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FX2013065)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郑杭生张本效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农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社区建设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城镇化
  • 1篇破题
  • 1篇可达性
  • 1篇可行性
  • 1篇户籍
  • 1篇户籍制度
  • 1篇户籍制度改革
  • 1篇角色
  • 1篇角色转换
  • 1篇功能调适
  • 1篇城镇化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2篇张本效
  • 2篇郑杭生

传媒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可行性与可达性:户籍制度改革破题被引量:3
2014年
人的城镇化既是新型城镇化固有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旧型城镇化曲折发展后遗留下的、后续城镇化发展必须直面的攻坚任务。以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作为人的城镇化突破口具有创建性,但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我国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的阻力是全方位的,围绕附着在户籍上的各种权利与利益这一核心问题,处于不同制度性环境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通过"以足投票"的方式,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的同时,反对和阻碍着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阻力最小化而效益最大化的改革思路和推进模式,应该是调适现行二元户籍制度承担的基本功能,转换其功能角色;促其改革成功的便捷路径是施行"做实"与"做虚"两类方案,并在三个关键环节上着力推进。
郑杭生张本效
关键词:功能调适角色转换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
“就地上楼”:新型城镇化社区的实现形式被引量:6
2014年
"就地上楼"是从整体推进、协调发展、集约高效角度谋划农村城镇化的一种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发展思路和实现形式,其出发点不是豪取农民的建设用地,而是让农民在用好自己建设用地的同时实现农村产业转型与升级;前提条件是不增加农民的经济社会负担,不降低农民未来的生活质量,不损害农民的发展利益,不破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特色村落;核心关注点是保护和发展农民土地权益;唯一目的是实现农村城镇化战略目标。妥善筹措建设资金是其能够实施的充要条件,新土地政策红利和非农建设用地"集体所得的增值"预期是巨量资本的活水源头。"就地上楼"契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脉动,能够将农村土地、劳动力、农民意愿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整合成适合现状要求且能够良性运行的新社区,能够形成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倒逼机制,是从农村和城市内在联系与互动规律中探寻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张本效郑杭生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