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5094)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相关作者:黄力李治国张丽华梁振乔晓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日友好医院华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蛋白质组学
  • 3篇血清
  • 3篇白质
  • 2篇心病
  • 2篇血清蛋白
  • 2篇血清蛋白质
  • 2篇清蛋白
  • 2篇冠心病
  • 1篇蛋白质组分
  • 1篇蛋白质组分析
  • 1篇蛋白质组学技...
  • 1篇蛋白质组学研...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机构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黄力
  • 2篇李治国
  • 1篇高亮
  • 1篇李琳
  • 1篇张玉奎
  • 1篇乔晓强
  • 1篇梁振
  • 1篇顾焕
  • 1篇李春岩
  • 1篇张丽华

传媒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色谱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冠心病血瘀证的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通过比较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与健康人血清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寻找与冠心病血瘀证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异蛋白质。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联合质谱技术对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和健康人(各8例)血清进行蛋白质组学的比较研究。结果:通过鉴定得到了6种差异蛋白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载脂蛋白E(ApoE)、载脂蛋白A1(ApoA1)、CD5抗原样蛋白(CD5L)、结合珠蛋白(Hp)、血清白蛋白(ALB)。结论: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与冠心病血瘀证相关。
周倩倩李治国黄力
关键词:差异蛋白质组学血清蛋白质冠心病血瘀证蛋白质组学技术中医药领域
冠心病不同阶段血清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比较冠心病4个不同阶段的血清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寻找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异蛋白质。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联合质谱的技术方法对正常健康人、冠心病中高危人群、冠心病急性期患者及冠心病稳定期患者蛋白质组学比较研究。结果通过鉴定得到了7种差异蛋白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载脂蛋白E(ApoE)、载脂蛋白A1(ApoA1)、CD5抗原样蛋白(CD5L)、结合珠蛋白(Hp)、血清白蛋白(ALB)、簇连蛋白(CLU)。结论这些与冠心病相关的差异蛋白质主要通过参与脂质代谢、炎症反应以及氧化损伤等过程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周倩倩李治国黄力
关键词:冠心病血清蛋白质组学视黄醇结合蛋白4
基于在线二维色谱的不同生长时期鹿茸的比较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建立了基于在线二维弱阴离子交换色谱-反相液相色谱(2D-WAX-RPLC)的蛋白质分离系统,并用于不同生长时期鹿茸的比较蛋白质组分析。以5种标准蛋白质的混合物为样品,考察了系统的重现性。通过改变标准蛋白质之间的浓度比,研究了该系统进行蛋白质相对定量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4个不同生长时期的鹿茸样品,分别采用5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蛋白质提取,经2D-WAX-RPLC分离后,收集各生长时期对应蛋白质的峰高最大比超过2的组分。酶解后,采用微柱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μRPLC-MS/MS)进行肽段的分离鉴定;共从9个差异蛋白质峰中鉴定到了22个差异蛋白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基于蛋白质水平的在线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技术找寻差异蛋白质,具有重现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可用于开展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高亮乔晓强梁振张丽华霍玉书张玉奎
关键词:鹿茸蛋白质组不同生长时期比较蛋白质组学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健康人群组(A组)、缺血性心脏病高危人群组(B组)、缺血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组(C组)、缺血性心脏病稳定期患者(D组)的血清,分别作用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不同时间,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观察其对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四组血清处理HUVEC 24、48、72、96小时后,B组、C组和D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且C组和D组24小时的生长抑制率显著低于B组(P<0.05),D组48、96小时显著低于B组(P<0.05),D组96小时显著低于C组(P<0.05)。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A、B、C组患者血清的促增殖作用逐渐增强,48 h、72 h和96 h的生长抑制率均显著低于同组24 h(P<0.05);A组患者血清培养至96 h,生长抑制率与同组48 h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从高危患者发展至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在度过急性期后,随着病程和生存期的延长,其血清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逐渐增强。
李琳周倩倩顾焕李春岩黄力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血清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