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903)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孙野青赵磊宓东高英王超群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秀丽隐杆线虫
  • 2篇微重力
  • 1篇异基因
  • 1篇载人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效应
  • 1篇探月
  • 1篇屏蔽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物理模型
  • 1篇空间生物学
  • 1篇活率
  • 1篇基因
  • 1篇航天
  • 1篇航天员
  • 1篇风险评估
  • 1篇辐射防护
  • 1篇MTOR
  • 1篇表达基因

机构

  • 4篇大连海事大学

作者

  • 4篇孙野青
  • 3篇宓东
  • 3篇赵磊
  • 2篇高英
  • 1篇徐丹
  • 1篇马宝山
  • 1篇王超群
  • 1篇王君君

传媒

  • 2篇载人航天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Chines...
  • 1篇航天器环境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空间生物学中应用秀丽隐杆线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空间环境能够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其中空间辐射和微重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可以引起生物体在多个生物学水平上发生明显的变化。受空间飞行试验的条件限制,选择一种合适的生物学模式材料就成为了开展空间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主要概述了秀丽隐杆线虫的生物学优势,总结了利用线虫开展的空间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对利用线虫进行地面辐射和模拟微重力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总结和分析了利用秀丽隐杆线虫进行空间生物学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高英徐丹孙野青
关键词:微重力生物学效应秀丽隐杆线虫
The subsequent biological effects of simulated microgravity on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in HUVECs被引量:2
2018年
Purpose: Microgravity is known to cause endothelium dysfunction in astronauts returning from spaceflight. We aimed to reveal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in alterations of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after simulated microgravity (SMG). Methods: We utilized the rotary cell culture system (RCCS-1) to explore the subsequent effects of SMG o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Results: SMG-treated HUVECs appeared obvious growth inhibition after return to normal gravity, which might be attributed to a set of responses including alteration of cytoskeleton, decreased cell adhesion capacity and increased apoptosis. Expression levels of mTOR and its downstream Apaf-1 were increased during subsequent culturing after SMG. miR-22 was up-regulated and its target genes SRF and LAMC1 were down-regulated at mRNA levels. LAMC1 siRNAs reduced cell adhesion rate and inhibited stress fiber formation while SRF siRNAs caused apoptosis. Conclusion: SMG has the subsequent biological effects on HUVECs, resulting in growth inhibition through mTOR signaling and miR-22-mediated mechanism.
Dan XuYu-Bing GuoMin ZhangYe-Qing Sun
关键词:MTOR
模拟载人探月中航天员空间辐射风险评估被引量:7
2016年
空间辐射是长期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影响航天员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为了探求载人探月过程中对空间辐射的合理防护方式,文章借助空间辐射场模型对"嫦娥三号"飞行任务在不同质量厚度材料屏蔽下的舱内空间辐射环境进行了仿真计算,并确定了航天员各器官接受的空间辐射剂量、剂量当量以及有效剂量等辐射防护量以进行辐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随着屏蔽厚度的增加,航天员的各组织或器官的吸收剂量和剂量当量以及有效剂量均明显降低;采用质量屏蔽的方法对低于100 Me V的质子具有很好的防护效果,但对高能质子或重离子的防护效果不明显。计算和分析显示,载人探月过程中,只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航天员的空间辐射风险是可控的。
赵磊郭祎祎宓东孙野青
关键词:航天员风险评估辐射防护
一种推广的靶效应模型及其对剂量-存活率的拟合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辐射生物物理模型对于准确、有效地评估空间辐射引起的生物损伤及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较为流行的基于地基模拟的"靶效应模型"和"非靶效应模型",是进一步探索空间辐射生物物理模型的基础。在考虑了辐射的非靶效应和机体复杂的修复过程的基础上,将传统理论中"击中"即"失活"的线性关系进行了推广,提出了基于否定算子的靶效应模型。通过对辐射钝感和敏感的两类细胞辐射实验中剂量与细胞存活率数据进行拟合发现,对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数据,经典的靶学说与基于否定算子的改进靶效应模型都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而对于人类胚胎肝细胞的存活率数据,基于否定算子的改进靶效应模型的拟合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靶学说模型。拟合结果中的模型参数值在人成纤维细胞和胚胎肝细胞中明显不同,说明了本模型的参数与传能线密度,细胞的种类、以及修复能力等物理和生物因素有关。
赵磊陈轶夫王超群宓东孙野青
空间环境诱导秀丽隐杆线虫差异表达基因位点分布的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空间环境中差异表达基因位点在秀丽隐杆线虫染色体上的分布特征。方法利用基因位点可视化软件对经空间飞行环境、空间辐射及微重力处理的秀丽隐杆线虫全基因组表达谱进行分析,统计差异表达基因位点数量、比例,并通过指数模型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空间飞行环境较辐射或微重力环境能够诱导更多的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差异表达基因分布也更为集中;在三种空间环境中均为Ⅴ号染色体上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而不同的空间环境中分别在Ⅱ号,Ⅲ号和Ⅴ号染色体上比例最高,在Ⅰ号和Ⅴ号染色体上差异表达基因分布最集中。结论空间环境诱导的秀丽隐杆线虫差异表达基因位点分布特征具有环境特异性,且染色体间存在环境敏感性差异。
高英赵磊宓东王君君马宝山孙野青
关键词:微重力染色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