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833110)

作品数:65 被引量:354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佐光张志谦隋刚秦伟黄玉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化学工程
  • 12篇理学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5篇树脂
  • 30篇环氧
  • 28篇环氧树脂
  • 28篇复合材料
  • 28篇复合材
  • 21篇电子束
  • 16篇电子束固化
  • 12篇树脂基
  • 8篇RTM
  • 7篇电子束辐射
  • 7篇树脂基复合材...
  • 7篇碳纤维
  • 7篇酰亚胺
  • 7篇改性
  • 6篇亚胺
  • 6篇纤维
  • 6篇聚酰亚胺
  • 6篇复合材料界面
  • 5篇树脂基体
  • 5篇树脂体系

机构

  • 38篇北京航空航天...
  • 24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中航工业北京...
  • 7篇清华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北京玻璃钢研...

作者

  • 34篇张佐光
  • 22篇张志谦
  • 17篇隋刚
  • 14篇秦伟
  • 12篇黄玉东
  • 11篇李敏
  • 10篇仲伟虹
  • 9篇吴晓宏
  • 9篇李凤梅
  • 8篇包建文
  • 7篇刘玉文
  • 6篇梁吉
  • 6篇孙志杰
  • 6篇李玉彬
  • 4篇王福平
  • 4篇李晔
  • 3篇陈慧娟
  • 3篇毛淑莉
  • 3篇吴燕
  • 3篇梁志勇

传媒

  • 18篇复合材料学报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 5篇高技术通讯
  • 4篇高分子学报
  • 4篇辐射研究与辐...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航空材料学报
  • 2篇合成树脂及塑...
  • 2篇航空学报
  • 2篇材料工程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玻璃钢/复合...
  • 1篇热固性树脂
  • 1篇Journa...
  • 1篇Chines...

