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8812)

作品数:12 被引量:164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建军张礼霞王林友金庆生寿建尧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杂交
  • 4篇水稻
  • 4篇分子标记
  • 3篇籼粳
  • 3篇晚粳
  • 3篇粳稻
  • 3篇基因
  • 2篇稻瘟
  • 2篇稻瘟病
  • 2篇杂交稻
  • 2篇杂交晚粳
  • 2篇杂交籼稻
  • 2篇试验初报
  • 2篇籼稻
  • 2篇晚粳稻
  • 2篇瘟病
  • 2篇INDEL
  • 1篇稻米
  • 1篇低含量
  • 1篇淀粉

机构

  • 8篇浙江省农业科...
  • 4篇浙江省诸暨市...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8篇王林友
  • 8篇张礼霞
  • 8篇王建军
  • 5篇金庆生
  • 4篇寿建尧
  • 3篇范宏环
  • 2篇刘姗
  • 2篇范小娟
  • 1篇竺朝娜
  • 1篇戚航英
  • 1篇石春海
  • 1篇石星华
  • 1篇祁永斌
  • 1篇何祖华
  • 1篇毛雪琴

传媒

  • 4篇上海农业科技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5年单季杂交晚粳新组合联品试验(诸暨试点)简报
2016年
2015年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了浙江省"8812"计划的单季杂交晚粳新组合联品试验,以期明确参试新组合的生育特性和产量水平。结果表明,新组合每667m^2产量幅度为526.67-766.67kg,平均每667m^2产量为706.41kg,产量均超过2个对照品种的有"江浙优1513"、"春优37"、"安粳优16"、"甬优1559"、"3684A/G3720"、"甬优7859"、"甬优1972"、"长两优405"、"江浙优1511"等9个组合。
陈鲁妙寿建尧
关键词:生育特性
杂交稻浙优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40
2013年
浙优18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作选育的超高产籼粳亚种间偏粳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株型紧凑、剑叶挺拔、穗大粒多、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后期转色好、抗逆性强、米饭适口性好等特点,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该组合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王林友王建军张礼霞金庆生阮关海洪晓富何祖华
关键词:籼粳杂交稻栽培技术
利用InDel标记鉴定浙优系列杂交稻籼粳属性和预测杂种优势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准确鉴定水稻材料的籼粳属性及利用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为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和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基础。【方法】利用19对籼粳稻特异插入/缺失(Ins6rtion/Deletion,InDe1)引物,对12个浙优系列杂交稻及其双亲的籼粳属性进行了InDe1分子标记鉴定,根据被检测水稻样品在多个InDe1位点上的籼型或粳型基因频率,参考卢宝荣的方法,将供试样品分别判定为"籼稻"、"偏籼"、"中间偏籼"、"中间偏粳"、"偏粳"和"粳稻"。采用Nei的方法求算1 3个亲本间(1个不育系和12个恢复系)的InDe1遗传距离,用UPGMA法进行遗传相似性聚类,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InDe1条带赋值进行主成分分析,依据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向量的平均分量值作平面散点图。统计杂种F_1稻谷产量、每穗总粒数、每穴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及单穗重各产量性状的对照优势,以此分析InDe1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1)参试材料籼粳属性的判别:不育系浙04A被鉴定为"粳稻",8个恢复系被判定为"籼稻"或"偏籼",由其所配组的8个杂交组合被判定在"中间偏籼"到"偏粳"之间,证实了这8个组合为典型的籼粳交组合;另外4份恢复系被判定为"偏粳",所配组的4个杂交组合被判定为"粳稻"。(2)参试材料的聚类分析:当GS为0.350时,35份试验材料被分为"粳稻"和"籼稻"2个主群,GS为0.638时,粳稻主群又被划分为"粳稻/偏粳"和"中间偏粳"2个亚群。其中,粳稻/偏粳亚群包括不育系浙04A、4个粳粳交恢复系及粳粳交杂种F_1、3个粳稻对照种和粳稻秀水09;中间偏粳亚群包括8个籼粳交杂种F_1。籼稻主群则包括8个籼粳交组合的恢复系、3个籼稻对照种和籼杂组合汕优6 3。(3)InDe1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在以粳粳交、籼粳交组合整体作为分析对象时,InDe1遗传距离与稻谷产量、每穗总粒数、单穗重呈极显著正相�
王林友张礼霞勾晓霞范宏环金庆生王建军
关键词:水稻INDEL分子标记杂种优势籼粳交
利用Pigm基因改良粳稻保持系的稻瘟病抗性研究被引量:22
2017年
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为了改良粳稻保持系浙04B的稻瘟病抗性,以含稻瘟病广谱抗性基因Pigm的粳稻材料MP3为供体亲本,浙04B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Pigm基因导入浙04B中,利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47个多态性SSR标记检测近等基因系的遗传背景回复率,获得了23份背景回复率>0.80的近等基因系。选用4个浙江省稻瘟病优势菌株Zj-5、Zj-8、13-37和13-41人工接种鉴定,23份近等基因系均表现为抗穗颈瘟。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23份近等基因系叶瘟为0级,穗瘟均为1级,表现为抗穗瘟,表明近等基因系稻瘟病抗性明显提高。对10项农艺性状的考察结果表明,导入Pigm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剑叶变短,千粒重增加,生育期延迟,株高增加,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产量总体减少。本研究结果为选育抗稻瘟病新品种提供了材料,同时为Pigm基因抗病育种应用提供了参考。
