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550)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谭斯品谭思创程章波马宇超胡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转录
  • 1篇蛋白
  • 1篇区域淋巴结
  • 1篇热休克
  • 1篇热休克因子
  • 1篇热休克因子1
  • 1篇转录调控
  • 1篇微转移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式反...
  • 1篇肌营养不良
  • 1篇肌营养不良蛋...
  • 1篇合酶
  • 1篇反转录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3篇谭斯品
  • 2篇谭思创
  • 1篇喻风雷
  • 1篇胡文
  • 1篇文俏程
  • 1篇曹小霞
  • 1篇马宇超
  • 1篇肖献忠
  • 1篇陈志康
  • 1篇陈子华
  • 1篇张蔚林
  • 1篇程章波
  • 1篇郑和鑫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FoxA1 shRNA载体构建与检测
2014年
目的构建有效的针对人FoxA1基因的shRNA干扰载体,并验证其干扰效果。方法设计合成3对针对人FoxA1基因的和1对无同源性的shRNA片段,将合成的shRNA片段插入到干扰载体pRNAT-U6.1/Neo中,经过酶切和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人FoxA1基因的shRNA和空白对照载体。将各干扰载体和空白载体转染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SGC-7901),Realtime 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干扰载体的干扰效率。结果①酶切和测序验证均表明各shRNA载体构建成功。将空载体及各干扰载体分别转染人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SGC-7901)发现,和空白对照组相比,3组干扰载体能够从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抑制FoxA1的表达,但是3组质粒的抑制效率有一定的差异,以3号质粒对Foxa1的干扰效率最强。结论成功构建了三个有效的针对人FoxA1基因的shRNA干扰载体,三组质粒都能有效地抑制FoxA1在GES-1细胞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
文俏程张蔚林陈志康曹小霞陈子华谭思创肖献忠谭斯品
热休克因子1对肌营养不良蛋白71的表达调控及其可能机制
2013年
目的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1,HSF1)是热休克反应中启动各种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的诱导表达最重要的转录因子。肌营养不良蛋白71(dystrophin-71,Dp71)是肌营养不良蛋白表达最广泛的一个剪切本,在细胞信号传递、细胞生长等方面具有一定功能。HSF1是否可以调控DP71蛋白的表达,尚不清楚。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方法生物信息学TESS分析Dp71启动子区;Western blot、RT-PCR等检测HSF1基因敲除小鼠脑、肺、心脏等器官Dp71表达;Hela细胞与A549细胞转染HSF1过表达与表达抑制质粒,然后检测Dp71表达水平。结果 TESS分析显示Dp71的启动子区有一个高评分的HSF1结合位点。HSF1基因敲除小鼠中,脑、肺、心脏等器官Dp71表达下降。转染HSF1过表达与表达抑制质粒后,Hela细胞与A549细胞中的Dp71表达水平出现相应变化。结论 HSF1极有可能是调控Dp71蛋白表达的一个转录因子,其调控机制与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郑和鑫谭斯品
关键词:热休克因子1转录调控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LUNX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人类肺组织特异性X蛋白(lung-specific X protein,LUNX)的基因诊断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微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43例临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收集15例良性肺部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人类LUNX的靶基因的mRNA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淋巴结中的表达,并与患者相对应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UNX mRNA在两组患者的肺组织及肿块中均为阳性表达;实验组43例患者的87枚淋巴结中有33枚(37.93%)有LUNX mRNA表达,对照组15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的26枚淋巴结中有2枚(7.69%)表达LUNX mRN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NX mRNA淋巴结表达阳性与肺癌患者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r=0.660,0.500,0.460;P=0.011,0.017,0.02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以及血清肺癌4项肿瘤标志物(CEA,CA125,NSE和CYFRA211)无明显关系(r=0.230,0.235,0.180,0.354;P=0.739,0.714,0.773,0.125)。结论:与传统的病理切片检查判断NSCLC淋巴结微转移相比,RT-PCR检测肺癌患者淋巴结LUNX mRNA的表达有较高的敏感性。LUNX mRNA的表达是检测肺癌微转移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可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谭思创程章波马宇超谭斯品殷照初胡文喻风雷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