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3B07)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3B07)
-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治平林波刘通义王仪蒋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低伤害压裂液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气藏开发增产的关键技术,但由于滤液的浸入、压裂液破胶不彻底、压裂液不溶物的滞留等因素,降低了压裂增产效果。低伤害BCG压裂液体系,通过疏水缔合效应作用,在溶液中形成一种超分子聚集体的结构流体,在不交联的条件下,达到压裂施工的携砂要求;并能够降低常规压裂液的不利因素,同时对储层伤害较低。室内性能评价表明,在温度为160℃时,BCG压裂液具有良好的抗温抗剪切性能,能够满足深井压裂需要。压裂液防膨性能较好,防膨率可达93.6%,与低渗透储层之间的配伍性好;BCG压裂液破胶彻底、无残渣,避免了残渣对地层的损害,降低了其对岩心基质渗透率和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伤害,减少堵塞油层的几率。可见,具有水缔合作用的压裂液不仅满足了现场施工对压裂液的要求,同时降低了对储层的伤害,为塔里木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 黄世财刘通义董樱花林波张雪松
- 关键词:低伤害压裂液破胶导流能力
- 油井增产措施效果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与措施效果的内在联系,采用经验类比法与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了措施效果的预测模型。模型克服了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统计回归法进行措施效果预测的固有缺陷,综合考虑了影响措施效果的油藏地质、开发工艺等因素,可以方便地预测措施后的产量递减规律。实例应用表明,两种预测方法单井次最大相对误差25%,平均相对误差15%,取均值后单井次最大相对误差18%,平均相对误差8%,基本能够满足矿场进行措施效果预测的工程需要。
- 杨元明李治平赖枫鹏黄甫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
- 非交联压裂液的摩阻测试及现场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在实验室自制流动回路中测试了一种非交联压裂液的摩阻,并与常规胍胶压裂液的摩阻进行了对比。在相同流量下,非交联压裂液降的摩阻明显低于常规胍胶压裂液。在现场对一系列压裂液进行了油管中的摩阻测试,非交联压裂液的摩阻低于胍胶压裂液摩阻,并且加重后的非交联压裂液同样具有良好的低摩阻性能,这与室内测试结果的规律性一致。采用非交联压裂液在塔里木油田进行了数口井次的施工,同样显示了其良好的低摩阻特性,不仅验证了试验测试结果的正确性,更能进一步推进非交联压裂液的现场应用,对于超深超高压井压裂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 黄世财刘通义董樱花林波刘浩张雪松罗平亚
- 油井增产措施增油量计算通用模型被引量:8
- 2011年
- 油井增产措施增油量的准确计算,是客观真实地评价油井增产措施效果和措施经济效益的基础。针对当前矿场计算增产措施增油量算法的不足,从增产措施增油量基本概念出发,考虑矿场应用中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推演出了油井增产措施增油量统计计算通用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措施前产量递减、同井前后多次措施效果叠加、措施未失效效果预测等情况,可以较为准地计算增产措施增油量,客观地评价措施效果,从而为油田增产措施优化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 王仪李治平蒋伟
- 关键词:油井增油量
- 复合强凝胶调剖体系在百色油田百49块裂缝油藏的应用
- 2010年
- 百49油藏为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平均孔隙度为15.5%,平均空气渗透率为16.3×10-3μm2。该区块曾历经多次大规模压裂改造,但由于调剖有效期短,调堵剂耐压强度低,抗冲刷能力差,导致效果不明显。至2008年底,水驱效率下降,产量大幅度下降。综合考虑膨胀倍数、强度和韧性,筛选出A作为封堵有机填充剂,B作为裂缝封堵剂,并根据实验结果和现场取样分析,最终选用配方为0.5%强凝胶。2008年、2009年百49块共进行了两个井组4井次的调剖施工,水井从过去被动周期小剂量注水转变为可连续稳定注水,累计有效温和注水18077.9m3。其中百水1井组注水压力平均提高8.2MPa,吸水指数平均下降0.81m3/(d.MPa)。证实复合强凝胶体系适合低渗裂缝性油藏,能够有效封堵窜流通道,达到了深部调剖的目的,具有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区块累计增产原油152.7t。
- 蓝辉孙贵军
- 关键词: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深部调剖增油
- 新926-2井沙溪庙组气层射孔完井后突发井喷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气井射孔完井后,仍有突发井喷出现,值得引起高度重视。针对新926-2井沙溪庙组气层射孔完井后突发性井喷的问题,剖析了新场气田沙溪庙组复杂气藏的地质特征,介绍了新926-2井井喷及压井的概况。分析了井喷原因:气藏高压是动力,较大产气量是物质基础,Ⅰ类储层是气源,裂缝是气的高导流通道,井喷推迟由堵塞引起的,未观察到溢流、失去防范时机,油管高速流使井喷来势猛烈。得到的启示是:注重裂缝储层预测,提高钻井水平,改进完井技术,完善压井后期的处理措施。
- 张仕强吴月先张杰陈怀高钟水清李闽
- 关键词:复杂油气藏射孔完井井喷
- 转向压裂技术最优分类及应用范例剖析被引量:5
- 2010年
- 压裂是油气藏储集层改造的重要措施,转向配套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转向分类却存在缺陷。分析表明,广义转向应有三级(油管、井筒和地层),依据所使用的材料性质、功能,可划分为物理转向、化学转向和复合转向。复合转向包含复合物理转向、复合化学转向和复合物理—化学转向,由此建立起转向压裂技术体系。范例分析指明转向技术种类及实施条件,全面阐明国内转向压裂技术现状。转向技术实施原则在于高新、高效作业、注重成效、技术适用、不断创新。
- 刘天宇吴月先曾科蒋海张仕强钟雨师钟水清
- 关键词:油气藏储集层加砂压裂
- 注天然气采油对深层稠油油藏出砂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吐哈LKQ深层稠油油藏埋藏深,常规热采难以取得较好效果,注天然气吞吐采油可以有效降低地层原油黏度,补充地层能量,从而提高单井产量。由于储层胶结较弱,易出砂,天然气注入改变了近井地带流体特性和压力分布,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证实,天然气注入将会加剧砂岩剪切与拉伸破坏,降低临界出砂压力,加剧地层出砂,需要及早研究防砂应对措施。
- 王仪李治平蒋伟
- 关键词:深层稠油天然气吞吐出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