张礼霞王林友范宏环王建军
关键词: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稻米直链淀粉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4
2015年
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人们对稻米品质追求的日益提高,研究与开发快速、准确、有效的直链淀粉含量检测技术,对于优质稻米的培育与生产,或稻米质量的鉴定与控制都是不可或缺的。综述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检测技术的演变与发展,根据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物理或(和)化学特性,目前已开发的直链淀粉含量检测技术可以归为4大类14种方法,叙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与应用现状,比较了各方法之间的优缺点,展望了直链淀粉含量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
刘姗王建军范小娟王林友张礼霞
关键词:稻米直链淀粉
利用InDel标记鉴定水稻育种材料的籼粳属性被引量:28
2013年
准确高效鉴定水稻材料的籼粳属性对于开展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利用19对基于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全基因组DNA序列比对获得的差异片段而设计的特异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引物,对48份育种上常用的籼稻、粳稻和中间型材料(品种)进行了InDel标记的籼粳属性分析,利用DNA样品在这19对InDel位点上的籼型或粳型基因频率,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这些材料的籼粳属性,通过比对程氏指数法的籼粳鉴定结果检验了InDel分子标记法在水稻籼粳属性鉴定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InDel分子标记法与传统的程氏指数法的总体吻合率为89.58%,在典型籼稻或典型粳稻材料上两者的吻合率为100%;在具有复杂遗传背景的中间型材料上,InDel分子标记法比程氏指数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因此,InDel分子标记法是真正鉴定籼粳的特异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准确度,可以用于籼粳属性鉴定及遗传分化研究。
王林友张礼霞勾晓霞祁永斌金庆生王建军
关键词:INDEL分子标记水稻
水稻镉、铅、砷低含量基因型的筛选被引量:38
2012年
筛选低重金属含量水稻品种或减少水稻对种植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是控制稻米重金属含量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本研究采用ICP-MS法测定了78份水稻品种的糙米中镉(Cd)、铅(Pb)、砷(As)含量。同时比较其中的20份品种在3个试验点的糙米Cd,Pb,As含量。结果表明:水稻籽粒中Cd,Pb,As的积累存在着明显的品种差异,其中Cd和Pb积累的基因型明显较As积累的基因型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糙米中Cd和Pb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筛选得到Cd,Pb含量低的基因型5个,Cd,As含量低的基因型1个,As,Pb含量低的基因型2个,Cd,Pb,As含量均低的基因型1个;土壤Cd,Pb,As含量对糙米Cd,Pb,As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且糙米Cd,Pb和As含量对土壤环境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王林友竺朝娜王建军张礼霞金庆生石春海
关键词:水稻基因型
调控水稻产量性状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水稻高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调控水稻产量的分子机理逐渐被人们了解与解读。株型控制由基因IPA1及4个直接控制分蘖的基因来共同完成。已报道的与穗发育相关的基因有11个,其中3个基因参与穗分化基本生物学过程,6个基因参与调控籽粒分化比率,2个基因参与调控穗分化期。控制水稻粒型和粒重的基因有5个,分别参与籽粒长、籽粒宽和灌浆过程。水稻产量基因的克隆与解读为水稻高产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
勾晓霞王建军王林友张礼霞范小娟刘姗
关键词:水稻基因产量性状
诸暨市2015年单季杂交籼稻新组合联品试验简报
2016年
为明确杂交籼稻新组合的生育特性和产量水平,2015年诸暨市农技推广中心承担了浙江省"8812"计划的单季杂交籼稻新组合联品试验。结果表明,新组合平均每667m^2产量为663.1kg,每667m^2产量幅度为506.67-753.33kg,产量极显著超过对照("两优培九")的有"钱优5168"、"Y两优G25"、"嘉浙优26"、"荃优632"等4个组合。
石星华寿建尧戚航英
抗稻瘟病晚粳稻不育系浙07A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以携Pigm基因的粳稻材料MP3为抗稻瘟病基因供体,通过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快速改良晚粳稻不育系浙04A的稻瘟病抗性,育成了BT型抗稻瘟病晚粳稻不育系浙07A及其保持系浙07B,2012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浙育鉴2012006)。该不育系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9%,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其中染败率83.73%。经人工接种鉴定,为高抗稻瘟病。所配组合与原不育系浙04A相比较,分蘖数多、穗型大、粒重高,表现产量优势明显、稻瘟病抗性增强等特性。
张礼霞王建军王林友毛雪琴金庆生范宏环
关键词:抗稻瘟病分子标记选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