年份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 21篇2003
  • 11篇2002
  • 6篇2001
  • 10篇2000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子束作用下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被引量:6
2001年
根据电子束固化复合材料树脂体系的原理 ,从引入辐敏性的基团入手 ,合成了含硅丙烯酸酯的活性稀释剂、芳香族酰亚胺活性单体、含丙烯酸的 PMR型聚酰胺酸和单官能、双官能的马来酰亚胺单体。在此基础上 ,对合成所得到的产物和几种环氧树脂进行了辐射交联实验 ,并考察与分析了不同树脂的辐射固化反应行为。与此同时对合成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 ,对固化物性能进行初步测试。所得研究结果 。
李敏张佐光仲伟虹张大兴
关键词:电子束固化树脂基体聚酰亚胺环氧树脂
可用电子束固化树脂体系的探索研究
针对电子束固化复合材料树脂体系的要求,文中从引入具有辐敏性单体或基团入手,合成了含硅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和单官能、双官能的马来酰亚胺单体及其固化物,并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同时对固化物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
李敏仲伟虹张佐光潘贻珊
关键词:复合材料电子束树脂基体
文献传递
ODPA/PMDA共聚PMR聚酰亚胺树脂被引量:6
2003年
 用ODPA取代PMR-15中的BTDA,并在二酐中加入PMDA,通过共聚方法合成了ODPA/PMDA-MDA共聚PMR聚酰亚胺树脂系列。通过试验对树脂的溶液粘度、工艺性能、固化后的热氧化稳定性和弯曲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树脂溶液粘度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随PMDA含量增加而减小;树脂的Tg随分子量增大而降低,随PMDA含量增大而升高;树脂的软化温度随分子量和PMDA含量的增大而提高;而树脂的热失重温度和弯曲性能变化则较复杂。
潘贻珊张佐光孙志杰李敏
关键词:树脂基体聚酰亚胺共聚聚酰亚胺PMR
硅烷偶联剂对电子束固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的增效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根据碳纤维表面的特点及其复合材料中树脂基体进行电子束固化的机理 ,对碳纤维表面进行预氧化以提高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含量 ,利用偶联剂的化学架桥作用对电子束固化复合材料界面进行了增效研究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对处理后碳纤维表面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层间剪切强度对电子束固化复合材料界面粘合性能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碳纤维表面的含氮官能团使电子束固化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之间的粘合强度减弱 ,偶联剂与预氧化碳纤维表面进行了强相互作用 。
刘玉文张志谦黄玉东杨庆福胡乃昌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电子束固化碳纤维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
BTDE/PMDE共聚PMR聚酰亚胺树脂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根据分子结构决定性能的原理在PMR-15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共聚单体PMDE,通过共聚方法合成了一系列BTDE/PMDE共聚PMR聚酰亚胺树脂。探讨了树脂粘度、冲击强度和热氧化稳定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规律,并对优化树脂体系通过TGA、DSC和DMT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大,树脂粘度增大,热氧化稳定性提高,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随PMDE含量的增大,树脂粘度和冲击强度降低,热氧化稳定性提高。
苑子军张佐光李敏潘贻珊
关键词:共聚PMR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RTM成型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RTM工艺成型过程中树脂对纤维增强体的浸润是重要的一环,浸润不好将导致RTM成型复合材料中产生缺陷,这将大大降低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本文采用冷等离子体处理纤维增强体,在RTM成型过程中增加了树脂对纤维增强体的浸润性,从而...
秦伟张志谦黄玉东向方罗叶杨
关键词:冷等离子体RTM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涤纶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1
2001年
采用冷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涤纶纤维 ,利用ESCA分析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纤维表面元素组成、官能团类型的变化 .通过比较处理前后浸润性、涤纶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 ,研究了冷等离子处理对涤纶纤维表面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涤纶纤维经冷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含氧和氮的极性基团增加、纤维表面的浸润性显著改善、涤纶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增强 .
秦伟张志谦黄玉东李敏锐邱军
关键词:涤纶纤维浸润性层间剪切强度环氧树脂表面改性表面性能
增强纤维对环氧树脂基体电子束固化特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通过研究增强纤维对环氧树脂的电子束辐射固化区域增长形貌及固化度梯度变化的影响发现:未经处理的碳纤维与树脂混合体系经辐射固化后,在纤维根部存在明显空隙。碳纤维经过硝酸处理后,树脂与纤维间的界面结合明显改善。加入增强纤维后,树脂体系的辐射固化层厚度和凝胶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下降幅度随纤维含量增加而变大,碳纤维的影响作用大于玻璃纤维。与纯树脂体系相比,纤维树脂混合体系在靠近电子束辐射表面处的凝胶含量随辐射深度增加现象不明显。
隋刚张佐光袁宇慧李敏李凤梅
关键词:电子束环氧树脂增强纤维微观结构
RTM成型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被引量:4
2003年
研究了反应注塑(RTM)成型的复合材料不同层次界面的特点,并分别采用冷等离子处理和超声处理对RTM成型的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进行改性。结果表明,RTM成型复合材料不同层次界面性能是不同的,通过冷等离子体和超声处理可以提高树脂对纤维增强体的浸润性,进而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而界面的好坏直接影响RTM成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秦伟张志谦吴晓宏王福平
关键词:RTM工艺复合材料界面改性超声处理
电子束辐射固化环氧树脂的反应过程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对双酚 A型环氧树脂的电子束辐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 .考察了引发剂、稀释剂对树脂体系辐射反应的影响 ,以环氧丙烷作为模型化合物 ,研究了环氧丙烷 -碘盐体系的电子束辐射反应机理 ,证实了在电子束辐射下 ,碘盐分解产生质子酸 ,引发环氧树脂阳离子开环聚合的反应过程 .观测环氧树脂辐射固化区域发现 ,电子束穿过样品时发生强烈的散射 ,在辐射方向以及周围一定区域内引发固化反应 ,固化反应从活性中心开始向体系内部层层扩展 ,整个固化区域由很多的层状结构组成 .
张佐光隋刚仲伟虹
关键词:电子束环氧树脂微观结构复合材料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