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1Y0047)

作品数:4 被引量:72H指数:3
相关作者:陈频徐向进陈晨黄勤黄梁浒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利拉鲁肽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胰岛
  • 2篇人脐
  • 2篇人脐带
  • 2篇人脐带间充质...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脐带
  • 2篇脐带间充质干...
  • 2篇细胞
  • 2篇间充质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2篇2型糖尿病患...
  • 2篇病患
  • 1篇代谢

机构

  • 4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徐向进
  • 4篇陈频
  • 2篇黄勤
  • 2篇黄梁浒
  • 2篇陈晨
  • 1篇李春梅
  • 1篇郭雯
  • 1篇杨熙章
  • 1篇黄丽虹
  • 1篇赵爱国

传媒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拉鲁肽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LIRA)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 筛选12例合格受试者:确诊T2DM病程大于10年,已应用促泌剂、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不达标并加用LIRA至少6个月,但仍未达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7% ~ 10%].受试者随机分为A组(LIRA联合hUC-MSCs假移植组)和B组(LIRA联合hUC-MSCs移植组).每组6例.其中B组第1天行介入下经胰腺动脉输注hUC-MSCs,第8、15和22天行外周静脉输注hUC-MSCs(每次细胞量为1×106/kg);A组同期同方式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两组继续应用LIRA干预24周.观察患者一般情况、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HbA1c;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C肽释放试验评价早相C肽分泌功能(ΔCP30/ΔG30)、C肽分泌总量(AUCCP180)和稳态模型法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两组患者基线时FPG、2hPG、HbAlc、ΔCP30/ΔG30、AUCCP180及HOMA-IR具有可比性(P>0.05).(2)干预24周末,B组FPG(6.64±0.79) mmol/L、2hPG(8.65±1.12) mmol/L和HbAlc (6.82±0.53)%明显低于A组[(8.33±0.99) mmol/L、(13.85 ±0.86) mmoL/L、(7.82±0.31)%,P<0.05].(3)干预24周末,B组ΔCP30/ΔG30(0.70±0.38)和AUCCP180 (21.16±3.17)均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0.22 ±0.13、12.52±5.30,P <0.05),而HOMA-IR明显低于A组(4.30±2.68比9.46±4.88,P<0.05).结论 对T2DM患者联合LIRA和hUC-MSCs治疗可以起到更好地改善糖代谢和胰岛功能的作用.
陈频黄勤徐向进邵珠林黄梁浒杨熙章郭雯李春梅陈晨
关键词:利拉鲁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糖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
利拉鲁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及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大鼠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体外研究利拉鲁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并在体内进一步观察IPCs移植对1型糖尿病(T1DM)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体外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差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BM-MSCs,进一步分为未诱导组、高糖+尼克酰胺诱导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诱导组和利拉鲁肽诱导组;(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双硫腙染色鉴定诱导后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巢蛋白(Nestin)、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葡萄糖激酶(GK)、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基因,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蛋白;(3)将180 ~ 220 g的30只雄性SD大鼠以60 mg/kg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T1DM模型,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1DM组,n=8)、未诱导的BM-MSCs移植组(BM-MSCs组,n=9)和经利拉鲁肽诱导的BM-MSCs移植组(LIRA+ BM-MSCs组,n=9),给予相应干预8周,待血糖基本稳定后,选取4只正常、同龄、雄性SD大鼠作为对照,行腹腔注射的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进一步观察移植后细胞对高糖刺激的反应性.结果 (1)利拉鲁肽诱导后BM-MSCs形态逐渐变圆,呈明显的聚集性生长状态,双硫腙染色为阳性;与高糖+尼克酰胺诱导组比较,利拉鲁肽诱导组细胞Nestin mRNA表达下调(0.003 8±0.000 4比0.007 5±0.003 0,P<0.05),胰岛素(0.000 20±0.000 03比0.000 08±0.000 02)和胰高血糖素(0.001 1±0.0004比0.000 7±0.000 1)等mRNA表达上调(F=7.26、10.06、4.92,均P<0.05),PDX-1、Glut-2、GK mRNA表达亦上调;利拉鲁肽诱导组和GLP-1诱导组细胞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蛋白表达均呈阳性.(2)体内实验示,与T1DM组比较,LIRA+ BM-MSCs组和BM-MSCs组大鼠8周末血糖均明显降低[分别为(28.0±1.2)、(8.9±1.1)、(14.5±0.9)mmol/L,F=719.61,均P<0.05];IPGTT�
邵珠林徐向进陈频黄梁浒温代芬
关键词:利拉鲁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胰岛素分泌细胞
利拉鲁肽对新诊断的糖化血红蛋白>9%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41
2015年
目的 观察对新诊断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9%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纳入新诊断HBA1c>9%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接受利拉鲁肽治疗组(LIRA组,25例)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组(IGla组,24例),联用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片治疗18个月后评价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1)与基线比较,治疗结束时LIRA组体重、BMI、腰围均明显下降(P<0.01),而IGla组体重、BMI、腰围均增加(P<0.01).(2)LIRA组和IGla组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h血糖(2hPG)、HbA1c均呈显著下降(P< 0.01);LIRA组2hPG显著低于IGla组(P<0.01),而且24 h平均血糖水平(MBG)、24h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24 h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3)与基线比较,LIRA组△I30/△G30[△I30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30min胰岛素(I30)与空腹胰岛素的差值,△G30为30 min血糖(G30)与FPG的差值]、3hOGTT中180 min内C肽AUC(AUCcP180)、胰岛素敏感指数(Matsuda指数)明显增高(分别为4.88±1.55比7.60±1.91,9.23±2.66比13.18±2.72,39.28±20.35比54.64±23.34,P值均<0.01),稳态模型法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4.41±1.58比3.52±1.44,P<0.05);IGla组仅HOMA-IR降低(4.92±1.84比4.57±1.80,P<0.05);LIRA组△I30/△G30、AUCCP180 Matsuda指数均高于IGla组(分别为7.60±1.91比4.18±1.00,13.18±2.72比10.53±2.68,54.64±23.34比41.65±17.84,P值均<0.05),HOMA-IR低于IGla组(3.52±1.44比4.57±1.80,P<0.05).(4) LIRA组HbA1c≤6.5%的达标率及联用口服降糖药用量明显优于IGla组.(5)两组低血糖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新诊断HbA1c>9%的2型糖尿病采用利拉鲁肽在平稳改善糖代谢、恢复胰岛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优于甘精胰岛素.
陈频陈晨邵珠林徐向进黄勤
关键词:利拉鲁肽
利拉鲁肽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增殖、凋亡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1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取生长于血清低糖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F12)中的HUC-MSCs以不同浓度的利拉鲁肽(分别为1.0×10^-9、10^-8、10^-7mol/L)以及空白对照分别干预24、48h,细胞增殖与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HUC-MSCs增殖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探讨利拉鲁肽的最佳作用浓度及时间,进一步添加20μmol/L的P1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的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P13K/AKT信号通路中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蛋白的表达水平。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结果利拉鲁肽作用后,分别与1.0×10^-9(0.52×0.10)、10^-8mol/L(0.68×0.07)组及对照组(0.44+0.09)比较,干预24h后1.0×10^-7mol/L利拉鲁肽组(0.78×0.04)HuC.MSCs增殖力均明显升高(t=4.167~12.100,均P〈0.05);与1.0×10^-9mol/L组(3.295×0.346)及对照组(16.315×0.474)比较,1.0×10^-7mol/L利拉鲁肽组(1.380±0.255)HUC.MSCs凋亡率均明显降低(t=6.299、39.272,均P〈0.05);与对照组(O.646±0.015)、LY294002组(0.561±O.036)比较,利拉鲁肽组细胞上清液P13K/AKT信号通路中P.AKT/AKT比值(0.77±0.023)增加(t=7.861、8.486,均P〈0.05),cAMP的浓度明显升高(t=14.307、23.378,均P〈0.05);与利拉鲁肽组比较,利拉鲁肽+LY294002组细胞上清液中cAMP的浓度降低,p-AKT/AKT比值明显下降(t=16.473、3.172,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以促进HUC-MSCs增殖、抑制其凋亡,其发挥�
徐向进赵爱国陈频邵珠林黄丽虹
关键词:利拉鲁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