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Z2009235)
-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4
- 相关作者:梁欣黎灿姚钦江马卫国江生更多>>
- 相关机构: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药物预防HIV/AIDS患者两性霉素B发热反应的随机对照交叉试验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盐酸异丙嗪、氢化可的松预防HIV/AIDS患者中两性霉素B所致发热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方法,对发生两性霉素B所致发热的76例患者进行药物预防研究。A组38例在连续2次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前先给予盐酸异丙嗪,后给予氢化可的松预防;B组38例先给予氢化可的松,后给予盐酸异丙嗪;每例均接受2种预防措施。结果盐酸异丙嗪有效率为76.3%(58/76),95%可信区间71.3%~81.0%;氢化可的松有效率为82.9%(63/76),95%可信区间78.4%~87.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异丙嗪和氢化可的松预防HIV/AIDS患者两性霉素B所致发热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建议将皮质激素作为HIV/AIDS患者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前的常规预防用药。
- 梁欣姚钦江马卫国黎灿
- 关键词:两性霉素B发热盐酸异丙嗪
- 小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使用小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的104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DPsM)患者进行分析,于两性霉素B治疗结束时进行总体疗效评价及药物不良反应评估。结果小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临床总显效率82.69%(86/104)。真菌清除率75.00%(63/84)。61例患者治疗期俐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大部分患者能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低钾血症39.42%(41/104)、肾功能损害26.92%(28/104)、寒颤25.00%(26/104)、肝功能损害22.10%(23/104)。结论小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DPsM有效、可行,但须合理用药,密切监测肝肾功能、血钾水平。
- 梁欣姚钦江马卫国黎灿黄丽静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真菌病两性霉素B
- 成人AIDS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与胸腹部CT特点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成人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胸腹部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确诊的成人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和胸腹部CT资料。结果成人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CD4+细胞极度低下。①临床表现:①不规则发热55例。②消瘦54例。③贫血48例。④咳嗽37例。⑤皮疹26例,为散在的斑丘疹、丘疱疹,以颜面居多,部分皮疹有脐凹。⑥浅表淋巴结均肿大17例,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6例。⑦脾肿大20例,肝肿大17例。⑧腹泻13例,腹痛11例。②肺部CT表现复杂多样:①双肺弥漫性毛玻璃状改变为主8例。②弥漫性、粟粒状病变为主11例。③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12例,单纯左侧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④胸膜炎6例。⑤肺内浸润性病灶或局限性肺实变片状渗出性改变19例。⑥结节病灶为主3例;腹部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及腹腔淋巴结肿大。结论成人AIDS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多发生在CD4+细胞计数极度低下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消瘦、贫血,胸部及腹部多器官受累,常见CT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肺实质及间质病变。
- 姚钦江黎灿梁欣江生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青霉属真菌病
- 含拉米夫定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HIV/HBV合并感染者YMDD变异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HIV/HBV合并感染者经含拉米夫定(3TC)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YMDD变异的检出率和影响因素。方法对使用含3TC的HAART治疗的39例HIV/HBV合并感染者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 YMDD变异,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YMDD变异检出率和影响YMDD变异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的YMDD变异检出率为41.0%,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YMDD变异的检出率逐渐增加,治疗6~12月、12~24月、24~36月后YMDD的检出率分别为10.0%、42.1%和70.0%(P<0.05);YMDD变异组和未变异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感染HIV途径、血清HBeAg状态、基线CD4+细胞水平、基线HBVDNA和ALT水平、有无肝硬化或纤维化、HBV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HBV合并感染者的YMDD变异与含3TC的HAART治疗时间有关。
- 梁欣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拉米夫定YMDD变异
- 腹部淋巴结肿大对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价腹部淋巴结肿大对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disseminated penicilliosis Marneffei,DPs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6例有可疑DPsM症状AIDS患者的腹部淋巴结超声/CT检查结果,应用流行病学各项指标评价腹部淋巴结肿大对DPsM的诊断价值。结果腹部淋巴结肿大诊断AIDS合并DPsM的灵敏度75.8%,特异度72.1%,阳性似然比2.72,阴性似然比0.34,准确度73.6%;在有脐凹样皮疹的AIDS人群中,以上指标分别为88.9%、78.6%、4.15、0.14、87.2%。结论腹部淋巴结肿大对AIDS合并DPsM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梁欣姚钦江李春玫江生
-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腹部淋巴结摄影术
- 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治疗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治疗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104例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良好转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治疗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 柏星海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神经节苷脂丹参
- 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临床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的研究有其特殊涵义且非常重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不仅可有效减少艾滋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病死率,同时还能够提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生活质量,但影响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包含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相关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有效改善社会支持也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黎灿
- 关键词:艾滋病HIV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 APACHEII/Ⅲ与SAPSII评分系统对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病情预后评估的价值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评价APACHEII/III与SAPSII评分系统用于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28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分别进行APA-CHEII/III评分与SAPSII评分,比较死亡组和生存组的差异,并用ROC曲线分析比较这三个评分方法的预测能力。结果 128例患者中死亡33例(25.8%),生存95例(74.2%)。死亡组的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分别是22.18±5.63、82.12±24.33和40.36±8.40,均高于生存组的14.07±5.18、53.27±11.98和34.05±6.88(P<0.01);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的AUC分别为0.878、0.888和0.727,Youden指数分别是0.6434、0.6721和0.3825。APACHEⅡ/Ⅲ评分的分辨度均优于SAPSⅡ评分(P均<0.01),APACHEⅡ/Ⅲ评分的分辨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PACHEII/III与SAPSII评分系统均能反映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但APA-CHEII/III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能力优于SAPSII评分系统。
- 梁欣马卫国黎灿姚钦江黄丽静
- 关键词:青霉属真菌病