发现反应易于沿四重态势能面发生.整个反应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氧氧均裂形成中间体IM6和第一个水,第二阶段经两次氢转移形成第二个水.反应决速步骤为O—O均裂步骤,能垒为63.9kJ·mol-1,相对于自由H2O2均裂所需能垒226.7kJ·mol-1有较大的降低.这表明标题配合物可有效地降低标题反应的能垒,有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过氧化氢仿酶.
张颖王欣李来才
关键词:大环配合物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过渡态
稀土钠钨青铜化合物Na_xLa_yWO_3结构与导电性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稀土钠钨青铜化合物的结构和导电性质.在实验晶体结构数据的基础上构建NaxWO3和NaxLayWO3的模型分子,优化其几何结构,并与实验值比较.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化合物的能带结构和电子能态密度.通过这些研究探讨当La3+取代NaxWO3的中心Na+后对结构和导电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La3+的取代并没有改变结构的空间对称性,但却使晶格参数和体积略有增大;取代使电子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费米面附近,能带相互交叠更加密集,电子出现的几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其导电性.这可能是掺杂后La3+的4f和5d电子的贡献使电子轨道杂化作用增强,电子云密度分布重排的结果.
庞晓红张桂玲杨路清王欣张辉戴柏青
关键词:钨青铜导电性结构优化态密度
甲醇、CO和水在Pt(111)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并使用MaterimalsStudio4.0软件中的Dmol 34.0程序包来模拟甲醇、CO、水在Pt(111)表面的吸附反应,计算出各位点的吸附能、态密度以及能带分析图.
张姝王晓岚李来才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甲醇PT(111)表面
羟基化氧化锌催化甲醇裂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2007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两种基组水平上研究了羟基化氧化锌催化裂解甲醇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几何构型,并且应用了自然轨道理论(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了这些物质的成键特征和轨道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中分别采用了羟基化一个ZnO和羟基化两个ZnO作为催化剂的两种简化模型.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基组研究所得的反应历程及相应能量变化趋势一致;羟基化两个ZnO催化剂活化裂解甲醇反应更容易发生.
王译伟胡启山李来才王欣田安民
关键词:甲醇密度泛函理论过渡态
N_8H_8链状异构体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d,p)基组上计算得到了21种N8H8链状异构体,并研究了这些异构体间可能的互变异构情况.为了得到更为精确的能量信息,计算了QCISD(T)/6-311G(d,p)基组水平上各物质的能量.所得的21种异构体分为4类(4种类型链状化合物):A为直链,B有一个支链,C有2个支链,D有3个支链;D类只有一种,A类稳定构型2种,B类稳定构型12种,C类稳定构型6种;相对稳定的分别为:B2-1构型,B2-3构型和C23-2构型.我们研究发现N8H8链状异构体中含有明显N=N双键特征有利于化合物稳定性的提高.
苏心桐胡启山王译伟李来才王欣田安民
关键词:氮氢化合物密度函数理论过渡态
N_9H_9链状异构体的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2011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N_9H_9可能存在的链状异构体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46种稳定链状异构体.应用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了这些链状异构体的成键特征和相对稳定性,G3MP2方法计算了各异构体的精确能量及在298K时的生成热Δ_fH°(298 K),并计算了由Peter Politzer等人所介绍的相对比冲量.研究结果表明:各异构体中N原子孤对电子与N=N形成了p→π共轭作用是影响双键相邻的N—N键长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且对异构体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所有异构体中N=N位于链端的稳定性较差,其中B9最稳定,B6稳定性最差;C5是所有异构体中生成热最大的,也是相对比冲量最大的.
张姝蔡皖飞李来才田安民
关键词:生成热
Br^+活化甲烷C—H键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使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对溴正离子活化甲烷分子C—H键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以探讨溴正离子成为一种活化甲烷催化剂的可能性.在B3LYP/6-311++G(3df,3p)和MP2/6-311++G(3df,3p)水平下优化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在G2M(+)水平下计算了各物种的能量.研究结果表明:CH4与Br+(3P)反应存在三条不同的吸热反应途径,与Br+(1D)反应存在二条不同的放热反应通道.反应更易于通过单重态反应通道进行.理论结果不仅较好地解释了实验事实,还说明Br+有可能成为一种活化甲烷的催化剂.
余盛萍颜红袁秀香王欣田安民
关键词:从头算反应机理
N5H5异构体的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N5H5氮氢化合物异构体可能存在的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23种稳定异构体,并研究了这些异构体间可能的互变异构情况.为了讨论N5H5异构体作为含能材料候选物质的可能性,还采用了G3B3方法计算了能量,并且计算了异构体的生成热("Hf,298).结果表明,在23种异构体中链状异构体最稳定,四元环四氮烷异构体最不稳定,存在一个N"N双键的异构体较同类异构体能量低,较为稳定;N5H5氮氢化合物的生成热均为正,其中异构体E1生成热最高.估算了N5H5的摩尔体积,由密度公式!=MT/Vmol,得到E1的密度最大.
徐伯华李来才王欣田安民
关键词:氮氢化合物密度泛函理论生成热过渡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